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市场热点量化解析系列第28期:定增市场运行解析及参与机会展望-200228

《中信证券-市场热点量化解析系列第28期:定增市场运行解析及参与机会展望-200228(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市场热点量化解析系列第28期:定增市场运行解析及参与机会展望-200228(18页).pdf(1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再融资新规”后定增市场重受关注。2013至2016年定增发行火爆,各类参与形式均有获利机会。2017年监管加强后,定增市场快速萎缩,上市公司发行意愿和市场参与热情显著下降,各类参与形式的收益率下滑。新规实施后,预计一级市场的收益空间有望提升,但预案期二级市场的获利难度依然较大,还可关注解禁前破发股的交易性机会。
定增市场发展阶段与政策演化历程:(1)2010年至2016年,规则相对宽松,上市公司与参与者的热情均较高,定增市场高速发展。这一时期,定增年度实施项目数量和募资金额从143个、2758亿元增长至763个、1.7万亿。(2)2017年2月之后监管加强,定增市场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规则的趋严也导致定增市场萎缩,2019年定增实施项目数、募集金额已降至225个、6178.05亿元,相比2016年顶峰时期分别下降70.51%、64.47%。(3)2020年2月14日,再融资新规发布,定增市场将迎来规范下的新发展时期。
定增发行数量与融资规模的分布特征:(1)板块分布:2016年后中小创定增数量和规模显著下滑。2013年至2016年中小板和创业板定增数量的年度合计占比从37%上升至58%,实际募集资金的年度占比从17.47%上升至36.83%,此后逐年下滑。2019年中小板、创业板定增实施数量占比分别为21.9%、28.1%,募资规模占比分别为19.22%、7.96%。(2)行业分布:近两年周期类、基础设施与地产类行业总体募资金额和数量相对稳定;医药、消费两大类行业2019年定增项目数变化不大,募资金额大幅上涨的情况,反映当年定增单项目的募资规模显著扩大。(3)融资目的:重大资产重组仍为定增的首要目的。2019年重大资产重组类定增项目合计94只,融资4940亿元,占全部定增项目数量、融资金额的比例分别为41.80%、79.96%。
定向增发一级市场参与特征:(1)大股东参与比例:总趋势下降,但重大资产重组类定增大股东参与比例仍较高。(2)实际折价率:近年定增参与热情降低后,一年期竞价类定增实际折价率走高。2019年后3个月一年期竞价定增的平均折价率为13.8%(算数平均)、15.35%(规模加权),2019年84%的竞价类项目以底价发行。(3)定增收益率:长期来看,一年期竞价定增项目的绝对收益与市场指数的走势高度相关,但超额收益与市场走势的关系不大。2019年解禁的一年期竞价定增解禁平均绝对收益率为1.5%(算数平均)、7.1%(规模加权),而收益最高的2015年解禁平均收益为99.08%(算数平均)、108.65%(规模加权)。
风险因素: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市场风格风险、产业政策风险。
定增市场参与机会展望:(1)一级市场潜在收益有望提升。发行底价的最低折价率由90%下调至80%,有望提升实际折价率;锁定期的缩短降低了市场波动对最终收益的影响。(2)预案期二级市场的投资机会或仍较难获得。早期定增项目的定价基准日大多选择预案公告日,预案期股票价格上涨、折价空间提升、发行成功率提升形成正反馈效应。定价基准日设为发行期首日后,正反馈效应消失。(3)解禁前破发股票的交易性机会或恢复。锁定期满后不再受“减持新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