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费率调整通知解析:保险医疗险费率浮动,落实高质量发展-200403

《华泰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费率调整通知解析:保险医疗险费率浮动,落实高质量发展-20040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费率调整通知解析:保险医疗险费率浮动,落实高质量发展-200403(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4月2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费率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放开医疗保险浮动费率,结合行业现状来看,目前居民对医疗险需求提升显著,2019年医疗险保费2442亿元,YoY+32%,高于行业总保费增速约20pct;而供给端,保险公司提供的医疗险大多是以一年期为主的短期险种,无法起到长期风险保障的作用,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已逐渐显现。新规是此前《健康保险管理办法》所提及的长期费率调整的落地,将有效在供给端丰富医疗保险产品,在需求端保护消费者切身利益,落实行业回归保障本源。个股推荐行业优秀龙头,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
规范费率调整产品范围与条件,丰富产品供给
新规在以下方面进行明确:1)费率可调整的产品范围:自然费率定价,保险期间超过一年,或不超过一年但可保证续保;2)调整频率:产品上市销售之日起满3年后可调整,调整间隔不小于1年;3)上浮费率条件:上一年度该产品赔付率低于85%,且低于行业费率可调的长期医疗保险产品平均赔付率10pct以上,此外,未发生群访群诉纠纷。通知还明确不得因单个被保险人身体状况的差异实行差别化费率调整政策。新规鼓励险企提供保障期限较长、保障责任更充分的产品,从制度上推动市场完善,并且可一定程度规避医疗费用通胀风险,进一步增强开发销售长期医疗险的意愿。
产品形态发生改变,互联网渠道进入高质量竞争
目前医疗保险典型的经营方式是,各家公司设计小额化产品降低购买门槛,并通过互联网渠道吸引年轻客户,开辟了代理人渠道外的流量获取路径。而且由于保单存续期较短,即使小幅亏损对长期经营的影响不大,因此行业内发生了激烈的竞争。2019年产险行业中健康险保费收入840亿元,同比增长48%,但普遍亏损,且短期的医疗险价值率低,对公司价值成长贡献度较弱。未来产品形态进一步规范化,保单久期拉长倒逼公司经营的审慎性提高,互联网渠道或将进入高质量竞争,医疗险有望逐步从低价值率的获客型产品向高价值贡献产品转型。
好风凭借力,代理人转型顺应长期发展趋势
近期监管持续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道路前行,各类险种不断规范,乱象逐步得到整治,市场竞争不断有序化,渠道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重要性将不断凸显。互联网渠道虽然有价格优势,短期内客户来源丰富,规模扩张快,但长期价值较低。而代理人依然是高价值率产品最核心的销售渠道,价值转型顺应时代发展和监管导向,好风凭借力,转型向通途。叠加当前时点估值优势突出,是中长期底仓配置优选板块,坚定看好保险股投资机会,个股精选行业龙头标的,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
风险提示:保障险推进力度不及预期,利率下行带来潜在的利差损风险,权益市场波动导致投资收益增长的不确定性,新冠疫情恶化带来的销售与赔付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