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债券日思录:是时候抢滩城投债了吗?-210202

《平安证券-债券日思录:是时候抢滩城投债了吗?-210202(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债券日思录:是时候抢滩城投债了吗?-210202(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摘要近期,伴随着信用债融资的回暖,城投债呈现供需两旺的局面。 1月城投债发行量创近四年新高,净融资达到较高水平。 中债AA及以上城投债相对于产业债的估值已经到了08年以来最贵水平附近。 市场对城投债的追捧有两个主流原因:一是永煤违约事件倒逼市场调整了对产业类国企的定价逻辑;二是再融资债化解建制县隐性债务试点给了市场充分的想象空间。 但需要注意的是,本轮城投政策利好与利空是成对出现的。 财政释放建制县政策利好的同时,也传出了监管针对不同债务压力地区划分红黄绿,限制融资的规定。 我们认为这看似矛盾的政策,实则都是为了敦促地方政府化解隐性债务服务。 化解隐性债务是我国财政体系在2018年制定的覆盖5-10年的长期政策,但隐性债务化解难度大、进展慢,2021年已经成为财政部的核心KPI。 建制县政策是给好处,红黄绿政策是给压力,都将进一步推动地方政府化债。 推动化债一定需要地方政府和城投的融资环境收紧,而不是放松;即使红黄绿落地细则偏温和,也要警惕其他监管手段施压。 债务减记、债务置换、央行印超、增收减支出四大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手段,单独哪条路都走不通,只能采取组合拳;有保有压,保的目的是为了持续地压,而不是给市场做刚兑赚钱的对手盘。 由于多重限制,我们预计建制县利好的有效额度可能不足1万亿,红黄绿的利空影响的潜在城投债规模约为3万亿。 如果红黄绿落地细则偏温和,如允许红色地区借新还旧,那么需警惕其他监管手段,例如反腐问责、打击中介等。 相对于违约风险,城投的痛点在于估值贵。 (1)城投债相对于产业债处于历史最贵7%分位数以内。 (2)城投债相对于贷款违约率更低(公开债的影响),但有次级属性(违约损失率更高),后者并没有被定价,贷款-城投利差处于历史高位。 (3)头部抱团的趋势延续六年,市场对头部高债务地区定价越来越不敏感。 投资建议:(1)增配VS减配:市场对城投信仰支付的溢价已经处于历史最高点附近,但2021年在化解隐性债务的目标下,信仰容易松动。 一旦发生信用风险事件,对估值的冲击将会相对剧烈。 当前不是抢滩城投债的时候,建议维持中性仓位。 前期超配城投的账户建议止盈部分持仓。 (2)抱团VS均衡:可以沿用传统框架择区域抱团,但须警惕以往市场认可度较高但同时债务率超过300%的地区。 (3)博弈债务置换:企业债、老项目、再融资券有额度。 由于财政部政策透明度有限,建议勤快调研,掌握一手资料。 同时此类主体信用等级低、规模不大,建议以打猎的心态参与,对组合的贡献相对有限。 我们按标准初筛了符合条件的项目,见正文。 风险提示:1)再融资券政策不及预期;2)城投企业融资政策收紧;3)地产销售下滑拖累政府卖地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