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A股衍生品市场重大事项点评:衍生品再扩容,中证1000期指与期权上市可期-220623.pdf
大小:50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A股衍生品市场重大事项点评:衍生品再扩容,中证1000期指与期权上市可期-220623

中信证券-A股衍生品市场重大事项点评:衍生品再扩容,中证1000期指与期权上市可期-220623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A股衍生品市场重大事项点评:衍生品再扩容,中证1000期指与期权上市可期-220623(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A股衍生品市场重大事项点评:衍生品再扩容,中证1000期指与期权上市可期-220623(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2年6月22日,中金所针对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相关规则向社会征求意见,如顺利推出将填补A股小盘股指数衍生工具的空白。

本次征求意见的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的交易细则分别与中证500期货和沪深300股指期权基本一致。

中证1000指数反映小盘股价格表现,行业均衡、持股分散,跟踪中证1000指数的15只指数基金(含增强)2022Q1合计规模约83亿元,其中南方中证1000ETF是规模最大的被动产品。

若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推出,有助于投资者管理小盘股风险,有助于市场中性策略、套利策略等各类策略的实施,同时也促进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助力交易商产品创新和风险管理。

▍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上市可期。

2022年6月22日,中金所发布公告,对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合约及相关规则向社会征求意见。

目前A股已有的场内金融衍生品有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股指期货以及50ETF期权、沪市300ETF期权、深市300ETF期权、沪深300股指期权,如中证1000股指期货与股指期权顺利推出,将填补A股市场小盘股指数衍生工具的空白,将是A股衍生品市场继2019年底推出沪深300系列期权之后的又一里程碑式创新。

▍中证1000股指期货及股指期权合约细则(征求意见稿)解读。

总体上本次征求意见的中证1000股指期货合约及交易细则与现行中证500股指期货保持一致,中证1000股指期权合约及交易细则与现行沪深300股指期权保持一致。

中证1000股指期货的合约乘数为每点200元,当前一手合约面值约130万元,合约月份覆盖4个月。

中证1000股指期权合约乘数为每点100元,一手合约面值约65万元,合约月份覆盖6个月。

▍中证1000指数反映小盘股价格总体表现,行业均衡、持股分散。

1)中证1000指数由全部A股中剔除中证800指数成份股后,规模偏小且流动性较好的1000只股票组成,与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等指数形成互补,综合反映中国A股市场中一批小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总体表现。

2)中证1000指数的行业分布均衡,前三大权重行业为基础化工、医药、电子;中证1000指数的持股分散,成份股集中度较低。

3)跟踪中证1000指数的15只指数基金2022Q1合计规模达到83亿元,其中南方中证1000ETF是规模最大的被动产品。

▍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推出的市场影响和意义。

1)有助于小盘股风险管理。

目前境内市场上市的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相关股指期货与期权可用于管理大盘股、中盘股风险,在大小盘风格轮动的加剧背景下,中证1000股指期货与股指期权的推出有助于管理小盘股风险。

期权方面,目前仅有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及ETF相关期权,挂钩中小盘指数和ETF的期权标的对当前A股市场而言更为稀缺。

2)助力量化策略的实施,如市场中性策略、套利策略等。

中证1000指数持股分散、行业均衡、截面波动大,构建指数增强策略具有更高的超额收益空间,股指期货可将其转化为绝对收益。

投资者可使用中证1000衍生品与已有衍生品构建套利策略,例如期权品种之间的波动率套利策略等,同时中证1000股指期货、中证1000股指期权、中证1000ETF也可带来同品种的套利机会。

3)促进场外衍生品发展,助力交易商产品创新和风险管理。

新增衍生品提供了高效对冲场外衍生品Delta和波动率风险敞口的工具,有助于券商发行挂钩中证1000指数的场外衍生品,同时也丰富了市场参与主体进行风险管理的手段。

以雪球产品为例,预计挂钩中证1000指数的雪球产品报价和收益结构将更具吸引力。

▍风险因素:1)政策推进不及预期;2)征求意见稿与最终定稿规则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