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上能转债投资价值分析-220618

《中银国际-上能转债投资价值分析-220618(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国际-上能转债投资价值分析-220618(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上能转债于6月14日进行网上申购:总发行规模为4.20亿元,股权稀释比例为3.65%。 上能转债存续期为6年,联合评级A+/A+,下修条款为15/30,85%。 按照6月13日中债6年A+级企业债到期收益率8.7818%计算,债底价值为77.93元。 按照6月13日上能股份的收盘价46.53元/股计算,初始平价为128.15元,平价溢价率为-21.96%。 上市价格预计在150元左右:估计上能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在15%到20%之间。 通过相对价值法得到的结果132.63元到169.15元之间,我们认为其上市价格在150元左右。 本次募集金4.2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2.50亿元用于年产5GW储能变流器及储能系统集成建设项目,0.50亿元用于研发中心扩建项目,剩余1.2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如本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少于拟募集资金投入金额,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 公司深耕光伏和储能两大市场,营收平稳增长。 公司涉足光伏和储能两大市场,主要产品为光伏逆变器和储能双向变流器及系统集成产品,应用于光伏发电行业和电化学储能行业。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装机比例的快速提升,光伏发电行业和电化学储能行业持续向好。 公司营业收入自2017年6.84亿元增长至2021年10.92亿元,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80%;公司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下降23.94%。 2021年受上游硅料价格上涨影响,部分光伏项目延期,以及大宗商品和电子元器件等原料价格上涨,公司利润有所下降。 光伏发电行业和电化学储能行业稳步增长,市场空间广阔。 “十四五”碳达峰要求推动集中式地面电站驱动光伏逆变器发展,光伏逆变器的技术迭代升级带动成本降低,光伏发电行业竞争力上升。 我国电力市场储能成本分担与传导机制日趋完善,电化学储能行业具备较大发展空间。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20.69%,预计2022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增长至70.21GW。 根据CNESA的数据估计中国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66.40%,预计2022年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规模为2.93GWh。 凭借公司海内外的广泛布局和稳定客户网络,以及行业市场进一步发展,公司作为光伏发电和电化学储能领域的领先企业,有望受益于行业增长。 完善产业链布局,基于电化学储能的电网智能协同成行业长期发展趋势。 电化学储能的灵活性可以满足电网源-网-荷-储多方资源智能协同互动的要求,解决风电、光伏不稳定性的问题。 本次募集资金用于产能扩张和升级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解放储能生产线生产力,并投入氢电化学储能建设以优化产品结构,辅以长期稳定下游资源,可降低单一下游应用领域行业波动的业绩风险,保证业绩稳定增长。 项目责任制推进研发,创新过程贯穿产品生命周期。 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强研发投入,2021年研发投入达0.93亿元,同比增长22.37%,占同期营业收入8.50%,研发人员占比为27.93%。 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队伍,团队专业结构齐全,同时签约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拥有外部合作专家23名,拥有较强研发能力。 投资建议:公司基本面较好,上市后若价格合理,投资者可积极关注。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政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