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期货-一周集萃-股指:低位布局静待4月验证期-230326

文本预览:
行情回顾: 经过两周连续回调之后,A股市场企稳回升,在TMT领涨驱动下,成长风格上涨动能明显更强;主要原因在于:1)美联储加息25BP符合市场预期,FOMC声明暗示本轮加息接近尾声;2)近期A股交易多为偏主题行情,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出现持续爆款,概念持续发酵 期指方面,IH、IF近月合约均维持升水,且升水幅度有所走强;IC、IM全部合约转为贴水状态,当季合约贴水幅度较此前一周小幅收敛。IH、IF、IC和IM当季合约年化基差率本周平均为0.6%、0.0%、-2.8和-3.3%。500、1000相对于50、300指数本轮反弹力度更强 逻辑观点: TMT板块近期在高交易热度的状态下已持续一段时间,快速上涨后短期性价比降低,叠加4月经济及业绩验证期的到来,数字经济方向难免有波动,但中期数字经济主题行情仍有一定演绎空间且多数机构投资者在2月开启的这轮TMT行情中得到的红利可能并不多,暂不至于出现此前类似于白酒、新能源交易过热导致的抱团行情的瓦解。基于周期性因素,2023年计算机等行业本身处于基本面困境反转状态,低基数下的高增是大概率,关注4月验证期复苏发酵线索及更多可线性外推的景气方向,市场结构演绎或更加均衡 美联储3月FOMC如期加息25bp,但或为“强弩之末”,中长期金融风险及衰退压力或制约联储货币政策紧缩空间,通胀的影响权重开始变弱。考虑到当前美国核心通胀仍有压力且基本面仍展现出较强韧性,3月美国服务业大幅上升也提示了通胀有再次上行的风险,不排除5月继续加息25BP可能,且年内降息概率不大 自去年以来,大幅加息所积累的风险或尚未完全暴露,美国银行业流动性危机能否避免转向信用危机仍需持续关注;3月19日,瑞银接管瑞信后,股权人损失62%,但AT1债权人被清零,提醒市场金融风险的传播是迅速、且非线性的;3月25日,德意志银行信用违约掉期(CDS)快速上行至204个基点,欧美银行板块继续承压,市场对银行业担忧情绪上升。从另一角度而言,欧美央行在遏制通胀的使命与防范金融危机风险二者权衡焦灼,国内资产一定程度发挥“避风港”作用 行情展望: 近期海外银行风险事件持续发酵,加强市场恐慌预期,或制约海外紧缩空间,目前看对A股影响间接且有限,反而一定程度上是海外资金“避风港”选项;短期TMT等板块筹码拥挤度接近历史高点,难免有所波动,但暂不会铸成大风险,随着4月验证期的到来,市场将集中寻觅经济复苏线索及更多可线性外推的景气方向,市场结构演绎或更加均衡。若“国内弱复苏+海外渐衰退(弱美元)”组合成立,顺周期成长或更优、地产链价值风格仍有空间,在主题投资方向暂过热期间,可考虑低位布局 操作建议:逐步左侧布局,低多IH 风险提示:海外银行风险继续发酵,海外超预期衰退,地缘政治风险
展开>>
收起<<
《广州期货-一周集萃-股指:低位布局静待4月验证期-230326(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期货-一周集萃-股指:低位布局静待4月验证期-230326(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广州期货《一周集萃-股指:低位布局静待4月验证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行情回顾: 经过两周连续回调之后,A股市场企稳回升,在TMT领涨驱动下,成长风格上涨动能明显更强;主要原因在于:1)美联储加息25BP符合市场预期,FOMC声明暗示本轮加息接近尾声;2)近期A股交易多为偏主题行情,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出现持续爆款,概念持续发酵 期指方面,IH、IF近月合约均维持升水,且升水幅度有所走强;IC、IM全部合约转为贴水状态,当季合约贴水幅度较此前一周小幅收敛。IH、IF、IC和IM当季合约年化基差率本周平均为0.6%、0.0%、-2.8和-3.3%。500、1000相对于50、300指数本轮反弹力度更强 逻辑观点: TMT板块近期在高交易热度的状态下已持续一段时间,快速上涨后短期性价比降低,叠加4月经济及业绩验证期的到来,数字经济方向难免有波动,但中期数字经济主题行情仍有一定演绎空间且多数机构投资者在2月开启的这轮TMT行情中得到的红利可能并不多,暂不至于出现此前类似于白酒、新能源交易过热导致的抱团行情的瓦解。基于周期性因素,2023年计算机等行业本身处于基本面困境反转状态,低基数下的高增是大概率,关注4月验证期复苏发酵线索及更多可线性外推的景气方向,市场结构演绎或更加均衡 美联储3月FOMC如期加息25bp,但或为“强弩之末”,中长期金融风险及衰退压力或制约联储货币政策紧缩空间,通胀的影响权重开始变弱。考虑到当前美国核心通胀仍有压力且基本面仍展现出较强韧性,3月美国服务业大幅上升也提示了通胀有再次上行的风险,不排除5月继续加息25BP可能,且年内降息概率不大 自去年以来,大幅加息所积累的风险或尚未完全暴露,美国银行业流动性危机能否避免转向信用危机仍需持续关注;3月19日,瑞银接管瑞信后,股权人损失62%,但AT1债权人被清零,提醒市场金融风险的传播是迅速、且非线性的;3月25日,德意志银行信用违约掉期(CDS)快速上行至204个基点,欧美银行板块继续承压,市场对银行业担忧情绪上升。从另一角度而言,欧美央行在遏制通胀的使命与防范金融危机风险二者权衡焦灼,国内资产一定程度发挥“避风港”作用 行情展望: 近期海外银行风险事件持续发酵,加强市场恐慌预期,或制约海外紧缩空间,目前看对A股影响间接且有限,反而一定程度上是海外资金“避风港”选项;短期TMT等板块筹码拥挤度接近历史高点,难免有所波动,但暂不会铸成大风险,随着4月验证期的到来,市场将集中寻觅经济复苏线索及更多可线性外推的景气方向,市场结构演绎或更加均衡。若“国内弱复苏+海外渐衰退(弱美元)”组合成立,顺周期成长或更优、地产链价值风格仍有空间,在主题投资方向暂过热期间,可考虑低位布局 操作建议:逐步左侧布局,低多IH 风险提示:海外银行风险继续发酵,海外超预期衰退,地缘政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