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城投大事记系列之十六:如何看待近期两次倾向性不同的隐债管控政策?-220424

《平安证券-城投大事记系列之十六:如何看待近期两次倾向性不同的隐债管控政策?-220424(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城投大事记系列之十六:如何看待近期两次倾向性不同的隐债管控政策?-220424(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摘要:背景:近期,央行发文提出“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紧接着中央深改委又提出“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从严查处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 什么是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根据2018年发布的国办发101号文和其后上交所等发布的配套政策,融资平台合理融资需求包含存量隐债滚续、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和合规新建公益性项目融资三个层次,本次央行政策则全部涉及。 其中金融机构对新建公益性项目进行融资的前提是在项目融资之前政府的出资责任就已经以列入财政预算或者注入经营性资产等合规的方式确定下来。 怎么看两次不同倾向性的政策表态?深改委提出“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从严查处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目的是为了避免未来市县政府获得更大财力后进行新一轮加杠杆,更代表长期政策态度,短期影响有限。 央行文件的整体基调是宽信用稳增长,提到“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并不违背深改委精神,只是会在合规的前提下对融资平台融资进行短期适度放松,符合我们之前的判断。 后续监管放松融资平台融资的力度如何?可能会如何放松?21年城投融资政策收紧程度有限,今年放松也会有限。 后续融资平台发债分类监管大概率还会延续,但具体执行细则可能放松。 最可能的细则放松是允许高债务地区城投发债偿还债券形式之外的隐性债务,但得确保债务偿还后新债继续录入隐债系统,其次就是可能允许低债务地区有隐债城投发债用于监管所划定的在建项目。 对于新建公益性项目,我们认为监管对合规性的要求不会放松,不得新增隐性债务仍是最基本的红线,不过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可以通过降低利息、降低融资附带条件、创新融资工具等方式来加大支持合规融资。 城投债投资应如何布局?长期看,中央会支持地方化债但不会为地方兜底,因此即使有上级转移支付等支持,缺乏产业支撑且积累了大量债务的区域出现债务风险的可能性仍较大,城投债的区域分化还会持续。 短期看,政策暖风下今年仍推荐城投债短久期下沉,但也更建议在中等发达省份挖掘。 风险提示:1)财政收入下降;2)货币政策收紧;3)监管政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