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投期货-策略周报(2020年第9期)-200315

上传日期:2020-04-03 14:53:09 / 研报作者:张伟刘绅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中投期货-策略周报(2020年第9期)-200315.pdf
大小:163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投期货-策略周报(2020年第9期)-200315

中投期货-策略周报(2020年第9期)-200315
文本预览:

《中投期货-策略周报(2020年第9期)-200315(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投期货-策略周报(2020年第9期)-200315(31页).pdf(3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宏观策略:除了黑色系非理性走势之外,大部分品种已经进入价值投资区间,无论是工业品还是农产品,但部分品种面临的背景是需求迅速下降,短期库存上升,价格跌至成本端附近。考虑到短期需求难以明显恢复,预计这种特征还将维持,但是大部分品种进入价值区间,但市场情绪仍在冰点,尤其是海外疫情扩散超预期,预计将进一步打击市场情绪,但是超跌的越多,市场的投资价值就越大。
  股指期货:A股明显强于外围市场走势,主要因为中国控制疫情超预期,对市场形成提振。同样投资者对疫后经济复苏的预期也较好,叠加流动性宽松,资金大规模流入市场,预计指数走势将明显强于外围,不排除指数复制春节后挖坑又大涨的走势。
  铜:目前铜价主要受制于全球疫情蔓延带来的悲观情绪,铜市也惨遭打压。从目前疫情情况来看,尽管国内确诊新增人数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目前却是海外疫情爆发的新增高峰期,资本市场避险情绪在疫情暂未能得到解决前将保持较高水平,短期对铜价依然是最大的压制因素。随着国内疫情拐点初现,下游企业开工率及产能利用率逐步回升,叠加逆周期调节政策持续加码刺激经济,预计3月国内需求将呈现边际好转,精铜库存累积压力将逐步得到缓解。不过疫情在海外意外扩散,且其发展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势必会继续加大铜价的波动,目前国内炼厂减产的考虑,预计铜价下方空间有限。关注暴跌后铜的买入机会,以适当考虑将铜作为多头配置,或者进行“买铜卖锌”的对冲。
  锌:锌市供应压力上升,尤其是春节假期延迟加之下游推迟复工,整体需求疲弱。短期锌价还是受宏观扰动较大,走势较为被动,不过在高利润及产能增加预期之下锌价走势仍不乐观。疫情已蔓延至海外,市场避险情绪笼罩全球。就本身基本面较弱,当前应当是锌锭供大于求矛盾最突出的时期,市场的压力已经集中于冶炼端。锌价仍有下行空间,仍以空头思路对待,空头可继续持有。
  黑色金属:钢材供应延续小幅回升,需求逐步恢复至较好水平,库存下周出现拐点,市场整体仍在走后期需求好预期逻辑,关注后期需求能否超预期释放。近期铁矿发货已经明显回升,到港数据增加,但天气仍有不确定性。目前铁水仍处低位,钢厂进口矿库存也处于低位,需关注钢厂补库情况,预计铁矿价格偏震荡,谨防冲高回落风险。焦炭供应回升,焦企焦炭库存上升,钢厂采购积极性下滑,期货盘面先于现货价格先见底,后期高炉开工率回升的补库预期有望带动价格上行。
  原油:国际原油市场在新冠疫情和减产告吹的双重打击下,产生了休克性的反应,短期将承受非常大的压力。在沙特、俄罗斯和美国回到谈判桌上之前,原油市场可能先要经受一番价格战的洗礼。然事发迄今为止,国际原油市场的暴跌实际上已经对最坏的预期有所反映,除非供需关系史无前例地恶化,当前位置进一步下行的空间相当有限。任何产油国都无法接受油价降至冰点,这种十年不遇的低谷亦是难得的买入机会,中长线投资者宜逢低逐步多头布局建仓。
  橡胶:天然橡胶向来是基本面最差的品种之一,金融属性较强,易受宏观经济和板块效应的影响。在新冠疫情全球扩散,海外进入爆发阶段的时间点上,叠加国际原油暴跌的双重打击,橡胶自然首当其冲。万元大关是天然橡胶生产的盈亏平衡点,当前胶价难以在这一位置下方长期运行,否则将带来大规模的产能出清。橡胶价格底部空间有限,但短期供需矛盾凸显,弱势震荡一时难以扭转。综上,维持橡胶依托成本线逢低买入的观点不变。
  油脂油料:国内豆粕市场在现货供应偏紧的支撑下继续较为抗跌,在海关公布的前两个月大豆进口量高于预期后,可以缓解市场对3月大豆到港量不足的担忧,豆粕市场的上行阻力将增加。但由于豆类市场的下跌风险很可能继续在油脂上体现,豆粕市场的调整空间可能暂时受限,短期继续以震荡整理运行为主。操作上可保持震荡思路,可盘中顺势短线思路参与或维持观望。豆油和棕榈油市场经历短暂反弹后并未带动需求的好转,在海外疫情加重的背景下可能迎来新一轮调整。因此,在国内餐饮业恢复正常经营前,可保持震荡偏空思路择机逢高抛空豆油和棕榈油期货。菜油走势较为独立,整体表现抗跌,保持观望为佳。大豆期货市场持续高位运行,技术上再探反弹新高,在国内供需错配现象缓解前,市场仍具备上行动能,可盘中逢低适量买入或继续保持观望,但需要注意防范商品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