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2022年组合配置展望:体系初成,渐入佳境-211102.pdf
大小:354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2022年组合配置展望:体系初成,渐入佳境-211102

中信证券-2022年组合配置展望:体系初成,渐入佳境-211102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2022年组合配置展望:体系初成,渐入佳境-211102(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2022年组合配置展望:体系初成,渐入佳境-211102(33页).pdf(3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资管净值化、买方投顾发展以及养老第三支柱的推进预计将共同驱动FOF行业的未来空间。

当前公募FOF和私募FOF规模仍在千亿量级,投研体系逐完善、产品体系主要聚焦于收益风险矩阵的两端。

从风险配置的角度出发,重点关注风险平价稳健型组合、“配置+打新”基金组合、股债配置型基金组合、以及动量趋势ETF组合等。

▍需求端:“资管新规”过渡期到期,净值化、标准化带动FOF投资需求。

“资管新规”颁布三年来,资管行业监管体系日趋完善,资管产品“迭代式”转型;银行理财净值化产品占比超过7成,配置非标资产比重从2017年的16.2%下降至10.9%(2021Q2)。

净值化过程带动投资管理模式向“标准化资产为主、非标资产为辅”的方向转化。

基金投资可以充分发掘全市场的优质超额收益来源,预计将成为重要的资产再配置方向。

▍供给端:以买方投顾引导长期、理性投资,有利于助力共同富裕。

根据景顺长城、富国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中国证券报共同发布的《公募权益类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过去5年客户由于投资行为将最终的投资收益拉低了约11.6%,且在大部分年份,尤其是基金收益较好的年份,负面影响更为突出。

此外,基金的高波动性是影响持有时长的重要因素。

买方顾问和FOF产品有利于降低组合波动、改善投资绩效和投资体验。

▍政策端:三支柱发展和个人账户制料将提升FOF长期需求。

当前阶段,我国养老体系中第三支柱占比较低。

个人养老金拟采取个人账户制的政策方向,预计将为FOF投资打开长期空间。

▍公募FOF:规模头部渐成,业绩差距收窄。

公募FOF市场延续近年来的向好趋势,继续扩容。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已有公募FOF产品近200只,管理规模超过1800亿元。

2021年以来,公募FOF产品业绩分化有所收窄;偏股型FOF的季度分化度(前25%收益率-后25%收益率)为2-4%,偏债型FOF的季度分化度为1-2%,不同管理人的产品业绩差异收窄。

▍私募FOF:三类机构角逐市场,10-15%波动率区间产品值得关注。

根据基金业协会,截至2020年末,FOF类证券私募基金数量5182只、规模约6000亿。

从商业模式出发,可以分为券商资管类FOF、独立证券私募FOF、以及财富管理渠道类FOF三大类。

从私募FOF过去三年的历史表现看,私募FOF产品主要集中在5%-10%波动率以及15%-30%波动率两大区间;10-15%的波动率区间产品相对较少。

对于专业化的FOF管理人而言,在10-15%波动率区间的配置产品是值得关注的方向。

▍风险配置视角下的基金组合构建。

需求端风险偏好的提升,是大势所趋、但也是被动而长期的变化过程。

我们提供了从风险配置角度出发的组合思路,包括:风险平价稳健型组合、“固收+”基金组合、“配置+打新”基金组合、股债配置型基金组合、以及动量趋势ETF组合等。

▍风险因素:基金策略漂移或持续性不足的风险;权益资产长期收益率低于预期的风险;“询价新规”修订后的新股样本代表性不足、新股网下申购的收益下行风险;流动性风险;模型失效风险;系统性信用风险;政策风险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