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指数研究与指数化投资系列:指数基金分类标签体系暨投资图谱第四版-220606.pdf
大小:76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指数研究与指数化投资系列:指数基金分类标签体系暨投资图谱第四版-220606

中信证券-指数研究与指数化投资系列:指数基金分类标签体系暨投资图谱第四版-220606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指数研究与指数化投资系列:指数基金分类标签体系暨投资图谱第四版-220606(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指数研究与指数化投资系列:指数基金分类标签体系暨投资图谱第四版-220606(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境内指数基金数量规模持续增长、创新产品频出、细分赛道百花齐放,此背景下建立指数基金分类标签体系有助于对产品进行精准定位。

报告从指数维度和产品维度构建多元标签体系,同时补充特色标签满足特定研究需求。

指数维度聚焦市场类别、资产类别、细分beta和交易所板块,从资产类别到细分beta层层递进。

产品维度共10个标签,以二元取值标签为主,用于区分产品形式。

报告从规模、流动性、跟踪误差、信息比率和费率等五个维度对指数基金工具属性进行评价,并依据分类标签体系整理发布指数基金投资图谱,供工具使用者参考。

▍指数基金分类标签体系:从指数维度与产品维度构建多元标签体系。

在指数基金市场“规模数量持续增长”、“创新产品频出”、“细分赛道百花齐放”的背景之下,回归指数基金的beta工具属性,建立指数基金的分类标签体系有助于对产品进行精准定位。

本标签体系共设置7个指数维度标签和10个产品维度标签,同时补充特色标签服务于特定研究需求。

▍指数维度标签:聚焦市场类别、资产类别、细分beta和交易所板块。

1)市场类别:反映指数成份证券的交易场所,分为境内、香港、沪港深、海外、全球市场。

2)资产类别:反映指数成份所属的资产类别,分为股票、债券、商品、货币、资产配置、另类、REITs。

3)资产类别细分:对资产类别进一步细化,股票类指数被分为宽基、行业&主题、策略、风格。

4)细分beta一级:进一步刻画股票类指数,宽基类分为大盘、中小盘、全市场,行业&主题类分为七大产业、跨产业、ESG和其他,策略分为红利、低波和质量等;5)细分beta二级:对行业&主题类指数进一步刻画,例如金融被细分为银行、非银、证券、保险等。

6)交易所板块:针对创业板与科创板指数设计。

7)指数发布机构:记录对指数进行编制和维护的机构。

▍产品维度标签:二元取值标签为主,主要用于区分产品形式。

采用多个二元取值的标签可避免不同产品形式之间存在冲突,具体标签包括:1)是否QDII、是否ETF、是否ETF联接、是否LOF、是否封闭式基金等标签由基金合同直接确定。

2)是否主动管理:用于区分被动型与增强型指数基金。

3)是否互联互通基金:待ETF纳入互联互通正式生效后该标签将正式启用。

▍指数基金分类标签应用。

不同标签灵活组合可筛选特定类别的产品,根据细分beta标签可对比同一板块下产品的差异。

(1)应用示例一:限定“市场类别”与“资产类别”标签可筛选出能投资港股的指数基金,2021年初以来沪港深股票型指数基金的发行数量迎来高峰,2022Q1末数量达到163只、规模达到1072亿元;根据细分beta标签及产品维度标签,沪港深股票指数基金主要以ETF形式为主,行业&主题型占比较大且主要以科技类为主。

(2)应用示例二:根据“细分beta二级”标签可筛选新能源相关指数基金,截至2022Q1新能源指数基金数量达44只、规模合计585亿元,共涉及9只指数,其中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的产品数量(12只)和规模(245亿元)均为最高;对比各只新能源指数在中信证券二级和三级行业上的差异,可选择相对看好的指数进行投资,最终产品选择考虑工具属性。

(3)常见的筛选目标:针对有代表性的筛选目标给出标签参数设置,包括大盘宽基ETF、双创板基金、增强型ETF、赛道指数增强基金、宽基类ETF联接基金、ESG产品等。

▍指数基金工具功能评估。

投资指数基金时应遵循自上而下的框架,即依次从“板块整体投资机会”、“精选标的指数”、“评测指数基金工具属性”三个维度挑选合适的指数基金。

板块选择与标的指数评价较为主观,指数基金的工具属性评价相对客观。

从规模、流动性、跟踪误差、信息比率和费率等五个维度对现有指数基金的工具属性进行评价,汇总得到指数基金的综合得分,并在跟踪相同标的指数的基金中选取综合得分最高的5只。

工具得分最突出的主要为规模大、流动性好、跟踪误差小的ETF产品。

▍风险因素:工具属性评估存在模型失效风险,分类可能存在偏差。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