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研究-全球货币市场换“锚”系列报告:LIBOR操纵丑闻后的反思及其对我国基准利率体系培育的借鉴-180306
《兴业研究-全球货币市场换“锚”系列报告:LIBOR操纵丑闻后的反思及其对我国基准利率体系培育的借鉴-180306(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研究-全球货币市场换“锚”系列报告:LIBOR操纵丑闻后的反思及其对我国基准利率体系培育的借鉴-180306(33页).pdf(3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导读:
近日,纽约联储宣布,将从4月3日起发布三个美国国债的回购参考利率,其中包含可能会替代LIBOR作为基准的参考利率--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2012年6月,LIBOR被曝出被各大机构操纵定价,引发了市场对其作为基准利率的信任危机,至今全球依旧在探索市场之"锚"。
我们此前曾对LIBOR操纵以及全球基准利率重进行了研究,现特集合成《全球货币市场换"锚"》系列报告进行分享。系列报告第一篇将从LIBOR操纵案入手,梳理了其操纵事实、发生原因、各方的反思和未来可能的改革路径,希望对我国的基准利率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原文发表于2014年7月2日。
摘要:
自1986年由英国银行家协会(BBA)推出以来,到今天LIBOR已发展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基准利率之一。然而,2012年6月首次被监管机构发现的报价操纵丑闻,引发了全球对LIBOR的深刻反思。本文从LIBOR操纵案入手,梳理了其操纵事实、发生原因、各方的反思和未来可能的改革路径,希望对我国的基准利率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013年,巴克莱银行成为第一家因LIBOR操纵案而受到处罚的银行。根据美国法院的判决,为了利率衍生品头寸利益,以及在金融危机时保持流动性声誉,巴克莱的交易员和管理层多次要求其LIBOR报价员递交不符合市场正常水平的LIBOR报价,并从中获利。
各方反思后认为,LIBOR操纵案的出现,与广泛的利益从图得存在、外部监管和内部治理的缺失、报价形成基准的体制等诸多因素相关。为此,英国金融行动局所发布了The Wheatly Review of LIBOR报告,旨在对LIBOR做出监管法律、内控机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以恢复市场对于LIBOR作为基准利率的信心。ISOCO和BIS还从更为一般的意义上,反思了如何建立一个可信的、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市场基准。
对LIBOR操纵的反思和相关改革建议,对未来我国基准利率体系的培育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我们建议,(i)考虑到我国基准利率仍在形成过程中,我国监管当局需要在基准利率的统一性和多元化之间保持平衡,对基准利率的多元化持开放态度,促进NCD利率曲线、短期国债利率曲线等的形成,充分重视回购市场的所可能具有的基准地位,定期无偏地披露市场信息便利市场形成基准利率;(ii)进一步完善外部立法、要求报价行完善内部治理,杜绝利益冲突。



会员中心
开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