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债券动态跟踪报告:要约回购方案怎么选,从最近的一个案例说起-211217

《平安证券-债券动态跟踪报告:要约回购方案怎么选,从最近的一个案例说起-211217(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债券动态跟踪报告:要约回购方案怎么选,从最近的一个案例说起-211217(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平安观点:前言:12月15日,富力地产发布公告,拟折价回购将于2022年1月到期的7.25亿美元、利率5.75%的优先票据。 在债券到期日之前,提出现金要约回购是美元债市场上庭外处置的常见操作,其他手段包括债券置换、展期等。 不同的处置方案有哪些特点?反映了怎样的定价逻辑和违约预期?本文从案例出发,提供一个简单的测算思路。 在海外成熟市场上,风险处置前置是一个重要特征,这在中资美元债或境内信用债市场可能也会复制,穆迪对企业违约定义包含三种情形:1)未按照合同约定或延期偿还债务本息(paymentdefault);2)发行人破产申请或被司法接管;3)发生廉价交易(distressedexchange),即发行人为避免违约,在债券到期日以前采用展期、置换、要约回购等方式做负债管理。 在我国,97%的违约债券属于情形1,即先违约再谈处置方案。 而成熟市场可能接近50%的违约属于情形3,中资美元债市场上也出现过一些廉价交易案例,如熊猫绿能、亿达中国、协鑫新能源等。 因此,通过廉价交易带来的风险处置前置是信用债市场的常见操作,投资者也应该同步关注在境内市场传播和应用的可能性。 常见的处置方式中,需要投资者关注的核心差异有两点:现金流分布特征和处置效率。 从现金流的分布来看,债转置换和展期相似,属于“时间换空间”,普遍展期2-7年不等。 现金要约回购属于“空间换时间”,现金流回收早,但大概率牺牲回收率,采用这个方案的天物和青投提供的回收率在30%-60%。 从灵活性和处置效率来看,债券置换和现金要约回购好于传统的展期和现金折价兑付。 如何理解富力的本次操作和比较不同方案的价值?1、富力的方案相当于展期和现金要约回购相结合,提供的三种方案如下:(1)1月即期获得面值的83%;(2)即期得到面值的50%,剩余50%展期至7月兑付。 (3)同意展期,全部在7月兑付。 如果展期失败,富力的本期票据可能走向刚性违约。 2、83%的要约价格高于中资美元债市场上历史案例和当前债券市场价。 3、投资策略视投资者对企业违约的预期。 不考虑资金占用成本,如果预期1个月后违约概率低于9.33%,则没有仓位的投资者市场价买入博弈1个月后83折赎回可行。 对于有仓位的投资者,如果预期1个月内违约概率高于9.33%则尽快在二级市场卖出;如果预期半年内违约概率高于45%,但1个月内违约率极低,则选择方案一;如果预期半年内违约率低于45%,则推荐方案二。 具体测算见正文。 风险提示:1)政策放松力度不及预期;2)市场风险偏好修复速度较慢;3)行业信用利差中枢长期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