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财证券-电子行业深度:周期将触底,把握成长与国产替代主线-230111

文本预览:
核心要点: 电子行业估值处于10年历史底部,看好国产替代与新兴需求 受到消费电子终端出货量下修、疫情、俄乌战争、高通胀的影响,申万一级电子指数年初以来累计下跌36.54%,跑输沪深30014.90pcts,跌幅为申万一级行业之最。截至12月30日,申万电子行业市盈率(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8.9倍,处于10年历史底部位置,各细分行业估值均处于底部位置。传统消费电子终端在经过多年发展后,已经进入存量或低速发展时代,VR、汽车电子成为新的增长动力。2022年以来,随着国际局势更加复杂,国产替代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产业链进一步成熟,多款VR新品推动行业增长 2022年,VR在光学方案、芯片、交互方案领域均实现了升级,内容数量、优质内容快速增加,内容产业更加成熟,内容与VR终端之间有望形成正反馈,促进行业快速发展。国内五部门在11月推出重磅政策,加之字节跳动在VR领域发力,推出了广受好评的PICO4,国内VR产业有望蓬勃发展。PSVR2和Meta的下一款消费级VR头显都将在今年发布,有望推动VR行业继续快速增长。 离型膜国产替代空间大MLCC有望触底回升 MLCC被称为“工业大米”,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军工等领域,MLCC离型膜作为MLCC制造中的必备耗材,技术门槛高,国产化率低,具备较强的国产替代必要性和广阔的国产替代空间。消费电子大厂有望在今年三季度完成库存去化,MLCC景气度也将随之回升。全球龙头厂商的车用MLCC产能的扩产将推动MLCC离型膜的需求景气度抬升。 HUD行业快速增长,国内厂商具多重优势 未来三年内,ADAS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国内L1-L2级ADAS渗透率有望从2021年的46.3%提升至2025年的75%,全球L1-L2级ADAS渗透率有望从2021年的45%提升至至2025年的58%。汽车智能化、车企积极配装、成本降低三重驱动力将推动HUD渗透率增加。国内供应商经过多年发展,技术水平逐步提升,同时凭借成本优势、定制化及快速响应等服务优势获得客户及订单,当前市场格局良好。在AR-HUD领域,国内外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国内企业有望实现赶超。 投资建议 我们建议关注VR头显产业链相关公司、HUD制造环节相关公司,给予电子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VR需求不及预期;HUD销量不及预期;HUD行业竞争加剧。
展开>>
收起<<
《湘财证券-电子行业深度:周期将触底,把握成长与国产替代主线-230111(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财证券-电子行业深度:周期将触底,把握成长与国产替代主线-230111(24页).pdf(2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湘财证券《电子行业深度:周期将触底,把握成长与国产替代主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核心要点: 电子行业估值处于10年历史底部,看好国产替代与新兴需求 受到消费电子终端出货量下修、疫情、俄乌战争、高通胀的影响,申万一级电子指数年初以来累计下跌36.54%,跑输沪深30014.90pcts,跌幅为申万一级行业之最。截至12月30日,申万电子行业市盈率(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8.9倍,处于10年历史底部位置,各细分行业估值均处于底部位置。传统消费电子终端在经过多年发展后,已经进入存量或低速发展时代,VR、汽车电子成为新的增长动力。2022年以来,随着国际局势更加复杂,国产替代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产业链进一步成熟,多款VR新品推动行业增长 2022年,VR在光学方案、芯片、交互方案领域均实现了升级,内容数量、优质内容快速增加,内容产业更加成熟,内容与VR终端之间有望形成正反馈,促进行业快速发展。国内五部门在11月推出重磅政策,加之字节跳动在VR领域发力,推出了广受好评的PICO4,国内VR产业有望蓬勃发展。PSVR2和Meta的下一款消费级VR头显都将在今年发布,有望推动VR行业继续快速增长。 离型膜国产替代空间大MLCC有望触底回升 MLCC被称为“工业大米”,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军工等领域,MLCC离型膜作为MLCC制造中的必备耗材,技术门槛高,国产化率低,具备较强的国产替代必要性和广阔的国产替代空间。消费电子大厂有望在今年三季度完成库存去化,MLCC景气度也将随之回升。全球龙头厂商的车用MLCC产能的扩产将推动MLCC离型膜的需求景气度抬升。 HUD行业快速增长,国内厂商具多重优势 未来三年内,ADAS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国内L1-L2级ADAS渗透率有望从2021年的46.3%提升至2025年的75%,全球L1-L2级ADAS渗透率有望从2021年的45%提升至至2025年的58%。汽车智能化、车企积极配装、成本降低三重驱动力将推动HUD渗透率增加。国内供应商经过多年发展,技术水平逐步提升,同时凭借成本优势、定制化及快速响应等服务优势获得客户及订单,当前市场格局良好。在AR-HUD领域,国内外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国内企业有望实现赶超。 投资建议 我们建议关注VR头显产业链相关公司、HUD制造环节相关公司,给予电子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VR需求不及预期;HUD销量不及预期;HUD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