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研究-绿色金融专题:国际金融机构面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挑战与应对-200429

《兴业研究-绿色金融专题:国际金融机构面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挑战与应对-200429(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研究-绿色金融专题:国际金融机构面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挑战与应对-200429(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摘要
目前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一定进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路线基本建立,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预稿(Zero Draft)发布,预计最终框架将于2020年10月在中国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部分领域取得一定进展。
总体来看,生物多样性的挑战日益严峻。首先,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相关风险持续上升,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严重丧失,并面临持续恶化的危机。其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森林面积持续缩减、土地退化正在加剧以及生物物种入侵等问题削弱着保护和恢复关键生态系统和物种方面的努力成果。最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十分短缺,除了政府部门和公益部门的资源和资金的投入不够理想外,也很少能看到商业机构如国际性银行的资金支持。
国际组织和开发性金融机构积极进行了一些绿色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一是通过专项基金的形式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投资。二是通过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方式,间接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即在提供融资的过程中,关注融资项目和项目业主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中的生物多样性问题。
国际银行业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首先,国际银行运用《赤道原则》对于包括生物多样性在内的融资项目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贯穿于贷前、贷中和贷后的全流程中。其次,在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和规范中也可以看到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支持。最后,许多国际银行通过各种努力提高自身的绿色表现,如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计划、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捐赠支持、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员工培训等。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周嵘也参与了本报告的部分撰写。)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绿色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