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固收+”基金研究系列之一:“固收+”基金,替代银行理财的投资工具-211230

《中银国际-“固收+”基金研究系列之一:“固收+”基金,替代银行理财的投资工具-211230(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国际-“固收+”基金研究系列之一:“固收+”基金,替代银行理财的投资工具-211230(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0年以来,“固收+”类基金产品迅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 “固收+”里的“固收”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纯债,主要包括利率债和信用债;“+”是指产品组合中除纯债以外用来增强收益的其他资产,包括股票、可转债、股指期货等。 通过纯债部分获取相对稳定的收益,其他类资产用来增强产品收益。 从策略的角度来看,固收+产品增强收益的方法主要有:股票打新,量化对冲,股票多头,转债增强等。 从目前产品的数量来看,股票多头和转债增强的策略较为常见。 本质上来说,“固收+”基金是以债券为主要投资资产,在严格控制回撤的前提下,辅之以股票、可转债、打新等策略,以追求绝对收益为投资目标的基金。 目前“固收+”基金的产品主要分为以下五类:一级债基、二级债基、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偏债混合型基金、偏债灵活配置型基金。 其中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型、偏债灵活配置型可以参与一级市场新股申购和投资一定比例的股票。 “固收+”基金兴起的背景是:利率水平持续走低;信用事件频发,刚性兑付不再;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 “固收+”基金的旺盛需求推动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截止2021年三季度末,从基金三季报披露的数据来看:“固收+”基金数量自2015年中期的299只持续增长到目前的1124只,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60%;“固收+”基金总规模在2015年-2018年小幅下降后,自2018年年末的3375.10亿元快速增长至目前的18091.96亿元。 从基金类型来看,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型基金以及偏债灵活配置型基金是“固收+”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二级债基规模最大。 整体上来看,“固收+”基金具有较高的集中度,头部机构效应明显。 在产品的管理模式上,我们认为“固收+”产品采用债券基金经理单独管理的方式可能更好。 目前“固收+”产品的投资策略和工具较为单一,存在一定的系统性风险。 风险提示:本报告涉及的基金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样本基金可能存在错漏导致结果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