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信证券-联交所“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点评:消费和虚拟经济优先,具体规则有待优化-221021

上传日期:2022-10-21 20:04:22 / 研报作者:王学恒2021年海外最佳分析师入围奖
张熙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国信证券-联交所“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点评:消费和虚拟经济优先,具体规则有待优化-221021.pdf
大小:1.2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信证券-联交所“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点评:消费和虚拟经济优先,具体规则有待优化-221021

国信证券-联交所“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点评:消费和虚拟经济优先,具体规则有待优化-221021
文本预览:

《国信证券-联交所“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点评:消费和虚拟经济优先,具体规则有待优化-221021(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联交所“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点评:消费和虚拟经济优先,具体规则有待优化-221021(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联交所“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点评:消费和虚拟经济优先,具体规则有待优化》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事件简述   2022年10月19日, 港交所下属联交所发布 《有关特专科技公司新上市规则的咨询文件》,拟对“特专科技”公司开放新的上市通道,鼓励处于初创期的“特专科技”公司在联交所上市融资。咨询期为期两个月。   要点一:既2018上市新规以来,进一步延申至“特专科技”公司   2018年, 联交所对上市规则进行了一次重大修改, 主要是接纳了发展初期的医药公司和不同投票权的发行人,并且优化了在联交所第二上市的海外发行人的上市通道。2018年的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目前,依据2018年上市新规上市的企业在港股市场市值和成交额的占比均超20%。在本次潜在修改中, 联交所拟进一步接纳营收尚不稳定, 甚至仍不创收 (未商业化) 的 “特专科技”公司。   要点二:“特专科技”公司在港上市重点关注软件和消费领域   在咨询文件中,“特专科技”领域一方面包括了港股的长项,软件和消费板块相关公司; 另一方面也力求增加A 股重视的高端制造业企业, 以补足短板。“特专科技”主要涵盖5 个领域:1)新一代信息技术;2)先进硬件;3)先进材料;4)新能源及节能环保;5)新食品及农业技术。根据我们的判断,三类领域有望在利用“特专科技”上市规则上快人一步:   1)港股的传统强势领域,软件和消费,包括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新食品技术等;   2)监管体系较完善的行业,主要是自动驾驶和新食品/农业技术领域;   3)A 股科创板目前没有重点覆盖的领域,包括元宇宙、新食品/农业技术。综上,我们认为最值得关注的领域有:自动驾驶、元宇宙、新食品/农业技术等。   要点三:咨询稿上市市值门槛较高,后续或有优化空间   对于“特专科技”公司,联交所设立了两套上市标准,主要的门槛在于市值:   1)对于营收小于2.5亿港元的公司(未商业化的公司),联交所拟要求150亿港元以上的市值。参照美股,我们认为150亿港元的市值对于未商业化的公司来说要求较高, 仅有约5%的企业能够达到这个门槛。 考虑港股的估值通常较美股更低,且在货币/经济收缩的环境下下行幅度较大,我们认为未来或将仅有少数的公司在较热的市场环境下,能通过这套标准成功上市。   2)对于营收大于2.5亿港元的公司(已商业化的公司),联交所拟要求80亿港元以上的市值。据我们观察,在美股市场处于高位时,超过20%营收介于2.5-5亿港元(约合3200-6400万美元)公司能达到这个标准,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符合要求的公司数量明显减少。   综上,我们认为,如果要显著扩大对“特专科技”公司的包容性,联交所的相关市值要求尚有调整空间。   风险提示:咨询文件后期变化的风险;市场和经济因素对初创公司估值的压制;全球其他资本市场政策变化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