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期货-专题报告:量价特征4~席位策略-210603

《华泰期货-专题报告:量价特征4~席位策略-210603(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期货-专题报告:量价特征4~席位策略-210603(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股指期货以及相对应指数的各类量价特征,不管在中低频维度上亦或在较高频的维度上,均受到各类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基于量价特征构建的交易策略,也已成为各类交易策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因此本系列报告将从股指期货的量价特征出发,系统性的深入研讨量价表现中的独特情况,希望能够对各位投资者有所启发。 本篇报告作为系列的第四篇,继续从中金所每日披露的股指期货经纪商席位成交持仓表出发,继承第三篇对席位特征的研究,深入到各席位背后主体投资者的交易行为,通过对主体投资者打标签,试图探寻席位收益结构的来源。 我们将所有席位分为以下九类:(1)日内中高频、(2)空头配置、(3)空头追涨杀跌、(4)空头高抛低吸、(5)多头配置、(6)多头追涨杀跌、(7)多头高抛低吸、(8)多空投机、(9)未分类。 在分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席位特征数据带来的交易策略,但需要明确的是,交易策略一定是与席位特征相匹配的,也就是说交易策略的核心逻辑一定是去捕捉特定席位的交易行为模式。 以市场熟知的“蜘蛛网”策略为例,考虑到“蜘蛛网”策略的本质为假定前20名席位总体仓位变动具有对指数的“择时”能力,但在经过本文的分类后,我们认为并不是所有席位都在参与“择时”交易,更不用说参与择时交易的席位也不一定具有“择时”能力。 将“蜘蛛网”策略应用到在做“择时”交易、并且也具有“择时”能力的席位上,是对席位分类的一种应用体现。 当然,除了“蜘蛛网”策略之外,还有很多基于席位成交持仓表的策略有待开发,不过这就不是本文的重点了。 本文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帮助读者理顺“不同席位具有不同交易模式”的逻辑,使得各位读者能在此基础上再开发基于不同交易模式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