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银行业: 如何看本轮银行股估值修复空间?-210307

《华泰证券-银行业: 如何看本轮银行股估值修复空间?-210307(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银行业: 如何看本轮银行股估值修复空间?-210307(25页).pdf(2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银行股PB有望向1倍以上修复我们预计银行股PB(LF,下文A股同)有望向1倍以上修复。 结合海外经验,疫情后美国银行股PB(MRQ,下文美股同)估值已迅速升至1.3倍,背后逻辑是风险快速出清,展现了强顺周期性。 经历20年严认定、强计提、多处置后,目前A股上市银行已步入风险出清后半程,结合投资者结构改变,我们预计本轮板块估值有望回到1倍PB以上(18年初为1.2倍PB)。 大行顺周期特征更显著,利润增速显著上行,推荐工商银行、农业银行;而标签鲜明的优质中小行可享受与美国同等银行相近的2倍以上PB,推荐兴业银行、常熟银行、平安银行、青岛银行;同时建议关注处估值底部标的。 海外借鉴:美股银行高估值、强周期、出清快美股银行估值中枢高、周期属性强、风险快速出清。 美股银行在金融危机前、后的估值中枢分别达2.2倍、1.2倍,长期维持高位。 当前标普500银行指数PB达1.3倍,较A股银行溢价近70%,优质个股PB突破2-3倍。 同时,美股银行强周期、高弹性,后疫情时代估值强势修复,近1年来板块PB涨幅空间高达89%,中美估值差距被重新拉开。 我们认为美股银行高估值中枢源于ROE较高、机构投资者主导市场,而疫情后快速修复是源于风险剧烈出清机制,轻装上阵后快速修复。 当前6家美股银行PB高于2倍,1家突破3倍,既有大行也有中小行,高ROE背后是各显神通的业务模式。 估值研判:风险出清后半程,估值上升期有望来临资产质量为影响银行业估值的重要因素。 银行板块作为典型顺周期行业,当前资产质量指标改善趋势明朗。 一方面2020年疫情背景下,银行业对不良资产严格认定,拨备计提力度和不良处置力度显著上升,助存量风险不断出清,尤其是给予优质银行股系统风险出清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偿债能力提升、零售风险拐点已现,我们预计新增风险较为可控。 20Q4银行业资产质量已迎来改善,对比历史经验,我们认为当前风险出清逐步进入后半程,估值进入提升阶段。 贷款利率上行驱动息差企稳、投资者国际化和机构化趋势则有望进一步催化银行股估值修复行情。 投资建议:估值修复持续,顺周期加配银行宏观经济逐步修复,银行风险出清逐步进入后半程,估值有望进入提升阶段,叠加息差企稳、投资者结构优化,或进一步助力银行股估值提升。 经济复苏+基本面修复+资金配置需求提升,我们坚定看好银行配置价值。 细分板块来看,大行顺周期特征更为显著,2020年利润增速显著上行,估值与股息率优势突出,存量风险不断出清,推荐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小银行则注重形成自身特色,对标海外特色中小行,具有广阔的估值提升前景,部分有望享受2倍以上的PB估值,推荐兴业银行、常熟银行、平安银行、青岛银行。 同时建议关注处估值底部银行标的。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持续时间超预期,资产质量恶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