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和证券-策略周报:市场信心筑底,房地产相关板块有望持续回暖-230731

文本预览:
主要要点 上周主要指数均收涨,申万一级行业涨多跌少。盘面上,上证指数上涨3.42%;深成指上涨2.68%;创业板指上涨2.61%;沪深300上涨4.47%;中证1000上涨1.00%;大湾区指数上涨4.69%;湾区专精特新指数下跌1.43%;行业方面非银金融(11.44%)、房地产(9.78%)、钢铁(7.27%)涨幅居前,传媒(-3.08%)、电子(-0.88%)、通信(-0.68%)表现不佳。 北上资金呈大幅净流入状态,两市交易量能回升。上周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为8,254.94亿元,环比上期7,557.38亿元回升9.23%;两市日均成交量742.92亿股,环比上期595.41亿股回升24.77%。上周大湾区(除港澳)A股上市公司日均成交额为1335.24亿元,环比上期1198.57亿元回升11.40%;日均成交量97.11亿股,环比上期82.36亿股回升17.91%。A股风险溢价率(周五)上周有所下降,市场风险偏好上升。以人民币计陆股通北向合计净流入345.06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201.64亿,深股通净流入143.42亿。 7月21日的国常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此次城中村改造不同于棚改货币化,棚改货币化开启的是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浪潮,而城中村改造中较大比例为城市更新,面积和区域限制严格,增量政策力度相较偏小。2014年提出以不低于50%的比例确定本地区棚改货币化安置目标,且要进一步提高棚改货币化的安置比例,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的提高迅速刺激购房需求,去库存化加速,政策力度大。本轮城中村改造在2020年首次提出,2021年明确将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提升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等存量片区功能,推进老旧楼宇改造,完成对2000年底前建成的21.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住建部随之进一步明确了三个“严格”,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严格控制大规模增建,严格控制大规模搬迁,原则上城市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不应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提倡分类审慎处置既有建筑,推行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增量空间较棚改货币化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政策提振市场信心,地产相关板块有望持续回暖。7月21日国常会审议通过城中村改造,7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积极推进改造项目,提振市场的政策信号明确,地产相关板块明显回暖,上周房地产、建筑材料以及建筑装饰分别上涨9.78%、6.73%、3.90%。从估值近十年分位数来看,上周五房地产、建筑材料和建筑装饰分别处9.82%、2.65%、16.83%分位,其二级子板块也均处历史较低位置。城中村改造有望再度打开建筑材料以及建筑装饰的市场空间,在地产端因政策出现明显反转的节点下,其相关行业有望持续回暖,推荐关注:与城中村改造相关的房地产、建筑材料以及建筑装饰板块;受益于地产恢复的银行板块;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提到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市场信心或筑底,可持续关注相关的非银金融板块。 风险提示:地缘局势动荡超预期、经济衰退超预期。
展开>>
收起<<
《万和证券-策略周报:市场信心筑底,房地产相关板块有望持续回暖-23073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和证券-策略周报:市场信心筑底,房地产相关板块有望持续回暖-230731(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万和证券《策略周报:市场信心筑底,房地产相关板块有望持续回暖》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主要要点 上周主要指数均收涨,申万一级行业涨多跌少。盘面上,上证指数上涨3.42%;深成指上涨2.68%;创业板指上涨2.61%;沪深300上涨4.47%;中证1000上涨1.00%;大湾区指数上涨4.69%;湾区专精特新指数下跌1.43%;行业方面非银金融(11.44%)、房地产(9.78%)、钢铁(7.27%)涨幅居前,传媒(-3.08%)、电子(-0.88%)、通信(-0.68%)表现不佳。 北上资金呈大幅净流入状态,两市交易量能回升。上周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为8,254.94亿元,环比上期7,557.38亿元回升9.23%;两市日均成交量742.92亿股,环比上期595.41亿股回升24.77%。上周大湾区(除港澳)A股上市公司日均成交额为1335.24亿元,环比上期1198.57亿元回升11.40%;日均成交量97.11亿股,环比上期82.36亿股回升17.91%。A股风险溢价率(周五)上周有所下降,市场风险偏好上升。以人民币计陆股通北向合计净流入345.06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201.64亿,深股通净流入143.42亿。 7月21日的国常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此次城中村改造不同于棚改货币化,棚改货币化开启的是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浪潮,而城中村改造中较大比例为城市更新,面积和区域限制严格,增量政策力度相较偏小。2014年提出以不低于50%的比例确定本地区棚改货币化安置目标,且要进一步提高棚改货币化的安置比例,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的提高迅速刺激购房需求,去库存化加速,政策力度大。本轮城中村改造在2020年首次提出,2021年明确将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提升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等存量片区功能,推进老旧楼宇改造,完成对2000年底前建成的21.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住建部随之进一步明确了三个“严格”,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严格控制大规模增建,严格控制大规模搬迁,原则上城市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不应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提倡分类审慎处置既有建筑,推行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增量空间较棚改货币化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政策提振市场信心,地产相关板块有望持续回暖。7月21日国常会审议通过城中村改造,7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积极推进改造项目,提振市场的政策信号明确,地产相关板块明显回暖,上周房地产、建筑材料以及建筑装饰分别上涨9.78%、6.73%、3.90%。从估值近十年分位数来看,上周五房地产、建筑材料和建筑装饰分别处9.82%、2.65%、16.83%分位,其二级子板块也均处历史较低位置。城中村改造有望再度打开建筑材料以及建筑装饰的市场空间,在地产端因政策出现明显反转的节点下,其相关行业有望持续回暖,推荐关注:与城中村改造相关的房地产、建筑材料以及建筑装饰板块;受益于地产恢复的银行板块;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提到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市场信心或筑底,可持续关注相关的非银金融板块。 风险提示:地缘局势动荡超预期、经济衰退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