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泰证券-华泰Smart Beta系列之四:重剑无锋,低波动Smart Beta-200331

研报附件
华泰证券-华泰Smart Beta系列之四:重剑无锋,低波动Smart Beta-200331.pdf
大小:210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泰证券-华泰Smart Beta系列之四:重剑无锋,低波动Smart Beta-200331

华泰证券-华泰Smart Beta系列之四:重剑无锋,低波动Smart Beta-200331
文本预览:

《华泰证券-华泰Smart Beta系列之四:重剑无锋,低波动Smart Beta-200331(2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华泰Smart Beta系列之四:重剑无锋,低波动Smart Beta-200331(27页).pdf(2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低波动异象”在不同市场具有长期稳定的Alpha效应
  低波动策略脱胎于“低波动异象”,是一种在海内外市场均长期有效的Alpha效应。相关理论认为,高波动股票往往存在被投机者炒作、估值偏高的风险,而低波动股票能够对投资者行为偏差和投机炒作行为造成的“高波动陷阱”进行有效规避,从而在长期取得优势。市场实践也证明,无论在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市场还是国内A股市场,低波动股票在长期均拥有更好的风险调整收益。
  海外低波动Smart Beta:头部优势明显,需求保持增长
  低波动Smart Beta产品在美国市场单因子策略类产品中规模位列第五,总规模近千亿美元。从产品分布上看,少数发行商占据市场主要份额,头部效应明显;另一方面,近年来低波动类新产品仍在持续发行,产品份额稳定增长,可以认为市场需求在保持扩张。从市场表现来看,低波动策略的收益水平和市场相近,但在波动率上优势明显,是特化于对抗市场风险的理想工具,面对今年以来的极端行情表现不俗。
  国内低波动Smart Beta:近年来发展较快,多因子产品占据主流
  国内市场的低波动Smart Beta产品始于2017年,整体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快。多因子产品是当前低波动类Smart Beta产品发展的热门方向,其中红利低波产品最多。从市场表现上看,国内市场的低波动策略对市场下行有较强抵抗能力,同时也能取得更高的收益水平。今年以来疫情影响仍在持续,市场未来仍可能面临波动,低波动Smart Beta产品的市场需求有望提升。
  低波动因子有效性:分层保序性良好;沪深300中因子表现最优
  我们进一步对A股市场的波动率因子有效性进行检验。低波动因子在分层测试中拥有较好的分离度和保序性,头部优势较明显。对于不同股票池,低波动因子在沪深300的Rank IC最高且较为稳定,中证全指次之,而中证500和创业板指则相对较弱。
  波动率+动量多因子策略:稳中求进,提升收益水平
  低波动策略具有稳健、抗跌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尝试对其收益层面进行强化。测试结果显示,波动率因子和动量因子的结合拥有较好的表现,在回测期间策略的波动率和回撤水平优于样本空间,而绝对收益和风险调整收益均明显超过低波动单因子策略。但2020年以来,策略的表现不佳,对极端行情的抵御能力可能存在短板。
  价值+波动率多因子策略:提升抗跌能力,强化回撤控制
  我们进一步尝试将价值因子和波动率因子结合,在规避市场风险的同时提供安全边际的保护。测试结果显示,PE_TTM和后置波动率因子选股能够进一步控制策略的回撤,对收益率也有一定提升,整体拥有更好的风险调整收益。2020年以来,策略的优势尤其明显,推测其抗跌能力有所增强。
  风险提示:Smart Beta产品的发展受市场环境影响,海外发展规律不一定适用于国内;策略的历史表现依赖于回测区间和公开数据源,不一定能代表未来有效性;报告中涉及到的Smart Beta策略仅提供客观数据分析,不代表任何投资意见;对策略构建思路的研究仅供参考,请投资者谨慎、理性地看待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