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新材料行业专题系列报告(六):PTFE,向5G和新能源等高端应用领域突围-201209

《国信证券-新材料行业专题系列报告(六):PTFE,向5G和新能源等高端应用领域突围-201209(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新材料行业专题系列报告(六):PTFE,向5G和新能源等高端应用领域突围-201209(30页).pdf(3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PTFE分子结构特殊,性能优异、应用广泛PTFE(聚四氟乙烯)由于其分子链的特殊结构(只含碳和氟原子),具备机械性能好、耐腐蚀、可自润滑、摩擦系数小、生物稳定性好等特点,在精密仪器、汽车运输、化工设备、电子通讯、航空航天、食品加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根据PlasticInsight数据,2018年PTFE全球市场约45亿美元,国内市场约6.8亿美元。 目前国内生产的PTFE大部分为通用型品种,属于中低端产品,高端产品仍需大量进口。 5G新基建及锂电池推动之下,PTFE有望迎来新的需求领域从全球范围看,化工(45%)、电子(17%)、汽车运输(11%)、厨具(9%)等四大行业占据了PTFE超过80%的市场需求。 由于PTFE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其制成的覆铜板被称为高频覆铜板,适用于5G、航空航天、军工等高频通信领域。 根据我们测算,2020-2025年国内5G基站用PTFE总市场达到76亿元,按照三大运营商的5G基站建设进度,2022年将迎来投放高峰。 叠加5G手机对PTFE的需求量,我们预计2022年5G行业对PTFE将产生约17亿元的新增需求。 特斯拉布局锂电池干电极技术,PTFE有望迎来爆发性需求增长。 干电池技术能够提高锂电池容量和能量密度,PTFE可作为电极粘合剂。 我们测算,假设1GWh约使用正负极材料3000吨、PTFE150吨,根据高工锂电预测2023年全球动力锂电池需求量将达511GWh,在干电极技术10%的渗透率情况下,对应电池粘接剂用PTFE约8亿元市场需求空间。 国内产能结构性过剩,高端替代仍有较大空间目前国内生产的PTFE以通用型产品为主,差异化程度较低,已经呈现产能过剩状态。 国内PTFE目前产能已经达到13.8万吨(全球占比约60%),产能利用率仅六成。 国内PTFE每年出口2万吨以上,但同时需要从欧美日等国家进口6000吨以上高端产品(与低端出口产品的价差高达2800美元/吨),高端产品国产化能力明显不足。 需求推动之下,国内产能结构性调整加快。 未来三年国内新增产能约7万吨,多为龙头企业规划的高端产能,预计将有效解决国内的高端产能欠缺的产业瓶颈。 国内PTFE主要上市A股公司主要有:巨化股份(PTFE产能2.4万吨,另6000吨在建)、昊华科技(2.2万吨PTFE,另5000吨在建)、新宙邦(在建2800吨产能)、沃特股份(3000吨产能,5G用PTFE已小批量供货)。 风险提示疫情后经济复苏缓慢,需求增速不及预期;PTFE盈利随价格大幅波动导致的风险;技术变革导致PTFE行业需求显著下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