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期货-专题报告:工业硅,工业硅冶炼原材料及成本构成剖析-220527

《广州期货-专题报告:工业硅,工业硅冶炼原材料及成本构成剖析-220527(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期货-专题报告:工业硅,工业硅冶炼原材料及成本构成剖析-220527(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工业硅又称金属硅,是由硅石和炭质还原剂在矿热炉内冶炼而生成的一种硅单质(含量98%以上)产品。 当前我国主产区有新疆、云南、四川、福建等地。 从原料端来看,我国硅石储量丰富,但整体质量不高,主要集中在新疆、云南、湖北、江西、广西等地。 其中,湖北、江西硅石质量较高,云南硅石供应充足但质量较普通,新疆硅石供给在品位上则较为复杂。 硅石的品质对于金属硅成品的质量影响较为关键。 常用的还原剂为木炭、石油焦、硅煤、木片等,通常在生产中要混合搭配使用,但全煤工艺未来或逐步成为主流。 此外电极也是消耗原料,生产中多使用石墨电极。 从成本构成看,每生产1吨工业硅大约需要消耗2.7-3吨硅石,2吨炭质还原剂,0.1-0.13吨电极。 同时,冶炼过程还需要消耗大约11000-13000度电能。 除上述原材料及耗电成本外,还包括一些其他费用,比如维护费用、折旧、人工成本等。 成本构成中,硅石、炭质还原剂、电极以及电力成本分别占比大约为10%、27%、8%以及36%,电力成本占比最高。 电力成本是决定金属硅冶炼成本高低的核心因素。 分区域来看,新疆产区主要使用煤电,具体又细分自备电、电网电,电价全年较稳定;其他产区,如云南、四川、福建以使用水电为主,电价随季节性调整明显(6-11月为丰水季)。 通过成本分析对比得出结论如下:(1)新疆地区工业硅生产成本最具优势。 新疆产区的自备电成本优势最大(2021年,自备电均价0.22元/度),而新疆电网用电成本和西南产区丰水期用电成本相差不大(2021年,均价0.33-0.34元/度);(2)云南与四川产区高度依赖水资源优势。 两地成本相差不大,丰水期两地电力成本有一定优势,开工率较高,进入枯水期后,电力成本显著上升,开工率明显下降。 此外,云南硅石供应比四川更充足,未来有望与四川拉开差距(合盛硅业云南扩张产能);(3)福建具有品质差异化竞争优势。 产区成本相对最高,主要以3303#和2202#等高品质的工业硅为主,具有一定差异化优势。 但考虑到高品质的硅石未来供应将减少,差异化优势将逐渐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