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企业行为研究系列:股权激励的资本市场要义-220826.pdf
大小:84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企业行为研究系列:股权激励的资本市场要义-220826

中信证券-企业行为研究系列:股权激励的资本市场要义-220826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企业行为研究系列:股权激励的资本市场要义-220826(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企业行为研究系列:股权激励的资本市场要义-220826(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随着相关制度日趋完善,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已步入规范化、常态化的阶段。本文聚焦对激励机制及激励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从而为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提供参考。从激励机制看,景气趋势是股价强弱的重要影响因素,经营者在提升企业业绩时也能够提升自身获益空间,形成正反馈机制;从激励效果看,成长空间是影响激励效果的外生因素,激励股本数量、高管与员工间的分配、实施时点等因素对方案实施效果均存在影响。
  ▍股权激励:步入规范化、常态化阶段。(1)规章制度趋于完善。随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2016)的出台,股权激励相关规章制度已趋于完善,同时也赋予了企业更为灵活的方案决策空间,自此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积极性显著提升。(2)2010年以来超过4成上市公司实施过股权激励,2021年以来获激励员工数超30万人。2010年以来,累计有超2000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过股权激励,仅2021年就有逾700家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创历年新高,今年以来热度依然不减,实施公司数量超400家。(3)科创企业、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实施意愿明显提升。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兼具“折扣”与“期权”特征,自推出以来备受科创企业青睐,今年以来,科创板、创业板企业股权激励实施数量占比合计达55%,首次超过主板;此外,在深化国企改革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央企国企在关注、使用股权激励工具,以提升经营效率。(4)股权激励逐步成为常态化公司治理手段。2010年以来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中,约4成推出过2轮及以上的股权激励预案。
  ▍股权激励效果:股东与经营者共赢。(1)经营者:激励力度可观,在保有人才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以实施后三年均价估算激励对象的获益空间,2010年以来高管/员工潜在获益金额的中位数约132万/34万元,平均数约427万/87万元。股权激励实施后,企业员工数量的平均增幅高于其他A股上市公司。(2)股东:企业发展战略得以保障。超8成企业完成净利润考核目标,且实施当年、实施次年的净利润/营收增速相较实施前有所提升。(3)二级市场:将股东与经营者利益绑定。景气趋势是股价强弱的重要影响因素,经营者在提升公司业绩时也能提升自身获益空间,形成正反馈效应。2010年以来激励预案公告后的6个月内,股票收益、相对中证1000指数超额收益的均值分别为12.1%、8.8%,也是二级市场对实施股权激励后景气向上预期的定价。
  ▍成长空间是激励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1)上市初期的中小市值、成长行业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意愿较强,激励效果也相对较好。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中,约90%的企业市值为300亿元以下,65.3%的企业在上市未满5年时首次推出激励计划,且多分布于成长型行业。(2)成长空间是影响股权激励实施意愿与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成长期企业,经营者更容易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公司业绩,进而提升获益空间,正反馈效应得到强化。(3)基于企业成长空间博弈激励效果,构建股权激励事件精选策略。2017年至2022年8月12日,策略相对中证1000指数的年化超额收益为32.8%。
  ▍要素设定对激励效果的影响分析。(1)定量:激励效果与激励力度正相关。实务操作时,需要平衡短期激励效果与中长期发展战略,并为后续激励留存空间,约半数方案的单次激励股本比例在1%至3%之间。(2)定人:寻找高管积极性与员工积极性的平衡点。高管激励比例适中(10%-30%)时激励效果更优,激励过度向员工倾斜的负面影响高于向高管倾斜。(3)定价:业绩阶段不及预期、股价相对低位时推出激励计划,能够在财务成本压力不大的情况下提升激励对象的获益空间。(4)绩效考核目标&有效期:契合中长期发展战略。“跳一跳能够到”的绩效目标可以在不影响经营者积极性的情况下,保障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以实现略高于中枢的增长水平。从有效期看,超8成方案的激励周期设定为4年至5年,大多重视企业中长期可持续发展。
  ▍结论:(1)《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2016)出台标志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进入规范化阶段,上市公司实施意愿自此显著提升,科创企业、国有企业是近年股权激励实施主体的重要增量。(2)激励机制方面,景气趋势是股价强弱的重要影响因素,经营者在提升企业业绩时也能够提升自身获益空间,形成正反馈机制。(3)成长空间是激励效果的外生影响因素,对于成长期企业,经营者更容易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公司业绩,进而提升获益空间,正反馈效应得到强化。(4)方案要素设定方面,激励股本数量、高管与员工间的分配、实施时点等因素对方案实施效果均存在影响。
  ▍风险因素:政策大幅变动风险;模型失效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