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国君建筑韩其成]上海建工:净利润增速12%符合预期,钍基熔盐堆核能筹备预运行试验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国君建筑韩其成]上海建工:净利润增速12%符合预期,钍基熔盐堆核能筹备预运行试验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作者:微信公众号【乐建其成】/ 发布时间:2022-04-18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国君建筑韩其成]上海建工:净利润增速12%符合预期,钍基熔盐堆核能筹备预运行试验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祝福 天赐良基(建),投资神基妙算,净值拾基而上 导读 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上海建工新签增14%保障倍数为2,22年目标营收增9%,新签增10%;完成了熔盐实验堆本体离线组装及一体化吊装就位工作,并积极配合业主筹备预运行试验工作。 评论 1、国君建筑维持增持。21年净利润增速12%符合预期,维持预测上海建工2022-23年EPS至0.48/0.52元增速13/9%,预测公司24年EPS为0.59元增速13%。维持目标价6.05元,对应22年12.6倍PE。 2、上海建工营收增22%净利增12%符合预期,经营性现金流改善、负债率下降。1)21年营收2811亿(+22%),Q1-Q4单季营收增速56/13/20/10%;21年净利38亿(+12%),Q1-Q4单季净利增速13/10/59/-27%(20年同期-91%/75%/31%/-8%)。2)毛利率9.43%(-0.24pct),净利率1.44%(+0.05pct),加权ROE11.09%(-0.02pct),计提减值26亿(+49%)。3)经营性现金流103.68亿(+3181%),应收账款552亿(+25%),资产负债率85.42%(-0.92pct)。 3、上海建工21年新签增14%保障倍数为2,22年目标营收增9%,新签增10%。1)21年新签4425亿(+14%),新签中上海2721亿(占61%),外省市1629亿,海外75亿。2)新签分业务看,建筑施工3528亿元(+13%),其中政府或国企投资项目比例逾80%,设计咨询235亿元(+12%),建材工业242亿元(+17%),房产开发161亿元(+75%),城市建设投资148亿元(+74%)。3)公司同苏州市人民政府等18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4)金矿等矿产营收5.9亿元(-39%),销量5万盎司(-37%)。5)在手订单4596亿元,保障倍数约2。 4、上海建工打造国际一流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钍基熔盐堆核电项目竣工待验收。1)以建筑和土木工程为基础,地产开发和城市建设投资为两翼,工程设计咨询业务和建筑材料业务为支撑,发展城市更新、水利水务、屋顶光伏等新业务。2)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实验平台配套项目完成竣工待验收;攻克了核堆核心部件高洁净装配、高精度定位盲装等技术,完成熔盐实验堆本体离线组装及一体化吊装就位,积极配合业主筹备预运行试验。 5、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政策紧缩、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疫情反复 正文 1. 22年计划营收与订单稳定增长,实施创新转型 1.1. 22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增8.5%,新签合同增9.6% 上海建工是上海国资中较早实现整体上市的企业。前身为创立于1953年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建筑工程局,1994年整体改制为以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为资产母公司的集团型企业。1998年发起设立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10年和2011年,经过两次重大重组,完成整体上市。 2021年,公司坚持强基固本、提质增效,以改革创新的韧劲和砥砺前行的决心对冲外部环境的挑战和不确定性,经营规模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年内,集团在《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中上升至第363位,在ENR全球最大250家承包商中排名第8 位,获评鲁班奖、詹天佑奖、国优奖等数量位居行业前列。 2022年,公司将继续努力保持行业第一梯队,在提升核心竞争力、行业引领力、全球影响力上下更大功夫,努力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同时加快“六个一流”行业标杆企业建设步伐,着力推动资源要素向战略目标聚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2022年,公司的生产经营的预期目标为实现营业收入额 3,050 亿元,新签合同额 4,850 亿元。 1.2. 实施“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转型”创新转型战略 2022 年,上海建工将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转型”创新转型战略,积极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影响,为把上海建工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而不懈奋斗;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努力把握市场机遇,保持经营业绩稳中有进,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回馈股东、员工和社会。公司将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抓住市场机遇,保持行业领先地位。2021年,上海建工从世界 500 强第 423 名提升到第 363 名,在全国各地的市场地位显著提高。2022年,公司将继续努力保持行业第一梯队,在提升核心竞争力、行业引领力、全球影响力上下更大功夫,努力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同时加快“六个一流”行业标杆企业建设步伐,着力推动资源要素向战略目标聚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2022 年,公司的生产经营的预期目标为实现营业收入额 3,050 亿元,新签合同额 4,850 亿元。 彰显全产业链优势,保持增长信心。上海建工的核心优势是自身的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系统。公司将持续完善产业链优势,提高服务商能力,践行产业链之间的协同互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做到各个事业群的可持续、企业可发展。继续完善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稳固市场竞争优势,创造更为显著的战略协同效应、产业联动效应、规模效应、品牌效应,进一步提高持续盈利和抗风险能力。 坚定战略定力,提升品牌形象。坚持“科技领先、服务专业、人才优秀”三大着力点,持续争创国家级工程技术和质量奖项,建立科学的顾客满意回访机制,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始终当好资本市场的价值创造者,行业发展的引路人,城市建设的排头兵,绿水青山的守护者,科技创新的急先锋,共同富裕的同行人,企业公民的示范者,塑造与一流建筑服务商相匹配的新形象。 加强危机意识,提升风控管理。目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影响,经济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宏观及行业系统性风险、组织能力建设、质量安全风险导致企业经济效益波动、公共形象问题日益突出。下一阶段,上海建工将致力于风控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做到上下联动,形成完整的网络,依靠体系来预防矛盾、化解风险、解决问题。 优化激励,完善人才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结合业务转型和创新发展重点,加大对不同专业结构人才的招聘、引进和培养,确保各个条线人才平衡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年龄布局,确保集团事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深化员工职业通道建设,推进全体职工全覆盖,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级。进一步优化职业经理人激励机制,持续打造精神状态一流的核心骨干团队。 2. 核心业务稳步提升,新兴业务较快发展 2021年,公司主要经营指标持续增长,实现营业收入 2810.55 亿元,同比增长 21.50%,新签合同 4425.06 亿元,同比增长 14.41%。 2.1. 五大核心业务营收占比 92%稳步发展 上海建工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建筑施工业务为基础,设计咨询业务和建材工业业务为支撑,房产开发业务和城市建设投资业务为两翼的核心业务架构。近年,公司积极拓展城市更新、水利水务、生态环境、工业化建造、建筑服务业、新基建领域等六大新兴市场。目前,上海建工“五大事业群+六大新兴业务”覆盖投资、策划、设计、建造、运维、更新全产业链,可为客户提供高效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整体解决方案。 建筑施工业务方面,上海建工业务领域涵盖房屋工程(含公共建筑、商办楼宇、住宅房屋等)、基建工程(含轨道交通、道路、桥梁、隧道工程、园林绿化工程、水利水运工程、管道管廊工程等)、专业工程(工业工程、节能环保工程、海洋工程、电力工程等)、建筑装饰等。 上海建工拥有的建筑业主要资质包括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市政行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以及建筑行业(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等。上海建工已在超高层、钢结构、大跨度桥梁、装配式建筑、地铁轨交、园林绿化、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清洁能源、磁浮交通等多个领域形成了成套技术,不少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累计获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鲁班奖”123 项、“詹天佑奖”61 项。 设计咨询业务方面,上海建工内设 3 家具有甲级设计资质的大型勘测设计企业、1 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 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 个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 个国家认证试验室和检测机构。上海建工拥有超 6,000名设计咨询人员,业务涵盖城乡规划、市政工程、房屋工程、园林工程、环保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勘察、造价咨询、招标代理、项目管理等诸多领域,具有建筑行业、市政行业、风景园林等专业的最高设计资质,牵头主编或修订了综合管廊、地下空间、绿地设计、郊野公园、风景园林、海绵城市等行业标准和规范,累计完成了 3 万多项各类工程勘察设计咨询项目。 建材工业业务方面,建材工业业务板块是工程承包业务的关联细分行业,可以为上海建工的建筑施工业务提供支持,有利于提升业务的协同效应,并增强上海建工与客户的粘合度。作为上海建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该业务板块目前的主要产品涉及商品混凝土及预制构件、钢结构、中央空调等。 上海建工全资子公司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预拌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销售的龙头企业,业务范围辐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川等省份的多个重点城市,配套有建材石矿、外加剂、泵车运输等产业链。 房产开发业务方面,上海建工房产开发业务包含房地产开发建设、销售、租赁以及物业管理等服务,相关业务主要由全资子公司建工房产负责。建工房产多年来按照“住宅为主和多元并举”的方针,主要以开发中高档住宅和保障性住房为主,辅以商业写字楼、标准厂房。建工房产开发的周康杭大型居住社区等保障性居住社区获评“全国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示范项目”。在立足上海市场的同时,近年来公司也在积极开拓其他重点城市的房地产开发业务,业务已覆盖区域涉足天津、海口、南京、苏州、南昌、徐州等地,以优质的工程质量和服务获得了业主好评。2021年,建工房产荣膺中指研究院“2021 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荣誉。 近年来,公司房产业务板块打造了以生态、科技、环保为显著特征的“海玥系”精品楼盘,分布于国内五座城市。办公楼、酒店、商业和工业园区等经营性资产规模稳步增长。经多年发展,房产开发业务对公司其它主营业务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多年来共计拉动施工承包、设计咨询、建材工业等业务新签合同额累计数百亿元。 城市建设投资业务方面,自 1998 年上海建工以 BOT 方式投资 5.5 亿元建造上海延安路高架中段起,集团的基础设施投资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公司城市建设投资业务主要是以 PPP(即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方式投资、建设包括道路交通、旧区改造、交通枢纽等在内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历年来,公司城市建设投资项目新签合同保持适度规模,建设如期推进,有效拉动公司其他主营业务的发展。 该项业务主要为融资合同模式,包括 BT(建造-移交)、BOT(建造-运营-移交)、BOO(建造-拥有-运营)、BOOT(建造-拥有-运营-移交)、TOT(移 交-运营-移交)、PFI(私营主导融资)、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 2.2. 水利水务/生态环境/工业化建造/建筑服务业新签增速高于 25% 城市更新业务方面,上海建工重点拓展建筑修缮改建(历史保护建筑、旧区旧改、工业遗存与产业园区、商业设施等),历史地区保护性开发(城市历史风貌街区、古镇古城保护性开发等),城市基础设施改建与提升(交通枢纽、桥梁隧道、轨交公交、公路道路、综合管廊等)等业务。 生态环境业务方面,上海建工重点拓展园林景观、土壤修复(场地调查、设计、施工、药剂、装备;农田、工业、矿山等)、流域治理(湖泊与水源地治理修复、城市河道综合治理、湿地修复治理、生态景观水环境构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修复等)、废弃物处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废医废处理、回收利用等)、噪声与光污染防治(机场防护屏、高架防护屏)等。 水利水务业务方面,上海建工重点拓展水利工程(环保疏浚、驳岸与堤防、水工泵闸、水坝水库、农田水利等)、海绵城市与内涝防控、原水与供水系统、污水排放系统、污水收集与处理、污泥处理、中水回用、智慧水务、市政管网综合修复改造等。 工业化建造业务方面,上海建工发挥集团设计、建筑安装综合优势,推动预制构件生产的标准化、集成化,项目现场施工的装配化、精益化,以及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的协同发展,重点拓展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预制装配式交通基础设施(高架、高速、道路、桥梁、隧道等)市场。 建筑服务业方面,上海建工重点拓展建筑运营维护(建筑智慧运维、道路桥梁养护、轨道交通维保、其他运营维护等)、建筑电商、融资租赁等。 新基建领域方面,上海建工重点拓展智慧城市、新型交通设施(高速磁浮、通用机场、城际铁路等)、新型能源设施(钍基熔盐堆核能、风能、太阳能工程设施)、新材料与装备配套等。 2.3. 钍基熔盐堆核电项目竣工待验收 上海建工服务国家战略,深入推进服务商转型。公司设立集团核能工程建设指挥部,进一步加强与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合作,助力钍基熔盐堆商业化,探索开发零碳电源。 武威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实验平台配套项目围绕进度目标,完成竣工待验收;实验堆安装技术联合研发有序推进,攻克了核堆核心部件高洁净装配、高精度定位盲装等工艺、技术,完成了熔盐实验堆本体离线组装及一体化吊装就位工作,并积极配合业主筹备预运行试验工作。 3. 21 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完成投资 1,957.5 亿元增14.6% 2021 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293,079.31 亿元,同比增长 11.04%;完成竣工产值 134,522.95 亿元,同比增长 10.12%;签订合同总额 656,886.74 亿元,同比增长 10.29%,其中新签合同额 344,558.10亿元,同比增长 5.96%;房屋施工面积 157.55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 5.41%;房屋竣工面积 40.83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 6.11%;实现利润 8,554 亿元,同比增长 1.26%。截至 2021 年底,全国有施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 128,746个,同比增长 10.31%;从业人数 5,282.94 万人,同比下降 1.56%;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 473,191 元/人,同比增长 11.89%。 国家住建部 2022 年工作会议指出,未来将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推进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行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这些政策为集团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条件。 根据上海市住建委公开信息,2021 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实事项目建设任务全面完成,重大工程完成投资 1,957.5 亿元,同比增长 14.6%;上海市 2022 年重大工程建设投资计划显示,全年计划投资 2,000 亿元以上,涉及正式项目 173 项,其中科技产业类 67 项,社会民生类 24 项,生态文明建设类 17 项,城市基础设施类 56 项,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类 9 项;另计划安排预备项目 43 项。 2022 年,上海将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优化施工组织和保持施工强度。加大计划新开工项目协调力度,优化审批事项,推动重大项目及早开工建设。按照时间相对集中、类型相对统一的原则,分批次举行集中开工。加强资源性指标保障,建立资源性指标储备使用新机制,对市重大工程涉及地、水、绿、林、土等六项资源性指标实施统筹调配。为了提高推动效率,市重大办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加快资源指标占补平衡,建立高效项目前期审批模式,确保重大工程推进建设稳中提速。 据《2022 年上海市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和旧区改造,筹措建设一批保障性租赁住房。“十四五”期间,全面启动 280 万平方米不成套职工住宅和小梁薄板房屋的更新改造,实施 5,000 万平方米各类旧住房更高水平更新改造;计划新增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 47 万套(间),累计建设筹措 60 万套(间)以上,其中40 万套(间)左右形成供应。到今年年底,计划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 24 万套(间),完成“十四五”目标总量的一半以上。 据《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上海要巩固和提升国际海空枢纽能级,推进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打造世界一流的航空枢纽设施;加快建设机场联络线、21号线、两港快线等多层次轨道交通,打造高效便捷的机场集疏运体系;要加快完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到 2025 年,上海全市轨道交通市区线和市域(郊)铁路运营总里程达 960 公里;要持续优化完善道路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高快速路网,新建、改建、扩建一批高快速路,完善主次干道和支路网、越江跨河通道建设;要建设功能完善的新城综合交通系统。 上述投资数据显示出上海市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建设施工市场需求在过去几年内保持了健康平稳的增长态势,所规划的重大工程投资建设计划在未来将持续为建筑施工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提供业务发展机遇。 展望行业发展,“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以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国家战略的顺利推进,相关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将推动我国建筑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新基建”“基建补短板”所催生的庞大业务需求仍将为建筑业提供广阔发展机遇。 综上所述,建筑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公司主营业务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定信心,推进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努力成为国际一流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公司有望凭借国家政策引导、城市建设升级、行业技术迭代获得广阔的发展机遇。 4. 投资建议 维持增持。21 年净利润增速 12%符合预期,维持预测 2022-23 年 EPS 至0.48/0.52 元增速 13/9%,预测公司 24 年 EPS 为 0.59 元增速 13%。维持目标价 6.05 元,对应 22 年 12.6 倍 PE。 5. 风险提示 宏观政策超预期紧缩。基建产业链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目前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形势复杂严峻,对宏观政策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存在政策紧缩超预期风险。 项目推进不及预期。项目推进受政策和市场行情影响,存在不及预期的可能性,进而影响基建产业链公司业绩表现。 疫情反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稳定不平衡,奥密克戎变异株新的进化分支具有强传染性,海内外疫情反复,外部环境的变化给行业和公司的运行和业务发展带来风险。 近期相关报告: (20)[国君建筑韩其成]周观点:央行降准/REITs扩容稳增长加码,基建央企业绩将加速超预期_256期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9)[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建筑40%空间:土储4.9倍于销售面积,行业最高信用评级估值仅万保招金50%_央企系列十五_韩其成团队 (18)[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化学:Q1新签增90%/营收增41%超预期,己二胺开车成功_央企系列十四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7)[国君建筑韩其成]设计总院:安徽基建投资超预期,股权激励获批业绩将加速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6)[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电建79%空间:新老基建双重加持安全边际高,电力运营超预期重塑盈利模式_央企十三_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5)[国君建筑韩其成]周观点:经济新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政策聚焦投资将再次加码_第255期周报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4)[国君建筑韩其成]鸿路钢构:净利增44%产量增35%,最大钢结构制造商吨净利稳步提升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3)[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中铁43%空间:Q1新签增84%超预期,股权激励释放业绩动力强_央企系列十二_国君建筑韩其成团队 (12)[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建筑41%空间:地产估值仅万保招金50%,央国资信用和全产业链优势待重估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1)[国君建筑韩其成]地产限购信贷土拍政策持续宽松,央企信用融资优势被低估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0)[国君建筑韩其成]二季度策略:基建投资旺季加速跳升,估值再次进入增持区间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9)[国君建筑韩其成]央企系列十中国交建:订单增19%保障倍数4.6倍,交通基建龙头REITs获准注册_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8)[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中铁:股权激励夯实业绩确定性,铜等产能扩张提供业绩弹性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7)[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铁建:订单保障4.3倍22年业绩将加速,估值创10年新低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6)[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中冶:净利润增速7%因减值计提,稳增长下发力新兴产业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5)[韩其成]基建央企56页深度:复盘五次稳增长,央企业绩将加速,估值历史底部_稳增长央企系列六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4)[国君建筑韩其成]设计总院:22年业绩计划同增10%-30%高于21年7%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3)[国君建筑韩其成]周观点:中国电建估值进入增持区间,中国建筑地产优势被低估_第254期周报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2)[国君建筑韩其成]中材国际:21年净利增19%, 抢抓水泥行业双碳机遇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国君建筑韩其成]氢能产业规划发布,基建产业链新投资机遇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成员介绍 韩其成: 建筑行业首席分析师(获11次新财富最佳) 从业16年,上海财经大学国民经济(投资)学硕士,2005年加入国泰君安先任银行/石化/策略研究助理,曾兼任建材/建筑两个首席,多次获得新财富建材第一和建筑第二,8次水晶球最佳分析师、5次金牛最佳分析师、两次II最佳分析师。2016年至今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建筑行业首席分析师。 满静雅: 建筑行业资深分析师(2021年新财富成员) 英国华威商学院管理学硕士,具备3年头部房企战略规划与投资方向的从业经验,海外留学及工作经验获得国际化开阔视野,拥有实业投研及二级市场行研复合背景,擅长从产业的角度挖掘建筑行业及其上下游的发展机会。 郭浩然: 建筑行业资深分析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工学学士、硕士,建筑工程和成本管理实业背景,具备绿色建筑和建筑领域低碳技术的研究经验。 郑重声明 国泰君安证券建筑研究员韩其成未创建任何形式针对个人投资者的荐股群或实时行情分析群或演播活动,请广大投资者朋友们知悉。研究观点仅通过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对外发布,此外可参见公众号是“乐建其成”。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