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财证券-其他计算机设备行业点评报告:“东数西算”工程启动,有望促进行业良性发展-220218

《湘财证券-其他计算机设备行业点评报告:“东数西算”工程启动,有望促进行业良性发展-220218(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财证券-其他计算机设备行业点评报告:“东数西算”工程启动,有望促进行业良性发展-220218(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要点:“东数西算”工程启动,加快推动数据中心向西部布局2月17日,国家发改委就“东数西算”工程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2月16日,“东数西算”工程启动。 所谓“东数西算”,是指通过构建新型算力网络体系,把东部算力需求以及大量生产生活数据输送到西部地区进行存储、计算、反馈,并在西部地区建立国家算力枢纽节点。 “东数西算”是在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后,中国又一项重要战略工程。 目前,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根据《能源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21)》披露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北京、上海、广州及周边等东部数据中心机架数量合计占比为65.3%,但是东部地区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 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可再生能源充裕,电力、土地成本较低,具有发展数据中心产业的优势。 “东数西算”工程确定了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等8个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原则上,对于在国家枢纽节点之外新建的数据中心,地方政府不得给予土地、财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也就是说,今后,大型数据中心将主要布局在这八大地区。 对于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可率先向西转移,由西部数据中心承接。 一些对网络要求较高的业务,比如,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灾害预警、远程医疗、视频通话、人工智能推理等,仍可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枢纽布局。 “东数西算”统筹IDC产业发展,行业发展有望加速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气候适宜,但存在网络带宽小、跨省数据传输费用高等瓶颈,无法有效承接东部需求,迫切需要加大国家算力网络的顶层设计。 “东数西算”明确了绿色节能、上架率等发展目标,要求集群内数据中心的平均上架率至少要达到65%以上,PUE控制在1.25以内,“东数西算”对于上架率、能效标准的要求有助行业降低成本、良性发展。 同时,各个枢纽节点地理划界明确、功能定位清晰,避免了行业的过度竞争。 近年来,我国数据中心在机架规模、市场规模方面均保持高速增长,截至2020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达到400万架,截至目前,已经达到500万。 在市场规模方面,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372亿元快速增长至2020年的1958亿元,5年年均增速超过30%,根据《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到2023年底,全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东数西算”工程有望加快行业发展。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数据中心运营、服务器、高速光模块、机房制冷行业相关标的,给予数据中心运营、服务器、高速光模块、机房制冷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算力需求不及预期;数据中心建设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