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大资管新时代新发展之券商资管篇:寻找资管二次跨越的突破口-180509

《华泰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大资管新时代新发展之券商资管篇:寻找资管二次跨越的突破口-180509(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大资管新时代新发展之券商资管篇:寻找资管二次跨越的突破口-180509(31页).pdf(3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券商资管进入发展新周期,寻找业务新的突破口
2016 年以来券商资管步入整顿规范期,资管新规的落地为行业拉开发展新篇章,本文旨在探索新的业务环境下券商资管业务发展的突破口。当前券商资管业务凭借全业务链优势,在资产端和资金端的优势较为明显,但业务模式趋同、集合产品收益率不高等问题也较为突出。对比美国投资银行资管业务发展经验,我们认为券商资管业务在战略及模式上均有提升空间,突破口在于扬长避短,战略上划定合理业务半径,业务上借助券商全业务链优势,探索资金端及资产端资源。我们认为行业经规范后将步入基本面稳步改善阶段,建议布局优秀公司,推荐中信、广发、东方、光大。
二次跨越,重塑业务模式
券商资管业务自2005 年起步以来经历了两次跨越:第一次为2012 年创新大会后监管层出台一系列鼓励业务发展的政策,券商资管业务迎来飞速发展。第二次跨越为2016 年以来监管层出台的一系列降杠杆、去通道等政策,引导业务主体提升主动投资能力,行业回归本源。2018 年4 月资管新规落地,重塑资管行业业态。我们认为在当前政策的引导下券商资管将实现从“逐量”到“提质”的转变,待业务整顿规范步入正轨后,券商资管仍大有可为,有望在新的起跑线上实现突破。
瑕瑜互见,前路有待探索
当前国内券商资管业务以资管子公司为主体,业务结构上定向资管占比仍高达80%以上;客户方面,定向产品以服务机构客户为主,集合产品机构及个人客户各占半壁江山。配置方面,主动管理以标准化产品为主。通道类以非标为主。着眼于整个资产管理行业,较其他竞争对手而言,券商资管凭借全业务链优势,在资产端和资金端的优势均较为明显。但行业业务模式趋同、集合产品收益率不高、产品创新较弱等问题也较为突出。
他山之石,美国业务经验
80 年代初期,美国券商资管业务在“佣金自由化”和“业务交叉化”的背景下起步。组织架构上,美国投资银行资管业务多由独立下设资管子公司开展。资产配置上,受益于美国较快的金融创新进程,产品在不同地域及资产类别上的交叉配置覆盖较全。客户类型上,针对私人客户、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各类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竞争格局上,分化较为明显,且对比美国各投行资管发展的战略及定位,可看出较为明显的差异,例如以主动管理及多元化产品为主导的摩根大通资管,以及以低佣金及标准化服务为主的嘉信理财。
按图索骥,探寻发展路径
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受益于居民财富的持续增长及其日益提升的资产增值保值需求,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业务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券商资管将逐步过渡到以市场竞争为主导的业务轨道。我们认为券商资管业务需扬长避短,方能取得业务竞争优势。一方面结合自身的战略定位及业务特色,为资管业务划定合理的业务半径。另一方面,结合自身全业务链优势,强化资产端的投资能力、资金端的渠道资源、以及产品端的创新能力。推荐中信、国君、东方、光大。
风险提示:市场波动风险、政策风险、利率风险、技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