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研究-宏观经济专题:居民资产配置再平衡的空间有多大,韩国的经验-200721

《兴业研究-宏观经济专题:居民资产配置再平衡的空间有多大,韩国的经验-200721(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研究-宏观经济专题:居民资产配置再平衡的空间有多大,韩国的经验-200721(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后,居民可能提高对股市的投资力度,成为当前热议的话题。那么,打破刚兑是否会引发资金流入股市呢?韩国当年打破刚兑的经验,或许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镜鉴。
韩国在打破刚兑之后,韩国银行信托账户(类似我国银行理财)在居民金融资产中的占比显著下降,与此同时,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出现重大变化:
第一,在存款利率管制放松的背景下,定期与储蓄存款在居民金融资产中的占比提升,成为最大受益者;
第二,在信托账户改革期间,股票和投资于证券市场的收益凭证在居民金融资产中的占比出现阶段性上升,但由于居民风险偏好较低,在部分大集团流动性危机出现后,这一比例转而有所下降;
第三,居民债券投资占比变化较小,养老金占比随老龄化程度加深而总体提高。
与打破刚兑前的韩国相比,我国居民理财、存款和股票在金融资产中的占比都更高,证券投资基金占比较低。在存款利率面临“玻璃顶”的情况下,虽然居民存款回表的现象已经出现,但存款对理财投资者的吸引力或弱于20世纪90年代的韩国。证券投资基金占比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不过从日韩经验来看,股票与证券投资基金在居民金融资产中的占比很少超过20%。此外,随着人口日益老龄化,养老金占比有望提升。
关键词:打破刚兑,居民金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