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细观投资系列(一):来自美股的经验,信用收缩如何影响企业投资?-180605

《平安证券-细观投资系列(一):来自美股的经验,信用收缩如何影响企业投资?-180605(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细观投资系列(一):来自美股的经验,信用收缩如何影响企业投资?-180605(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轮美国经济周期走出了一些不一样的特点。1)在整个金融周期的上行阶段(2010-2015),经济周期显得格外孱弱。虽然央行宽松姿态有目共睹,但 GDP 上行斜率大为放缓,增长中枢始终维持在 2.2%左右。2)在金融周期掉头向下后(2016 至今),经济周期又展现出了格外的韧性。虽然美国广义信贷增速从 2016 年高点的 8%暴跌至目前的 3%,但美国经济景气度却一路走高,且目前看这种景气仍在延续——2018 年美国 GDP 增速可能达到2.7%,其中 GDP 私人投资增速将达到 5.5%。翻看现代信用货币体系建立后的四十多年美国经济史,我们可以发现史无前例的,美国经济在金融周期显著走弱的背景下展现出了极强的韧性。
上市公司数据亦显示美国企业仍处于扩表阶段。标普500非金融企业在2016年后迈入扩表阶段,总资产增速从 15Q4 的 3.7%提升至 17Q4 的 9.0%,其中固定资产增速从 1.9%提升至 5.3%。这与国民经济账户核算的私人投资趋势是比较一致的。
信贷投放代表银行部门扩表,企业投资代表企业部门扩表,银行扩表和企业扩表应该是相伴相生的,近四十年经济史也证明了这点。但 2016 年后的实际情况是,尽管美国提出缩表至今已有一年多,但美国企业投资却仍处上升通道,并为美国乃至全球经济注入了较强韧性。这就使我们提出如下几个问题:如何理解信用约束收紧下的投资上扬?这种投资与信贷的背离将会持续多长时间?美国投资与信贷的趋势性背离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有多大?
2016 年后美国企业逆势扩表的动力来自于内生增长和股权融资。企业扩表必须依赖四方面资金:计息负债(银行信用)、非计息负债(商业信用)、留存收益(利润留存)和资本金(股权融资)。2016 年后标普 500 非金融企业的扩表有以下特点:1)2016 年后美国企业扩表对银行信用的依赖度边际下移。计息负债对总资产的拉动力从 15Q4 的 4.0%降至 17Q4 的 3.0%。2)内生增长提速是 2016 年后美国企业扩表的主要原因。内生增长反映在利润留存和商业信用的增长,其中留存收益对总资产增长的拉动从 0.0%上升至1.9%,无息负债对总资产增长的拉动从 0.1%上升至目前的 1.7%。3)股权融资在 2017 年后也贡献了部分企业扩表动能。2017 年后美股回购额有所减少,单季回购金额从 13-16 年的 1200 亿美元降至 1000 亿美元。回购的减少其实是一种变相的股权融资,2017 年标普 500 非金融公司资本金对总资产的拉动从 0%上升至目前的 1.9%。
从分行业表现看,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两股驱动内生增长的动力来源:周期与科创。1)大工业与 TMT 相关行业近两年扩表提速明显。基础资源行业 17年资产增速 0.9%(15 年-8.9%),能源行业 17 年资产增速 1.0%(15 年-7.8%),化工行业 17 年资产增速 8.1%(15 年 0.5%)。除大工业板块景气修复明显外,TMT 板块中的科技亦表现上佳,其中科技行业 17 年资产增速 13.0%(15 年 2.5%),传媒行业 17 年资产增速 4.7%(15 年 2.6%)。2)扩表明显的几个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亦显著增长。比如科技行业,17 年固定资产增速 17.4%(15 年 3.3%)。能源行业 2017 年固定资产增速 0.1%(15年-4.0%)。周期与科创两股力量的交融,使得企业扩表脱离了传统经济框架下信贷对投资的束缚,呈现出极强的韧性和动力。
2018 年预测:SP500 非金融股资产增速 11.7%,信用约束收紧下投资上扬或将延续。根据彭博一致预测,2018年剔除金融股后的标普500营收增速将升至8.2%,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将达到19.7%,均为 2011 年后的最高值。我们利用标普 500 业绩增速和美国广义信贷对 2018 年 SP500 资产增速进行二因素敏感性分析,发现2018年标普500非金融股资产增速在9.6%-15.4%,中性预期在11.7%左右。对应的,2018 年美国企业投资增速在 3.6%-5.7%,中性预期为 4.4%。在此背景下,信用约束收紧和企业投资上扬的背离在 2018 年将大概率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