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银国际-经济触角:疫情冲击消退,中国5月PMI回升-220601

《光银国际-经济触角:疫情冲击消退,中国5月PMI回升-22060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银国际-经济触角:疫情冲击消退,中国5月PMI回升-220601(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因应疫情防控需要,中国多地在4月实施封锁措施,经济活动的正常运作被打乱。 不过,随着这些封锁措施陆续解除,5月的经济活动开始恢复常态,5月官方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分别从4月的47.4和41.9回升至49.6和47.8,双双高于市场预期的49和45.5。 官方PMI终止两连跌,反映制造业和服务业活动正在复苏。 总的来说,当局已经意识到中国经济目前所受到的冲击,各项经济指标面临的下行压力较2020年疫情初期更为严重。 中央近期出台33条稳定经济发展的措施,并对各级地方政府在政策落实和配套开展方面展开专项督查,确保各项措施快速发挥效能,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并降低失业率。 展望未来,疫情缓解是中国经济重拾发展动力的关键所在。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之时,当局迅速实施一篮子经济支援措施,支持企业发展的同时,刺激需求释放,应对疫情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冲击。 我们认为,消费和生产活动恢复正常运作,连同一系列逆周期政策措施发力,将提振经济增长势头,巩固供应链弹性,并在未来数月持续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大型企业保持平稳扩张,中小型企业持续收缩。 从企业规模上看,大型企业的制造业活动仍保持稳定增长,5月大型企业PMI从4月48.1增长到51,重回扩张区间。 但小型及中型企业PMI则继续处于荣枯线之下,分别报49.4和46.7,反映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活动仍在收缩。 不过,由于3月及4月封锁措施导致发货延迟,5月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出现反弹,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景气度有所改善。 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维持积极宽松的政策以支持制造业企业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环境持续好转,来自国内的新订单亦将逐步增加,进一步提振制造业的复苏势头。 生产指数及新订单指数回升,显示制造业活动正逐步复苏。 今年5月,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从4月的44.4和42.6回升至49.7和48.2,显示经济运行正逐步回归正轨。 随着5月各地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举措逐步推进,中央经济支援措施发挥效能,企业新订单开始不断增长,产能将进一步提升,内需亦将加速释放。 我们预计,随着政府推出的一系列刺激私人消费的政策出台,以及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总体需求将在未来数月持续攀升。 对外贸易活动继续处于收缩区间。 今年5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从4月的41.6和42.5大幅上升至46.2和45.1,但仍未回到扩张区间。 总的来说,经济大环境、新冠疫情、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因素持续,令市场担心经济增速放缓和通胀不断攀升,进而引发滞涨危机。 多重经济冲击会导致市场秩序出现错乱,供应链和企业运作遭到破坏,消费者支出大幅缩水。 展望未来,地缘政治风险升温和为防控新冠疫情而实施的封锁措施制约了各项生产要素的稳定流动,加剧了全球供需关系的不平衡,同时削弱海外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中国的对外贸易前景仍然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