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研究-绿色金融专题:生物多样性国际规则与政策纵览-200427

《兴业研究-绿色金融专题:生物多样性国际规则与政策纵览-200427(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研究-绿色金融专题:生物多样性国际规则与政策纵览-200427(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让人类重新审视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和谐共存的关系。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健康生存的基本保障,而生物多样性是绿色金融支持的重要领域之一。
国际社会一直将生物多样性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议题不断推进。1992年由各方签署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明确了缔约方对生物多样性的义务与责任。《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等构成了联合国牵头下的国际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建立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加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领域科学和政策之间的沟通和联系。2020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计划在中国昆明召开,这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全球性会议。
其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重要协议和公约还包括《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湿地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和《迁徙物种公约》等。
在国家和地区层面,各国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出台了一系列战略、法案以及政策法规,并建立相关管理机构,完善管理机制。欧盟对生物多样性极其关注,先后推出多个欧盟生物多样性计划和战略。澳大利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各级政府都有专门部门负责并出台保护政策和法案。日本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基本国策并成立生物多样性中心。美国采取立法先行,同时积极建设国家公园和国家森林,恰当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印度作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国家政策中融合了对生物多样性的考量并制定法律法规,侧重于生物资源的获取管制以及公平分享相关惠益方面。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周嵘也参与了本报告的部分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