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信证券-医药行业一周观察:板块略有回调,关注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201214

上传日期:2020-12-14 14:54:15 / 研报作者:谢长雁陈益凌朱寒青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国信证券-医药行业一周观察:板块略有回调,关注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201214.pdf
大小:111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信证券-医药行业一周观察:板块略有回调,关注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201214

国信证券-医药行业一周观察:板块略有回调,关注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201214
文本预览:

《国信证券-医药行业一周观察:板块略有回调,关注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201214(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医药行业一周观察:板块略有回调,关注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201214(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国信医药观点:国药集团北京所新冠疫苗在海外上市,关注新冠疫苗商业化机会。

近期国内疫情在黑龙江和成都等地出现了零星散发确诊病例。

各国正加快推动新冠疫苗的上市和重点人群的注射,12月12日FDA正式批准了辉瑞/BioNTech新冠疫苗紧急使用许可申请。

根据美国FDA的批文,该疫苗适用于16岁以上的成年人,III期实验的结果显示其有效率达到95%。

12月9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所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批在阿联酋上市。

新冠疫苗具有巨大的潜在商业化价值,且将在2-3年内快速释放,大规模生产、稳定储存、高效率配送以及广泛的接种点终端布局,都是商业化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建议买入复星医药(授权引进BNT162系列候选疫苗的国内权益,BNT162b2已获批在中国进行临床),增持康泰生物、智飞生物。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要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1年经济工作,并研究部署2021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其中提到“要整体推进改革开放,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国内部分高科技领域所面临的技术封锁和出口管制让我们意识到产业链各环节国产化的重要性,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所依赖的海外设备、专利技术、软件系统都可能面临脱钩的风险,因此稀缺的国产技术将成为“大国重器”。

此外,随着全球产业分工及跨国制药公司的业务模式转变,受益于供应链重塑叠加上下游整合和价值链延长的原料药和CDMO企业有望快速发展。

关注华大智造(国产基因测序仪的先行者)、东富龙(最大的国产冻干机设备制造商)、华海药业和天宇药业(沙坦类原料药龙头)、普洛药业(向原料制剂一体化和CDMO转变)。

医保谈判即将落地,板块整体受药政出台的不确定性将逐渐消除。

本周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下跌2.14%,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强于整体市场。

医保谈判进展略慢于预期,但预计大概率将在12月底前公布谈判及调整结果。

预计2021年起正式执行,重点产品的降价幅度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目前国内已上市了8个PD-1/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进口和国产各4个)。

除了2019年医保谈判成功的信迪利单抗之外,其余的7个已上市厂家都进入了2020年医保形式审查名单。

医保谈判落地后的适应症扩大及患者用药渗透率提升将影响相关公司后续的业绩表现。

建议关注拥有创新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细分领域龙头以及不受医保控费影响的相关标的:恒瑞医药、迈瑞医疗、复星医药、中国生物制药、天坛生物、华大基因、迪安诊断、乐普医疗、先健科技、爱尔眼科。

本周行情回顾本周全部A股下跌3.19%(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下跌3.48%,中小板指下跌3.57%,创业板指下跌1.58%,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下跌2.14%,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强于整体市场。

分子版块来看,化学制药下跌2.95%,生物制品下跌5.04%,医疗服务上涨0.65%,医疗器械下跌0.24%,医药商业下跌2.62%,中药下跌1.54%。

个股方面,涨幅居前的是东方生物(23.57%)、国药股份(22.50%)、广生堂(18.60%)、英科医疗(14.07%)、览海医疗(13.32%)、华塑控股(10.79%)、金陵药业(10.29%)、云南白药(8.55%)、欧普康视(7.87%)、海南海药(7.49%)。

跌幅居前的是泽Z制药(-27.57%)、沃森生物(-23.63%)、龙津药业(-21.80%)、通化金马(-20.97%)、新光药业(-17.72%)、特宝生物(-16.27%)、昊海生科(-13.81%)、海尔生物(-12.37%)、北陆药业(-12.07%)、百奥泰(-11.84%)。

本周恒生指数下跌1.23%,港股医疗保健板块下跌0.12%,板块相对表现强于恒生指数。

分子板块来看,制药板块下跌2.99%,生物科技上涨2.12%,医疗保健设备上涨2.02%,医疗服务下跌1.59%。

个股方面,涨幅居前的是朗生医药(27.16%)、中国医疗网络(24.24%)、爱帝宫(23.71%)、新世纪医疗(20.00%)、朗华国际集团(19.64%)。

跌幅居前的是德斯控股(-35.71%)、官酝控股(-26.44%)、绿叶制药(-16.99%)、金威医疗(-13.21%)、福森药业(-12.56%)板块估值情况医药生物市盈率(TTM,整体法,剔除负值)42.83x,全部A股(申万A股指数)市盈率21.04x。

分板块来看,化学制药44.30x,生物制品53.59x,医疗服务137.00x,医疗器械32.28x,医药商业18.92x,中药35.30x。

港股医疗保健板块市盈率(TTM,整体法,剔除负值)97.87x,恒生指数市盈率15.64x。

分板块来看,制药板块31.08x,生物科技-54.97x,医疗保健设备-99.67x,医疗服务22.46x风险提示疫情持续扩散的风险、集采执行力度超预期的风险、医保控费超预期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