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华泰证券-银行业区域性银行战略研究(四):资本补充深度研究,夯实资本实力,中小行改革正当时-200724.pdf
大小:76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泰证券-银行业区域性银行战略研究(四):资本补充深度研究,夯实资本实力,中小行改革正当时-200724

华泰证券-银行业区域性银行战略研究(四):资本补充深度研究,夯实资本实力,中小行改革正当时-200724
文本预览:

《华泰证券-银行业区域性银行战略研究(四):资本补充深度研究,夯实资本实力,中小行改革正当时-200724(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银行业区域性银行战略研究(四):资本补充深度研究,夯实资本实力,中小行改革正当时-200724(24页).pdf(2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新一轮资本补充蓄势待发,优质中小行有望脱颖而出。资本金是银行吸收损失的减震器,监管日益强化对银行补资本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但目前银行内源性补充能力有限,更需依赖外源性资本工具,尤其是区域性银行资本压力大、补充渠道有限。当前中小银行补资本已成为顶层设计层面的焦点问题,据银保监会,部分省市已经开始研究使用专项债补资本,其中可转债为重点工具。政策环境对区域性银行更友好,当前仍为银行板块估值、仓位双底部,建议把握银行股配置机会,精选优质中小行。推荐股份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特色小行常熟银行、南京银行、成都银行。
  历史回顾:重心转向区域性银行,资本工具逐步扩充
  银行业共经历5轮集中资本补充时期,主体由大行逐步转向区域性银行。1998年、2004-2010年的前两轮补充均以化解国有大行经营困境为主。2013年资本新规背景下新型资本工具迭出,二级资本债、优先股启动。息差下行加大区域性银行资本压力,在监管鼓励下,城商行、农商行于2016年集中上市。2019年以来政策进一步向区域性银行倾斜,包括推出永续债、优先股发行主体放宽、地方专项债补血、配股再度重启等,资本工具迎来新一轮扩容,利于缓解区域性银行资本压力,提升其服务小微企业的质效。
  资本现状:中小银行压力大,补充渠道较有限
  虽然商业银行三级资本充足率均高于监管要求,但区域性银行资本充足率有一定压力。资本结构方面,由于大多数区域性银行并未上市,因此非上市银行资本情况对区域性银行有较强的代表性。非上市银行的资本压力主要来自于其他一级资本,2019年末其他一级资本比例仅为1bp,资本结构亟待优化。资本补充工具方面,区域性银行主要依靠二级资本债补资本,2020年以来在政策引导下永续债发行量明显上升,但其余资本工具的发行门槛较高、流动性不足等问题成为区域性银行补资本的障碍。
  本轮展望:专项债方案渐清晰,多元路径有望推出
  监管定调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专项债认购可转债等资本工具为本轮补资本的关注重点。可转债作为主要的补资本渠道,主要有三点原因:1)可转债的债性符合专项债认购资本工具的要求;2)可转债转股条款更为灵活,转股后可补充区域性银行尤为紧缺的核心一级资本;3)可转债补资本为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以时间换空间,可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其他混合型资本补充工具也为可选项,可补充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跳出专项债补资本的框架,我们认为未来政策有望在创新资本补充工具、改善现有资本补充工具的发行环境和投资环境等方面,推动多渠道为中小银行补资本。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超预期,资产质量恶化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