平安证券-【固收周报】2022年第1期总第1期:节后资金面预计宽松,关注3~5年国债机会-220103

《平安证券-【固收周报】2022年第1期总第1期:节后资金面预计宽松,关注3~5年国债机会-220103(3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固收周报】2022年第1期总第1期:节后资金面预计宽松,关注3~5年国债机会-220103(36页).pdf(3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周核心观点:宏观利率经济基本面PMI略有改善但结构不佳,全球疫情再创高峰。 国内方面,12月制造业PMI为50.3%,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从结构上来看,生产指标是主要的支撑,新订单虽然较上月略回升0.3个百分点,但是仍在荣枯线之下,表明需求收缩趋势尚未扭转。 同时,衡量经济增长动能的“新订单-产成品库存”指数继续回落至1.2%,为年内最低水平。 海外方面,近期疫情形势趋于严峻,近一周美欧等经济体新增确诊增加均接近或超过50%。 不过从目前的高频数据看,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相对有限,美国初请失业金救济人数跌破20万,继续处于回落态势。 资金面节后一周资金面或延续宽松,但后续不排除小级别调整。 2018年以来,节后一周隔夜质押回购利率均有所回落。 下周公开市场大量到期7000亿元,但政府债券净融资为0,央行或适度投放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面或依旧宽松。 往后看,票据转贴现各期限收益率已现反弹,年初“信贷开门红”逐渐铺开,短端收益率不排除小级别调整。 节奏上以2021年9-10月这一轮小级别调整为例,8月下旬票据、短端收益率上行,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调整传导至长端,短端调整向长端传导时滞1-2个月。 利率策略节后资金面宽松可博弈3-5Y国债,长端收益率暂时或维持震荡。 PMI连续两月回升,但市场未改对经济衰退的看法,整体仍处于多头情绪中,后续交易主线仍在货币政策和资金面:货币政策方面降息预期可能暂时落空——历史上四次中央定调“稳增长”后,至少两个月内货币政策维持稳定未有新的动作,以观察财政和产业政策协同效果;资金面在短期宽松后,或将面临基建发力带动的信贷“开门红”脉冲。 当前10年隐含税率触底回升,30-10年国债期限利差在12月以来横盘震荡,单边做多预期已有所松动,长端利率大概率维持震荡。 但下周资金面预计仍然支持博弈3-5年国债机会。 往后看,若票据和短端收益率同时回升,建议暂停建仓等待更好时机,10年国债2.9%、国开3.2%以上可逐步增加仓位。 本周核心观点:信用债信用事件及政策:继广东和上海宣布“无隐债试点”以后,汉中市加入阵容,为首个地级试点单位。 建议关注对城投信用的支持。 10月份广东和上海先后宣布开展全域无隐债试点,其2020年的综合债务率分别为119.2%和101.9%的较低水平,说明具备了全域无隐债的条件。 除此以外,综合债务率低于120%的省份还有西藏、海南和山西,但暂时未有动静。 近期,汉中市成为首个参与全域无隐债试点的地级市,其2020年的综合债务率为102.5%,说明全域无隐债政策不一定以省级为单位,只要综合债务率较轻,地级和县级行政区也可能受益于该政策,建议关注此类地区城投机会。 信用债建议:当前估值优势的品种有:3-5年AA产业债、1Y城投、RMBS和产业永续债。 城投关注无隐债试点博弈,地产建议有条件机构开始布局。 本周利率债收益率陡峭化大幅下行,带动信用债收益率下行,信用利差平坦化上行。 本周的重要结论有:1)产业债量价表现强于城投债,市场对政策的预期如期受到消息影响;2)信用下沉策略城投有估值优势,但易受政策扰动。 拉久期策略市场已在定价,当前估值已经不算便宜。 全年来看,拉久期略好于信用下沉,当前3-5年AA产业债及1年期AA城投债估值略有优势。 3)产品票息策略,RMBS和产业永续在估值有相对优势。 4)行业策略方面,城投结合本周无隐债试点新消息,我们认为可以关注综合债务率低于120%地区的城投债提前兑付的机会。 地产债已经处于政策底到市场底之间的位置,参考永煤后市场情绪修复的节奏,我们认为市场底大致应该出现在22年上半年。 目前可关注较优质的民营地产债(1Y以内利差90%分位数)择机布局。 风险提示:国内货币政策、海外政策等发生重大转向;银行间流动性收紧;疫情演变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