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华泰周期起源系列研究报告之五:不确定性与缓冲机制-200317

《华泰证券-华泰周期起源系列研究报告之五:不确定性与缓冲机制-200317(2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华泰周期起源系列研究报告之五:不确定性与缓冲机制-200317(27页).pdf(2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文以库存为研究对象,解析企业行为的周期性
本文承接前期周期起源系列,以库存作为企业行为的代表进行研究。库存是企业应对外部不确定时的一种缓冲机制。在传统以优化模型为代表的库存管理模型中,企业的进货行为呈现类周期性,在需求恒定时是稳定的周期。采用系统动力学对库存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发现,振荡是一阶系统在应对外部冲击时的自然现象,二阶系统天然带有周期性。因此库存的周期性确实是广泛存在的。以此为例,周期性在企业行为中可能广泛存在。
企业在保持自身生存的情况下需要缓冲机制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
在宏观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中,企业利用劳动、土地、资本等投入来生产商品和服务。企业可以抽象为一个输入为资本、土地、劳动等生产要素,输出商品或服务的生产函数。企业的目标是生存,需要保持自身产品销售与生产要素购买这个循环的畅通。但是经济系统中广泛存在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会给企业生产带来冲击。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保证生产循环的畅通,就需要与不确定性和谐共处。企业为了应对不确定性所必备的能力,可以称其为缓冲机制。缓冲机制是必要的,适当的缓冲机制可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
在传统以优化决策为核心的库存管理模型中,库存表现出了类周期性
库存是当供给和需求无法直接即时地匹配时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型有EOQ模型、DEL模型和(q,r)模型等。在对库存模型的研究中发现:1、在恒定需求下,库存是稳定的周期;2、当需求周期性波动时,库存与需求耦合出新的周期;3、当需求无规律波动时,库存呈现出平均进货间隔稳定的类周期;4、当需求是随机发生无法预测时,遵循(q,r)决策过程的库存满足进货数量一致、平均进货间隔稳定的类周期。
系统动力学中的库存模型易表现出振荡,二阶模型有稳定周期
系统动力学是一门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学科,其更关心系统的变化。利用系统动力学对库存控制系统建立模型并进行动态模拟发现:当需求发生冲击时,库存响应的形式为先振荡再衰减至稳定点,这表明在带有延迟的负反馈系统中,系统消化冲击的主要形式是振荡;周期性在系统中能够良好的传导;随机性在传导的过程中会被弱化。在二阶系统动力学模型中,如果存在一个正反馈和一个负反馈,系统在受到冲击后将表现出稳定的周期性。
微观个体的周期可能是不确定性冲击在缓冲机制中的过滤与传导
企业可以抽象为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函数,在企业内部,正反馈和负反馈都是同时存在的。例如,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有天然的涨价动机,价格的上涨会压抑下游需求造成销售量的下降,这是典型的负反馈。如果企业有较好的利润,就有更多的资本获取生产资料扩大生产,这是典型的正反馈。对于单一负反馈系统,外部冲击会导致系统振荡衰减;对于负反馈与正反馈同时存在的系统,外部冲击产生的振荡会被保存下来,系统以周期运动为稳态。同时,随机性在缓冲机制中会被过滤,周期性在缓冲机制中被传导,因此微观个体的周期可能是不确定冲击在缓冲机制下的过滤与传导。
风险提示: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都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化,无法完备地刻画现实世界;周期规律基于历史总结,历史规律可能失效;周期规律是对市场长期规律的研究,无法判断短期市场情绪与政策冲击;市场在极端情况下会出现违背规律的交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