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化工在线-化工行业:化工在线周刊2020年第16期(总第780期)-200511

上传日期:2020-05-11 16:04:54 / 研报作者:韩俊李沧桑沈奕婷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化工在线-化工行业:化工在线周刊2020年第16期(总第780期)-200511.doc
大小:92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化工在线-化工行业:化工在线周刊2020年第16期(总第780期)-200511

化工在线-化工行业:化工在线周刊2020年第16期(总第780期)-200511
文本预览:

《化工在线-化工行业:化工在线周刊2020年第16期(总第780期)-200511(7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在线-化工行业:化工在线周刊2020年第16期(总第780期)-200511(73页).doc(7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环氧丙烷后浪来袭】
  近期国内环氧丙烷(PO)市场震荡收跌,并在4月初创下四年多以来的最低水平,节后市场报价在8500元/吨左右。2020年初外围因素对化工市场影响较大,PO行情表现较为被动。
  作为聚氨酯上游,近年来PO及其主力下游PPG和“黑料”MDI及TDI市场相比要低调得多。PO产业进入门槛较低,2019年我国环氧丙烷产能约为330万吨,约占全球产能的30%,产量约在280万吨,自给率达到86%。国内厂家约有近二十家,其中30万吨以上的共有三家,分别是中海壳牌、鑫岳化工和吉神化工。作为化工大省,山东地区占有全国产能的46%之多,但是除了烟台万华外,其他全属于氯醇法装置。
  2019年10月,我国出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其中明确提出了对氯醇法新装置的限制,并鼓励15万吨以上的直接氧化法和20万吨以上的共氧化法装置的建设。随着新政策的出台,环氧丙烷行业进入转型阶段,大产能的绿色装置将逐步完成对落后装置的取代,后浪来袭,波涛汹涌。
  据化工在线不完全统计,2020年及以后我国至少有600万吨的项目处于在建或者规划状态。从技术方面来看,这些项目多是共氧化法联产,部分采用直接氧化法。从建设地区来看,除了山东外,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天津等沿海地区也积极参与,届时市场将向海外延伸。其中计划2020年投产的就有7家,总产能约127万吨,以中海壳牌、中化泉州、天津渤化和金岭富强为主要代表。国际方面,2020年泰国和沙特都有新装置计划投产,美国利安德巴赛尔47万吨的装置2021年投入市场,同时印度也有两套30万吨的大型装置计划2022年商业化运行。
  进出口方面,2019年环氧丙烷进口高达47.2万吨,较2018年增长68%之多,创近七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主要进口国家为沙特、韩国和泰国,各有增量。2018年韩国S-oil年产30万吨的装置投产,由于未配有下游装置,所以产品多以外销为主,大量货源涌至中国。当然国内环氧丙烷价格偏高,需求旺盛,同时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佳也是进口量增长的原因。出口方面,目前我国仅允许直接氧化法产品出口,但是直接氧化法产能和产量有限,以至于出口方面未能取得突破。在国内新装置完成取代之前,预计进出口市场仍将维持目前的状况,只有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后,我国环氧丙烷产品才有走出国门的可能。
  总而言之,随着国家经济的快步发展,化工行业将会加重对环保方面的关注。环氧丙烷行业新旧产能转变成为必然,产业链一体化将成为项目建设的趋势,供应格局将在未来几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技术新装置进入的同时,必将对传统企业形成冲击,只希望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莫要死在沙滩上。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