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信证券-电子行业整体产业链梳理:中国电子制造业终将崛起-200106

上传日期:2020-01-06 14:35:12 / 研报作者:欧阳仕华2012年计算机最佳分析师第4名
唐泓翼高峰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国信证券-电子行业整体产业链梳理:中国电子制造业终将崛起-200106.pdf
大小:183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信证券-电子行业整体产业链梳理:中国电子制造业终将崛起-200106

国信证券-电子行业整体产业链梳理:中国电子制造业终将崛起-200106
文本预览:

《国信证券-电子行业整体产业链梳理:中国电子制造业终将崛起-200106(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电子行业整体产业链梳理:中国电子制造业终将崛起-200106(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国内电子制造产业整体概况
  目前国内A股电子行业上市公司230家,整体市值为4.09万亿。18年总收入为1.41万亿,净利润为552亿元。19年前三季度收入为1.10万亿,净利润为572亿元。本篇文章我们对国内A股电子产业上市公司进行了整体梳理,分析了产业链不同细分领域上中下游不同环节公司的收入利润规模、商业模式,盈利能力等特征。
  分析得到,下游品牌方面国内企业在智能手机、安防监控、通信基站以及家用电器等领域已经确立起部分优势。中游模组制造方面,通过成本控制、规模化交付能力上的提升,国产企业在光学、声学、液晶显示等细分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位居国际前列。上游核心零部件如芯片设计、芯片制造、高端装备、高端连接器以及核心原材料等方面,国内企业仅少部分实现突破,将是未来长期产业升级的重点方向。
  上游核心器件积极进行产业升级
  通过采取合适的策略,基于国内庞大的工程师红利,以及合理政策导向,高端制造业特别是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之路将能够实现。上游设备、材料、芯片设计等领域实现不同细分赛道的重点突破。中游晶圆制造及下游封装测试领域保持战略定力,对新技术持续研发投入,长此以往则有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保持中游制造加工强项,积极建立下游品牌优势
  通过改革开放40年培养的熟练技术工人、快速反应能力以及规模制造能力,以及企业家精神,国内企业在中游加工制造领域已经积累起较强的竞争优势。但是其业务特点是产值规模大,议价能力较弱,利润较薄。在下游产品端,国内企业在家电、安防、智能手机等领域确立了部分品牌优势。随着产业链整体制造能力增强,产品质量持续提升,同时渠道优势逐步建立,国内终端品牌能力将会持续增强。
  中国电子制造业终将崛起,维持板块“超配”评级
  继续推荐受益创新及5G升级的消费电子龙头:立讯精密、歌尔股份、信维通信、顺络电子等。半导体国产化领域推荐:兆易创新、汇顶科技、卓胜微、圣邦股份等公司。基站侧推荐:生益科技、深南电路等公司。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冲突加剧,宏观经济下行压力。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