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债券日思录:政治局会议及近期债市隐忧的理解-220429

《平安证券-债券日思录:政治局会议及近期债市隐忧的理解-220429(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债券日思录:政治局会议及近期债市隐忧的理解-220429(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平安观点:事件: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我们分析如下:政治局会议对开年经济工作的评价偏中性,对风险的表述更加严峻。 会议认为我国经济运行实现了“平稳开局”,非良好或稳中向好,并强调了成绩得来实属不易。 经济面临的两大主要风险为新冠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经济发展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三稳”面临新的挑战。 全年经济目标仍要努力实现,全面清零仍要坚持。 开年以来,新冠疫情反扑、乌克兰危机爆发,海外货币政策加速收紧,市场对能否实现5.5%左右增速目标表达了集中的关切,本次会议予以正面回应。 此外,针对疫情反扑以后的管控方针,会议首次表明三个平衡管理原则,即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如何实现目标?依靠增量政策、提前发力和足量发力来实现。 既然稳增长的同时强调发展安全,意味着并不是放弃动态清零来实现经济修复,而是在政策托底方面下功夫。 会议首次提出了“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的政策提前量和冗余度”,意味着除了既有政策以外,新增的产业、财政和货币政策仍可期待,并指导了政策发力需提前、足量。 政策发力的抓手是什么?(1)从政策组合来看,财政在前,货币在后。 会议对财政政策的要求为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 对货币政策琢磨较少,仅为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表明了在海外货币加速收紧的窗口期,货币政策受到的掣肘增加。 (2)从行业来看,基建和地产的表述基调均有所转暖。 地产在维持“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下,进一步支持“因城施政”空间,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当前地产困境在于金融机构对地产缺乏信心,地产企业融资难以改善,主要政策以托底保运转为主,按揭利率下行等需求端政策刺激可能受制于担忧房企违约、房屋烂尾而有所遏制。 日前,央行连同AMC及银行开会商讨12家房企纾困问题,市场反馈平淡,主要担忧在于金融机构主动介入的意愿可能并不强,因城施政恐也难以解决这一痛点。 基建方面,要求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继4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定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以后,本次会议重提基建。 不过,自2018年以来财政支出及隐性债务管控机制规范化,项目支出配套融资需匹配一定的现金流回款条件,否则项目未来出险仍会牵连倒查。 这一痛点能否打通仍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