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泰证券-医疗信息化行业研究:聚焦互联网医疗“首诊”放开-200417

上传日期:2020-04-17 11:43:08 / 研报作者:谢春生郭雅丽郭梁良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华泰证券-医疗信息化行业研究:聚焦互联网医疗“首诊”放开-200417.pdf
大小:79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泰证券-医疗信息化行业研究:聚焦互联网医疗“首诊”放开-200417

华泰证券-医疗信息化行业研究:聚焦互联网医疗“首诊”放开-200417
文本预览:

《华泰证券-医疗信息化行业研究:聚焦互联网医疗“首诊”放开-200417(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医疗信息化行业研究:聚焦互联网医疗“首诊”放开-200417(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发改委首提“互联网医疗首诊”,互联网医疗发展有望加速
  4月14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载体,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制,开展互联网医疗的医保结算、支付标准、药品网售、分级诊疗、远程会诊、多点执业、家庭医生、线上生态圈接诊等改革试点、实践探索和应用推广”,这是国家层面首次提出探索将首诊纳入互联网医疗、医保,突破了国家互联网医疗的现行政策规定。我们认为,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有望加速,重点推荐卫宁健康、创业慧康、思创医惠、久远银海。
  此前严禁首诊是为了“安全第一”
  2018年9月11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三条互联网医疗规范性政策,规定了互联网医院“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我们认为,监管是以“安全第一”的理念作为行动的出发点。首诊时病人必须在线下医院建立档案,做完检测,留下数据,后续基于首诊的健康档案、检验结果、过敏史、用药史等关键信息做出复诊诊断,成为互联网医疗更为稳妥的开展方式。
  当前放开首诊的条件已趋于成熟
  首先,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互联网医疗放开首诊,有利于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这方面美国已有成功经验。其次,支持互联网医疗首诊的底层IT条件已经大为改善。最后,目前不能排除新冠病毒将长期存在的可能性。这就让传统的就医行为成为一种高风险的行为,通过放开互联网医疗,对就医渠道进行补充,减轻到医院线下就诊的病患压力,就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事。我们认为,如果新冠病毒无法像SARS病毒一样完全消失,那么互联网医疗可能会发展为一种常态化的医疗就诊方式。
  互联网医疗放开首诊意义重大
  我们认为,互联网医疗首诊放开,有利于互联网医疗用户基础扩大,进而使互联网医院更容易实现经营效益。互联网医院盈利能力提升,反过来会以市场化的方式推动互联网医疗供给端壮大,实现互联网医院普及度的提升。另一方面,互联网医疗供给端和覆盖面的扩大,将促进医疗资源实现下沉和再分配,带来民生效益。对于医疗IT厂商,医院主导的互联网医院建设分为自建和共建两种模式。自建模式下,医院向医疗IT厂商采购IT建设服务,共建模式下,医院初期投入较小,后续与医疗IT厂商进行经营成果的毛利分成。
  政策与技术共同推动产业螺旋上升,具体落地仍需多方参与
  我们认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遵循技术和管理共同驱动的双螺旋模式。本次政策提到互联网医疗“探索首诊”,其意义在于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了方向。而具体落地,仍需多方参与,以建立坚实的基础。而无论是基础的建立,还是长远来看市场空间的打开,都为医疗IT厂商带来业务的增量和发展的机遇。重点推荐医疗信息化双龙头卫宁健康、创业慧康,医保IT龙头久远银海,互联互通平台龙头思创医惠。建议关注东软集团、东华软件、和仁科技、麦迪科技。
  风险提示:电子病历评级达标率低于预期,医保IT建设力度低于预期,互联网医疗落地进度低于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