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资产配置专题系列之十六:养老理财收益平滑机制的参数设计与绩效分析-220325

《中信证券-资产配置专题系列之十六:养老理财收益平滑机制的参数设计与绩效分析-220325(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资产配置专题系列之十六:养老理财收益平滑机制的参数设计与绩效分析-220325(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养老理财产品具备长期性、稳健性、普惠性的特征,其中收益平滑机制是最具创新性的设计。 基于Monte-Carlo模拟的测试结果表明,当比较基准设定在长期均衡回报率附近、计提比例及最大计提规模适中、回补收益率在必要回报率附近时,收益平滑机制的效果更优。 收益平滑机制的效果会随着计提回补频率提升而增强,在震荡行情、上涨行情中的作用更为明显,低频收益平滑机制需要更全面的计提规则配合。 收益平滑机制叠加再平衡策略能够进一步改善组合绩效。 ▍开展养老理财试点,助力第三支柱发展。 在老龄化加速和养老体系不均衡的背景下,发展养老第三支柱成为政策主要发力点。 2021年9月10日,首批“四地四家机构”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丰富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供给,稳步推进养老金融改革。 2022年2月25日,“四地四机构”扩展至“十地十机构”,进一步加大养老理财产品供给。 ▍养老理财特征:长期性、稳健性、普惠性。 1)长期性:首批试点产品引导长期投资理念,均设有5年封闭期。 2)稳健性:风险等级为PR2~PR3,权益资产投资上限在2~4成,设有风险保障机制。 3)普惠性:具备起购门槛低、费率低、定期分红、流动性安排灵活等特征。 ▍收益平滑机制是养老理财产品最具创新性的设计。 风险保障机制旨在保障养老理财产品稳健运行,包括收益平滑基金、风险准备金、预期信用损失减值准备三种形式。 其中收益平滑基金是最具代表性和创新性的设计。 完整的收益平滑机制设计包括计提/回补频率、计提条件、计提比例、计提限制、使用规则、回补要求等方面,各家理财公司在收益平滑基金设计细节上存在差异。 ▍收益平滑机制的参数设计:收益与风险的权衡。 基于Monte-Carlo模拟法,测试参数取值对收益平滑效果的影响。 综合来看,比较基准收益设定在组合长期均衡回报率附近、计提比例适中、最大计提规模占比在10%左右、回补收益率在必要回报率附近(2%~3%)时,收益平滑机制的效果较好。 ▍收益平滑机制效果的多维度检验:平滑频率、市场行情与计提规则。 1)频率更高的收益平滑机制在降低组合波动、回撤方面的效果更为显著。 2)收益平滑机制在震荡行情、上涨行情中的效果更优,在下跌行情中的表现接近买入持有策略。 3)对于频率较低的收益平滑机制,在计提规则方面的设计应该兼顾组合长短期业绩。 ▍收益平滑机制叠加再平衡策略能够进一步改善组合绩效。 再平衡策略是基于股债相对价值角度的逆向配置,在提升组合长期收益、降低波动方面有明显效果;收益平滑机制是基于产品绝对价值角度的逆向配置,在降低组合波动、回撤方面有明显效果。 以股债基准30/70配置、再平衡叠加收益平滑的策略为例,2009年初至2022年2月末,实现年化收益6.1%、夏普比率0.89,优于同期的买入持有策略和再平衡策略。 ▍风险因素:1)相关制度设计进行再调整;2)资产预期收益分布与历史收益分布差异较大;3)受限于模拟次数,统计结果可能存在代表性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