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恒大研究院-金融行业专题报告:全球超低利率之谜-200525

上传日期:2020-05-26 10:22:13 / 研报作者:曹志楠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恒大研究院-金融行业专题报告:全球超低利率之谜-200525.pdf
大小:155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恒大研究院-金融行业专题报告:全球超低利率之谜-200525

恒大研究院-金融行业专题报告:全球超低利率之谜-200525
文本预览:

《恒大研究院-金融行业专题报告:全球超低利率之谜-200525(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恒大研究院-金融行业专题报告:全球超低利率之谜-200525(26页).pdf(2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导读:
  近40年来全球利率趋势性下降,美国零利率,欧洲甚至负利率,引发杠杆率上升、资产价格泡沫、经济金融结构失衡、贫富差距拉大、社会阶层流动性下降、民粹主义盛行等一系列深层次经济金融社会问题。什么原因?技术进步放缓?人口老龄化?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长期依赖货币政策饮鸩止渴?中国如何避免重蹈欧美超低利率覆辙?面对当前过度炒作的QE、现代货币理论(MMT)、财政赤字货币化等需留几分清醒和理智,莫把教训当经验,尊重常识,放眼长远。
  摘要:
  我们正处于有记载以来最低利率区间,近40年超低利率现象引发广泛关注。较为有代表性的学说包括:萨默斯的长期停滞理论、伯南克的全球储蓄过剩假说、安全资产假说等,尤以现代货币理论(MMT)的财政赤字货币化甚嚣尘上。MMT理论认为信用货币制度下,政府可以通过货币超发的方式满足财政支出需要,并将利率设定为零,这一主张迎合了部分国家政客需要,为豁免债务利息、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提供依据,客观上导致超低利率。
  经济增长决定利率趋势,货币政策决定利率变化的节奏和方式。纵览二战后80年国际经验,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是长期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过度依赖货币政策导致全球陷入超低利率困境。
  潜在增长率放缓决定利率下行趋势。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本质上由经济潜在增长决定,进一步取决于技术进步、人口和资本等要素。二战后至80年代,美日德均经历利率上升期,背后是科技革命带来生产效率提高、婴儿潮丰富劳动供给;80年代以来利率持续下行是经济增长放缓的反映,背后是技术进步红利殆尽、人口老龄化。
  对货币政策的依赖程度将决定进入超低利率区间的节奏和方式。美国依靠信息技术发展和开放的移民政策,经济增长中枢重回景气区间,主要利率仍然为正。但2000年以来,货币政策过于宽松,政府部门杠杆率大幅升高,倒逼央行为财政赤字埋单,压制利率,高债务和低利率形成恶性循环,如今不得不面对负利率议题。
  日本在追赶期长期依靠模仿和改良,自主创新突破艰难,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移民政策又相对谨慎,经济处于长期低迷。同时,日本也是扩张性政策实施最彻底的,依赖放水刺激,量化宽松从QE到QQE,层层加码,饮鸩止渴,长期利率从3%降至0区间仅用了7年。
  德国依靠自主创新,广泛接纳欧洲移民,并实施相对谨慎的财政货币政策,利率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正值。直到2014年,受欧债危机影响,被迫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利率下行节奏控制相对缓慢,长期利率从3%降至0区间用了12年,且没有出现美国、日本大起大落利率走势。
  展望未来,中长期压制利率的因素未见明显改善,短期因疫情全球蔓延,避险情绪较重。
  前车之鉴,中国利率尚处正常区间,但同样面临人口老龄化、技术进步放缓、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杠杆率较高等因素。中国应吸取发达国家的教训,防止过度依赖货币放水和低利率,根本上通过改革开放、启动新基建、促进创新、放开并鼓励生育、协调好财政与货币政策等,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经济潜在增长率和自然利率。
  风险提示:改革不及预期,过度依赖低利率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