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绿色金融系列(三):绿色债券方兴未艾,助力提高发展质量-210511

《平安证券-绿色金融系列(三):绿色债券方兴未艾,助力提高发展质量-210511(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绿色金融系列(三):绿色债券方兴未艾,助力提高发展质量-210511(26页).pdf(2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高层政策定调绿色行业发展机遇,三部委统一绿色债券项目标准,绿债有望向国际化迈进。 2021年4月三部委统一发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统一了国内绿色项目标准,并致力于与国际接轨;但国内绿债距离国际化标准仍有两方面差距:1、国际要求募集资金全部投入绿色领域,而国内普遍70%以上即可认定为绿债。 2、国际对绿债强制认证,存续期管理更为严格,国内对认证处于鼓励阶段,存续期强制责任也尚不明确。 支持绿色债券的政策正在落地,包括发行端加快上市审批、给予费用减免,地方财政补助发债企业;投资端央行鼓励大型银行在信贷、债券等业务中对绿色企业提供定向支持,地方层面将配合中央设置绿色金融服务机构和健全金融机构对绿色企业的服务体系。 国内绿债规模已达世界第二,特征接近长久期好名字AAA债。 符合国内标准的贴标绿色债券发行量已经达到1.2万亿,以CBI标准,2019年中国发行绿债规模已经仅次于美国。 绿色债券的四大特征包括:1)近年来绿色信用债代替金融债成为主流品种;2)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清洁交通、清洁能源、污染防治等领域;3)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在绿债工作中先行一步;4)国企发行居多,信用资质好于普通债,发行期限更长。 从投资属性看,绿色债券本质上更接近长久期利率债,表现为牛市更牛,熊市更熊。 绿色信用债相比于一般信用债没有明显价格差异;绿债已有两单民企违约,但违约率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绿色债券投资者以商业银行为主。 碳中和债有望成为绿债最热门的子品种。 碳中和债本质上属于聚焦于低碳减排领域绿色债券的子品种。 从目前发行的碳中和债来看:1)募集资金一般70%以上用于碳减排领域,2)碳中和债发行人多为国企央企,信用资质高,行业以电力、金融、煤炭为主,期限以1-3年居多,较一般绿债期限更短。 绿债的机遇与风险。 机遇展望:(1)10万亿的潜在发展空间。 (2)电力、建筑行业绿债、碳中和债与政府部门发行的绿债预计将有较大的发展机遇。 (3)绿色债券标准将趋于严格并与国际化接轨,越早发行的企业或将更加受益。 风险挑战:(1)当前政策的程度使得绿债对发行人有一定吸引力,对投资人吸引力一般。 (2)对债市的不利影响来自三方面:通胀、高碳企业信用债风险及对银行高碳资产质量的影响。 风险提示:支持政策不及预期,盲目投资导致违约增多,流动性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