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财证券-香港ESG投资发展点评:关注投资者关系,ESG因子投资或迎机遇-230209

文本预览:
事件 2月7日,香港投资者关系协会宣布2023年第九届香港投资者关系大奖开始接受公众提名。本届评审标准将会重视企业的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体系建设。协会强调,进入后疫情时代,上市企业需思考如何加强与利益相关者沟通。相较以往,行业更专注ESG,科技驱动企业的模式更为明显,企业的ESG投入会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到投资者关系的建设。香港企业的ESG建设仍停留在初步阶段,正在加大力度鼓励香港企业更多关注ESG建设,吸引更多投资者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本届香港投资者关系大奖旨在褒奖在投资者关系及公司治理方面表现出众的香港上市公司。 点评 香港金融行业ESG成熟度高,或为国内金融可持续发展探索路径。早在2012年,港交所首次发布的《ESG指引》中将ESG列为企业建议披露信息;2014年香港修订《公司条例》,将ESG升级为香港上市公司必要披露信息,2016年,香港证监会发布《负责任的拥有权原则》,鼓励投资者对利益相关者作出披露;2022年港交所要求ESG报告发布时间与年报发布时间同步。参考香港地区的ESG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一是香港ESG政策法规体系逐渐成熟,已与现有法律体系形成补充;二是“政金企学研”多主体协同发力,促进可持续金融发展;三是侧重环境与公司治理,聚焦董事会责任和气候变化;四是信息披露强制性逐步增强;五是范围逐渐从上公司业扩展向全部企业。上述特征结合了香港本地情况与国际发展实践,或可为国内金融行业ESG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建设方向。由此推测,未来国内金融行业也将在利益相关者管理与ESG信息披露方面重点发力。 从股东至上向利益相关者管理转变,S因子与G因子主题产品或迎发展机遇。传统企业治理认为企业的经营目标在于为股东创造价值,但在当代企业经营环境中,由“股东至上”导致的企业经营失败使其受到越来越多质疑,从而大大降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此,从股东到社会的企业价值创造视角变化使得股东之外的“利益相关者”跃入舞台,逐步促使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出现。随着CSR的内涵不断延伸,逐步发展建立起涉及利润、利益相关者及环境的"三重底线理论",也就是当今ESG理念的雏形。由ESG的发展脉络可见,利益相关者管理是取代“股东至上”行为,实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嵌入ESG理念基因的核心原则。未来金融行业在实践ESG理念过程中,或将着力增强利益相关者管理,由此带来聚焦S与G因子的主题投资产品或迎更大发展空间。 风险提示:国内绿色金融政策变化风险,国内ESG发展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川财证券-香港ESG投资发展点评:关注投资者关系,ESG因子投资或迎机遇-230209(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财证券-香港ESG投资发展点评:关注投资者关系,ESG因子投资或迎机遇-230209(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川财证券《香港ESG投资发展点评:关注投资者关系,ESG因子投资或迎机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事件 2月7日,香港投资者关系协会宣布2023年第九届香港投资者关系大奖开始接受公众提名。本届评审标准将会重视企业的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体系建设。协会强调,进入后疫情时代,上市企业需思考如何加强与利益相关者沟通。相较以往,行业更专注ESG,科技驱动企业的模式更为明显,企业的ESG投入会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到投资者关系的建设。香港企业的ESG建设仍停留在初步阶段,正在加大力度鼓励香港企业更多关注ESG建设,吸引更多投资者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本届香港投资者关系大奖旨在褒奖在投资者关系及公司治理方面表现出众的香港上市公司。 点评 香港金融行业ESG成熟度高,或为国内金融可持续发展探索路径。早在2012年,港交所首次发布的《ESG指引》中将ESG列为企业建议披露信息;2014年香港修订《公司条例》,将ESG升级为香港上市公司必要披露信息,2016年,香港证监会发布《负责任的拥有权原则》,鼓励投资者对利益相关者作出披露;2022年港交所要求ESG报告发布时间与年报发布时间同步。参考香港地区的ESG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一是香港ESG政策法规体系逐渐成熟,已与现有法律体系形成补充;二是“政金企学研”多主体协同发力,促进可持续金融发展;三是侧重环境与公司治理,聚焦董事会责任和气候变化;四是信息披露强制性逐步增强;五是范围逐渐从上公司业扩展向全部企业。上述特征结合了香港本地情况与国际发展实践,或可为国内金融行业ESG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建设方向。由此推测,未来国内金融行业也将在利益相关者管理与ESG信息披露方面重点发力。 从股东至上向利益相关者管理转变,S因子与G因子主题产品或迎发展机遇。传统企业治理认为企业的经营目标在于为股东创造价值,但在当代企业经营环境中,由“股东至上”导致的企业经营失败使其受到越来越多质疑,从而大大降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此,从股东到社会的企业价值创造视角变化使得股东之外的“利益相关者”跃入舞台,逐步促使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出现。随着CSR的内涵不断延伸,逐步发展建立起涉及利润、利益相关者及环境的"三重底线理论",也就是当今ESG理念的雏形。由ESG的发展脉络可见,利益相关者管理是取代“股东至上”行为,实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嵌入ESG理念基因的核心原则。未来金融行业在实践ESG理念过程中,或将着力增强利益相关者管理,由此带来聚焦S与G因子的主题投资产品或迎更大发展空间。 风险提示:国内绿色金融政策变化风险,国内ESG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