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基本面量化中观配置系列:因子挖掘专题,机构行为,调研数据挖掘市场“风向标”-220922
《中信证券-基本面量化中观配置系列:因子挖掘专题,机构行为,调研数据挖掘市场“风向标”-220922(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基本面量化中观配置系列:因子挖掘专题,机构行为,调研数据挖掘市场“风向标”-220922(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机构调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市场投资者的情绪,尤其头部基金公司的调研动向往往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随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披露的上市公司机构调研数据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对应资金的关注领域,结合部分行业的基本面信息,可以构建成为基本面量化因子,辅助投资决策。基于上市公司披露的机构调研数据,本篇报告围绕长时间序列与多板块视角进行分析,在单因子基准下,选股和行业轮动策略在全市场周期下,往往可以产生明显的超额收益。
过去两年的机构调研数据披露量大幅增加,投研领域对于调研数据的关注度也随着数据披露完整度不断提升。机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之前,通常倾向于通过调研手段来获取上市公司的深度信息。上市公司调研数据披露的完整度与数据标准化程度同步提升,根据万得调研数据库统计结果看,2022年1-8月机构投资者对国内3千多家上市公司,完成了超过44.4万次的调研。随着机构管理规模的不断壮大,机构的调研频次不断提升。
调研数据蕴藏市场参与者的情绪变化信息,且在行业和市值等维度的分布存在明显偏差。根据Wind调研数据库行业层面统计数据显示,机构调研数据覆盖所有行业,但行业间的调研关注度存在差异。2022年1-8月,机械、医药、电子等成长行业关注度较高,个股平均被调研次数高于市场均值;综合金融、煤炭、综合等行业关注度普遍偏低。从个股类型来看,调研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板块,传统板块个股平均调研次数保持较低水平;基于万得搜集的已披露调研数据,中小市值股(500亿元市值以下)的调研更密集,2022-01至2022-06,被调研公司数量占比超八成,创业板、科创板被调研公司所对应的板块公司覆盖率分别为90.0%、79.4%。
调研数据挖掘超额收益,调研关注度与基本面和股价具备一定正相关性,公募基金调研关注度指标超额收益居前。整体来看,机构调研数量居前的个股基本面较为优良,在被调研后的ROE、营收同比、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等财务指标表现较为优异。从我们对2019年至今调研的回测结果看,机构调研热度因子应用于不同策略对于市场牛熊的适应性存在差异,选股策略在稳定市场下表现更优,而行业轮动则在熊市超额收益更高。
个股与行业维度,机构调研数据构建的单因子策略均具备一定的正收益。基于机构调研信息评估当前机构关注热度,分别构建了选股和行业轮动策略,并分析了不同行情下各策略的收益能力。
选股策略:分别以调研事件数前5/10/20家上市公司构建等权组合。回测区间为2019-01至2022-07,月度进行调仓。top5/top10/top30策略的累计收益率分别为102.8%、249.4%、128.6%;相较于沪深300指数,各策略超额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1.5%、30.3%、15.4%。
行业轮动策略:分别根据全机构调研情况以及top20基金机构调研情况,计算各行业的个股每月平均调研次数,构建行业轮动策略。回测区间为2019-01至2022-07,月度进行调仓。相较于等权组合,所有机构调研统计指标和top20基金公司调研统计指标形成的策略年化超额收益率分别为7.1%、9.4%,胜率分别为55.8%、67.4%。
风险提示:统计模型依赖的历史规律可能会失效;机构调研数据覆盖度可能不足。



会员中心
开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