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建筑钢铁周报:中国建筑年报稳健增长,吨钢盈利又到达临界点
(以下内容从招商证券《招商建筑钢铁周报:中国建筑年报稳健增长,吨钢盈利又到达临界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Part 1 本周点评 Part 2 钢铁高频数据 Part 3 专项债和发改委重大项目信息速览 Part 4 重要行业资讯、本周行情回顾 本周点评 重要资讯 本周中国建筑发布2021年年报,实现收入增长17%、归母净利增长14%,并没有爆雷,表现出了极大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这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建筑央企“从大到强”的过程;钢铁方面,我们提醒投资者,由于成本的快速上行,目前吨钢盈利水平已经到达较低位置,随着5月经济有望快速恢复,建议关注钢价上行、吨钢盈利扩大的可能性。同时,本周五央行宣布降准0.25个百分点,有望释放一定的流动性。 1、近期我们在多份报告中提到,建议从一个较长的视角和期限去看待建筑、钢铁等周期龙头公司的投资机会,这并不是说上述行业没有短期逻辑了、必须说长期逻辑,而是说从一个较长的视角其实能够看得更加清楚。 2、基本面方面,自2021年3季度以来,诸项经济政策逐渐发力,基建项目的审批和专项债的发放明显加速,这反映在基建投资增速已经率先开始快速反弹,前两个月许多设计公司反映订单增速达到20%以上,预计在一个季度的时滞之后反映到基建投资和总需求上;同时,在房地产方面,增量政策正在逐渐显现效果,根据我司地产团队的研究,地产投资数据预计于7、8月份见底回升;另外,今年的制造业投资从年初开始就保持强势。因此,预计今年我国的投资、经济数据逐季抬升。而在短期层面,上海疫情扩散给经济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预计随后宏观经济政策可能更加宽松、而不是更紧。 3、在估值层面,建筑、钢铁板块很多龙头公司都处于被显著低估状态,是很好的介入时点。首先,大部分行业都会经历一个破坏性创造的过程,在行业快速增长时,大企业倾向于集中优势资源做大、抢占市占率,这个过程是从小到大,当行业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即进入破坏性创造的过程,大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降低成本,这是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提升的阶段,是从大到强的过程,表现在建筑、钢铁行业,就是他们抗风险能力和净利润率提升的过程;其次,目前建筑、钢铁板块龙头公司可能被显著低估,以建筑为例,大部分建筑央企估值在0.5-0.7倍的PB水平,5倍左右的PE水平,港股估值更低,而他们已公布的2021年年报显示,在去年恒大出现些许问题,民营企业纷纷大额计提损失的时候,这些央企的业绩仍然维持稳定增长,料去年的极端情况不会在短期内再次出现;第三,国企改革已经进入到大量批复股权激励的阶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激发管理层的经营积极性、理直气壮的做大做强国企,以中国中铁为例,其股权激励方案人均授予百万元以上,解锁条件要求业绩年化增长12%以上,这个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增速,按照这个增速,该公司目前PEG不到0.5倍,同时公司近期发布公告,控股股东拟增持公司股份3亿元左右,对业绩的要求、对价值的判断、对二级市场的呵护显而易见。 4、因此,这就是为什么近期我们多次建议投资者从一个较长的投资期限来看待建筑、钢铁等周期龙头公司的投资机会,除却投资行为上的纷繁往复、起起落落,这些被低估的龙头公司可能会以各种不同的理由实现估值回归,也许每次的理由不尽相同,但是其方向比较明确,建议投资者积极介入。 5、钢铁的逻辑更加清晰,如上所述,由于今年的经济、投资增速可能逐季回升,钢铁行业和企业的吨钢盈利可能随之逐季抬升,2021可能并不是钢铁行业盈利的高点,今年可能会超过去年,超预期的钢价和盈利有望带动钢铁板块估值提升。 6、因此,不论从长期、还是从短期,建筑、钢铁板块的投资机会可能仍然处于占优位置,应存在着板块性的估值提升机会。具体来说:建筑板块,龙头央企估值优势明显(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建筑等),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等公司存在向清洁能源拓展的长期估值提升投资机会,此外近期我们发布BIPV方面的系列报告,BIPV可能正处于快速增长的元年,森特股份、江河集团等有望显著受益;钢铁方面,存在较好的价格弹性,企业吨钢盈利有望上升,推荐宝钢股份、首钢股份、南钢股份,建议关注太钢不锈、马钢股份等。综上,维持上述两个行业的“推荐”评级。此外,有关建筑、钢铁等投资机会的其他观点,请见我们近期发布的周报2022-04-10《建筑钢铁分列本周涨幅前两名,料继续强势》、2022-04-05《各地地产政策调整,钢铁建筑需求有望快速回升》、2022-03-27《电工钢、BIPV助力节能低碳发展》、2022-03-20《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出台》。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疫情持续扰动、政府债务监管显著加码、宏观经济超预期下滑、流动性超预期收紧。 钢铁高频数据 专项债和发改委重大项目信息速览 重要行业资讯、本周行情回顾 重要资讯 宏观——CPI同比涨幅再破“1”!上游涨价压力向下传导速度在加快 3月份CPI同比涨幅扩大,PPI同比涨幅继续回落。1-3月平均CPI比上年同期上涨1.1%,PPI比去年同期上涨8.7%。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环比持平。(证券时报,4-11) 建筑——铁路水利领域“马力十足” 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达8% 一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5亿元,同比增长3.1%,铁路新线开通447公里,其中高铁233公里。3月份,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达502亿元,同比增长约6.8%。一季度,全国已完成水利投资107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5%。(证券日报,4-11) 建筑—— 2022年宁夏“133”重点项目计划“出炉” 2022年度,宁夏“133”重点项目投资计划为:100个重点建设项目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30个重点预备开工项目是有力补充,30个重点前期项目是固定资产投资中长期稳定增长的有力支撑,梯次推进,相互补充。其中: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078.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01亿元,包含重大产业项目68个,重大基础设施体系建设项目21个,社会事业与民生改善工程11个;重点预备开工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48亿元;重点前期工作项目总投资2866亿元。项目涵盖了重大产业、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事业等各个领域,覆盖面广、投资规模大、示范作用强,是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有力增长的重要支撑。(宁夏新闻网,4-12) 建筑——首个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项目已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保障性租赁住房发行基础设施REITs产品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项目近日已经报送到国家发展改革委,成为全国首个正式申报的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项目。(新华财经,4-13) 建筑——深圳二季度计划入市住宅14520套,面积约145万平方米 4月12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关于我市2022年二季度商品住宅和商务公寓房源信息情况的公示》,截至2022年4月12日,深圳市2022年二季度计划入市的商品住宅及商务公寓项目36个,预计供应房源面积为174.95万平方米、1.90万套,其中:住宅145.89万平方米、14520套;商务公寓29.06万平方米、4530套。(澎湃新闻,4-13) 建筑——财政部:今年一季度我国完成提前下达专项债额度的86% 截至2022年3月末,各省份基本都已组织开展了提前下达额度的发行工作,累计发行约1.25万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86%;各级财政部门累计向项目单位拨付债券资金8528亿元,占已发行新增专项债券的68%。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2年专项债券继续重点用于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9大领域。与此同时,财政部合理扩大了专项债券使用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大惠民生、解民忧等领域投资;二是支持增后劲、上水平项目建设;三是推动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建设。(扬子晚报网,4-13) 建筑——交通运输部:3月份51个城市共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73条 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3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1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73条,运营里程8837公里,实际开行列车277万列次,完成客运量16.0亿人次,进站量9.7亿人次。3月份,新增广州地铁22号线(首通段)运营线路1条、运营里程18.2公里;51个城市完成客运量环比增加0.4亿人次、增长2.6%,同比去年3月减少5.7亿人次、下降26.3%。(央视新闻,4-14) 建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通知要求开展2021年工程勘察设计建设工程监理统计调查 为全面掌握工程勘察设计、建设工程监理行业情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了工程勘察设计、建设工程监理统计调查制度。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开展2021年工程勘察设计、建设工程监理统计调查。通知明确,统计调查范围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持有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勘察资质、工程设计资质、工程监理资质证书的企业。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统计调查制度要求,组织推进本地区统计调查工作。(住建部,4-14) 建筑——发改委:积极推动基础设施领域扩大有效投资 发改委表示,从今年前2个月的情况看,全国投资增长12.2%,比2021年全年提高了7.3个百分点。从投资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1-2月增长8.1%,较去年全年提高7.7个百分点。目前新开工项目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增加,将对投资稳定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在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适度超前投资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出台了加快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通知,启动实施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二是围绕城市公共管理、企业生产管理等领域,加快数字化融合基础设施发展;三是规划部署和新建20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带动地方政府和民间资本加大创新基础设施投入。 在推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四方面举措:一是加紧编制印发规划,明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要领域、重点方向和重大任务。二是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及时解决疏通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三是加大建设支持力度,加快审批办理,突出资金保障。四是加强调度督促落实。(Mysteel,4-15) 建筑——发改委:将进一步调动市场主体活力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 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调动市场主体活力,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一是降低准入门槛,进一步放宽准入领域、降低投资门槛,促进民间资本充分发挥作用。二是加大信贷支持,创新金融工具,拓宽融资渠道,特别是要为民营企业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在新型基础设施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iFinD,4-15) 行情回顾 【本周龙虎榜(建筑板块)】 【本周大宗交易(建筑板块)】 【本周股东增减持】 【本周限售股解禁】 【本周股权质押】 近期报告 (一) 中国建筑兴业(0830.HK)深度:立足港澳进军内地,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招商建筑】 幕墙龙头企业,业绩迎来高速增长。公司致力于一站式幕墙服务,为业主提供从设计、生产到安装的全过程服务。每一个环节都专注于精品服务和品质至上,保证产品达国际建筑测试的一级标准。公司注重研发创新,不断开发新技术,拥有多项技术专利,能够设计多种复杂幕墙。公司生产能力强,拥有行业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生产线以及全国唯一一家复杂型幕墙车间。公司为幕墙行业全球龙头,背靠中国建筑集团,股权结构稳定。公司在全球范围承接过包括全球第一高楼在内的900余项地标工程。公司21年实现净利润2.92亿港元,同比增长50.24%。公司预计22年净利润增长保持40%以上,十四五净利目标10亿港元。 战略转型初见成效,市场份额持续增大。受疫情持续及国际关系恶化所影响,公司曾主营的海外业务尤其北美业务持续亏损,公司18年提出“扩大港澳,进军内地,收缩海外”战略初见成效。香港大量建设计划蕴含市场机会,北部都会区计划催生大量幕墙工程需求,公司作为港澳龙头承接大量新签订单。内地高端幕墙品牌缺位,且内地高端建筑幕墙需求旺盛,公司技术优势远高于同业,有望抢占内地高端市场。公司21年无海外新签合约额,海外亏损持续降低。公司21年实现营业收入63.03亿港元,同比增长38.56%。21年大量新签订单能够支持22年营业收入保持增长。 携手龙焱进军BIPV项目,与股东共享成长收益。国家大力倡导降低碳排放,建筑业碳排放量巨大,公司积极布局光伏行业,探索光伏建筑一体化。公司与龙焱集团合作,将自身在幕墙行业优势与龙焱在薄膜电池优势结合,推动立面BIPV发展,利用香港市场龙头地位,立足于适合BIPV发展的香港市场,辐射全国市场。公司经营情况持续向好,不断提高派息比率,21年派息比率34.7%,较上年增长1.4%,21年每股派发股息4.7港仙,创历史新高。 投资建议:公司凭借技术优势以及品牌优势,港澳及内地市场新签订单量有望持续增加。战略转型初见成效,海外亏损预计持续降低,为净利率提升做贡献。公司费用管理能力强,费用率不断下降。公司布局BIPV项目,未来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预计22-24年EPS为0.19、0.27、0.39港元/股,给予公司22年PE为14.24倍,目标价为2.71港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审慎推荐-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持续风险、香港市场容量增长不及预期风险、BIPV行业政策风险、BIPV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与龙焱合作效果不及预期风险。 (二) 电工钢行业深度报告(二):高壁垒却低估值,行业领先梯队有待价值重估【招商钢铁】 市场格局以国企为主,民营企业集中于低端电工钢产品领域,存在高行业壁垒。无取向电工钢2018年 CR7为84.75%,2020年CR7为85.9%,高市场集中度的现象仍然存在。取向电工钢2018年CR7为87%左右,2020年CR7为81.24%,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但高磁感取向电工钢以部分国企生产为主,占比较低企业大多仅能生产一般取向电工钢。民营企业进入高端电工钢产品领域存在技术、资金和客户三大壁垒。民营企业专利数量低于国有企业,在质量、装备、工艺技术及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建造一条高性能电工钢生产线需要耗费10-20亿左右,会给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客户层面,对电工钢供应企业的认证要求严格且时间较长,新入企业难以扩大市场规模且和获得议价能力。 稀土永磁材料与高牌号无取电工钢的应用领域高度重合,价值量相当,市场集中度不如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钕铁硼永磁材料是产量最高和应用最广的稀土永磁材料,主要应用于汽车工业、工业电机、消费类电子、清洁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与高牌号取向硅钢高度重合;一台新能源汽车消耗的钕铁硼永磁材料价值量为2000元左右,与消耗电工钢的价值量大致处于同一水平;无取向电工钢行业的竞争程度显然低于烧结钕铁硼行业。我国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主要生产企业市盈率在5-6倍左右,而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主要生产企业市盈率TTM却在50-60倍以上,电工钢主要生产企业分部价值有待重估。 在与取向电工钢的竞争中,非晶合金在处于劣势地位。非晶合金和取向硅钢是制造配电变压器铁心的主要材料,电网系统对非晶合金变压器采购份额不断降低。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流程明显长于非晶合金薄带的生产工艺流程,对生产技术和设备要求更高,控制难度也更大。非晶合金行业龙头企业云路股份的市占率为41.15%,低于宝钢在取向硅钢市场的市占率,优势企业差距较低,竞争更加充分。非晶合金材料主要生产企业市盈率TTM却在40倍以上,电工钢生产企业分部市值有待重估。 投资建议:我国电工钢的市场集中度较高,市场竞争格局以国有企业为主、民营企业则集中于中低端产品领域。电工钢本质是电力设备核心材料,与之应用类似的电机行业生产企业市盈率TTM大多在20-40倍左右,稀土永磁材料主要生产企业市盈率TTM在50-60倍以上,非晶合金主要生产企业市盈率TTM在40倍以上,但电工钢相关企业估值仅5倍左右,电工钢分部市值亟待重估。未来随低碳环保趋势和电力行业能效升级,唯有掌握核心技术并不断创新,企业方能揽月入怀,独占鳌头。推荐具有电工钢核心生产工艺的首钢股份、宝钢股份,建议关注太钢不锈、马钢股份。 风险提示:市值分析不够全面、政策和标准变化、电工钢产量增长情况不及预期。 证券研究报告:【招商建筑钢铁周报】中国建筑年报稳健增长,吨钢盈利又到达临界点 报告发布时间:2022年4月17日 报告发布机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唐笑 SAC执业证书编号:S1090521050001 / 岳恒宇 SAC执业证书编号:S1090521050002 / 重要声明 本报告由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证券”)编制。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招商证券客户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本报告基于合法取得的信息,但招商证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不同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不同。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法律或规则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外,招商证券及其雇员不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招商证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客户应当考虑到招商证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 本报告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保留所有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引用或转载,否则,招商证券将保留随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唐笑 首席分析师 联系电话:15002199686 邮箱:tangxiao2@cmschina.com.cn 岳恒宇 资深分析师 CPA 联系电话:13021250915 邮箱:yuehengyu@cmschina.com.cn 贾宏坤 分析师 CFA FRM 联系电话:18916920590 邮箱:jiahongkun@cmschina.com.cn
Part 1 本周点评 Part 2 钢铁高频数据 Part 3 专项债和发改委重大项目信息速览 Part 4 重要行业资讯、本周行情回顾 本周点评 重要资讯 本周中国建筑发布2021年年报,实现收入增长17%、归母净利增长14%,并没有爆雷,表现出了极大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这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建筑央企“从大到强”的过程;钢铁方面,我们提醒投资者,由于成本的快速上行,目前吨钢盈利水平已经到达较低位置,随着5月经济有望快速恢复,建议关注钢价上行、吨钢盈利扩大的可能性。同时,本周五央行宣布降准0.25个百分点,有望释放一定的流动性。 1、近期我们在多份报告中提到,建议从一个较长的视角和期限去看待建筑、钢铁等周期龙头公司的投资机会,这并不是说上述行业没有短期逻辑了、必须说长期逻辑,而是说从一个较长的视角其实能够看得更加清楚。 2、基本面方面,自2021年3季度以来,诸项经济政策逐渐发力,基建项目的审批和专项债的发放明显加速,这反映在基建投资增速已经率先开始快速反弹,前两个月许多设计公司反映订单增速达到20%以上,预计在一个季度的时滞之后反映到基建投资和总需求上;同时,在房地产方面,增量政策正在逐渐显现效果,根据我司地产团队的研究,地产投资数据预计于7、8月份见底回升;另外,今年的制造业投资从年初开始就保持强势。因此,预计今年我国的投资、经济数据逐季抬升。而在短期层面,上海疫情扩散给经济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预计随后宏观经济政策可能更加宽松、而不是更紧。 3、在估值层面,建筑、钢铁板块很多龙头公司都处于被显著低估状态,是很好的介入时点。首先,大部分行业都会经历一个破坏性创造的过程,在行业快速增长时,大企业倾向于集中优势资源做大、抢占市占率,这个过程是从小到大,当行业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即进入破坏性创造的过程,大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降低成本,这是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提升的阶段,是从大到强的过程,表现在建筑、钢铁行业,就是他们抗风险能力和净利润率提升的过程;其次,目前建筑、钢铁板块龙头公司可能被显著低估,以建筑为例,大部分建筑央企估值在0.5-0.7倍的PB水平,5倍左右的PE水平,港股估值更低,而他们已公布的2021年年报显示,在去年恒大出现些许问题,民营企业纷纷大额计提损失的时候,这些央企的业绩仍然维持稳定增长,料去年的极端情况不会在短期内再次出现;第三,国企改革已经进入到大量批复股权激励的阶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激发管理层的经营积极性、理直气壮的做大做强国企,以中国中铁为例,其股权激励方案人均授予百万元以上,解锁条件要求业绩年化增长12%以上,这个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增速,按照这个增速,该公司目前PEG不到0.5倍,同时公司近期发布公告,控股股东拟增持公司股份3亿元左右,对业绩的要求、对价值的判断、对二级市场的呵护显而易见。 4、因此,这就是为什么近期我们多次建议投资者从一个较长的投资期限来看待建筑、钢铁等周期龙头公司的投资机会,除却投资行为上的纷繁往复、起起落落,这些被低估的龙头公司可能会以各种不同的理由实现估值回归,也许每次的理由不尽相同,但是其方向比较明确,建议投资者积极介入。 5、钢铁的逻辑更加清晰,如上所述,由于今年的经济、投资增速可能逐季回升,钢铁行业和企业的吨钢盈利可能随之逐季抬升,2021可能并不是钢铁行业盈利的高点,今年可能会超过去年,超预期的钢价和盈利有望带动钢铁板块估值提升。 6、因此,不论从长期、还是从短期,建筑、钢铁板块的投资机会可能仍然处于占优位置,应存在着板块性的估值提升机会。具体来说:建筑板块,龙头央企估值优势明显(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建筑等),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等公司存在向清洁能源拓展的长期估值提升投资机会,此外近期我们发布BIPV方面的系列报告,BIPV可能正处于快速增长的元年,森特股份、江河集团等有望显著受益;钢铁方面,存在较好的价格弹性,企业吨钢盈利有望上升,推荐宝钢股份、首钢股份、南钢股份,建议关注太钢不锈、马钢股份等。综上,维持上述两个行业的“推荐”评级。此外,有关建筑、钢铁等投资机会的其他观点,请见我们近期发布的周报2022-04-10《建筑钢铁分列本周涨幅前两名,料继续强势》、2022-04-05《各地地产政策调整,钢铁建筑需求有望快速回升》、2022-03-27《电工钢、BIPV助力节能低碳发展》、2022-03-20《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出台》。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疫情持续扰动、政府债务监管显著加码、宏观经济超预期下滑、流动性超预期收紧。 钢铁高频数据 专项债和发改委重大项目信息速览 重要行业资讯、本周行情回顾 重要资讯 宏观——CPI同比涨幅再破“1”!上游涨价压力向下传导速度在加快 3月份CPI同比涨幅扩大,PPI同比涨幅继续回落。1-3月平均CPI比上年同期上涨1.1%,PPI比去年同期上涨8.7%。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环比持平。(证券时报,4-11) 建筑——铁路水利领域“马力十足” 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达8% 一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5亿元,同比增长3.1%,铁路新线开通447公里,其中高铁233公里。3月份,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达502亿元,同比增长约6.8%。一季度,全国已完成水利投资107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5%。(证券日报,4-11) 建筑—— 2022年宁夏“133”重点项目计划“出炉” 2022年度,宁夏“133”重点项目投资计划为:100个重点建设项目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30个重点预备开工项目是有力补充,30个重点前期项目是固定资产投资中长期稳定增长的有力支撑,梯次推进,相互补充。其中: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078.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01亿元,包含重大产业项目68个,重大基础设施体系建设项目21个,社会事业与民生改善工程11个;重点预备开工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48亿元;重点前期工作项目总投资2866亿元。项目涵盖了重大产业、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事业等各个领域,覆盖面广、投资规模大、示范作用强,是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有力增长的重要支撑。(宁夏新闻网,4-12) 建筑——首个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项目已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保障性租赁住房发行基础设施REITs产品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项目近日已经报送到国家发展改革委,成为全国首个正式申报的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项目。(新华财经,4-13) 建筑——深圳二季度计划入市住宅14520套,面积约145万平方米 4月12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关于我市2022年二季度商品住宅和商务公寓房源信息情况的公示》,截至2022年4月12日,深圳市2022年二季度计划入市的商品住宅及商务公寓项目36个,预计供应房源面积为174.95万平方米、1.90万套,其中:住宅145.89万平方米、14520套;商务公寓29.06万平方米、4530套。(澎湃新闻,4-13) 建筑——财政部:今年一季度我国完成提前下达专项债额度的86% 截至2022年3月末,各省份基本都已组织开展了提前下达额度的发行工作,累计发行约1.25万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86%;各级财政部门累计向项目单位拨付债券资金8528亿元,占已发行新增专项债券的68%。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2年专项债券继续重点用于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9大领域。与此同时,财政部合理扩大了专项债券使用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大惠民生、解民忧等领域投资;二是支持增后劲、上水平项目建设;三是推动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建设。(扬子晚报网,4-13) 建筑——交通运输部:3月份51个城市共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73条 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3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1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73条,运营里程8837公里,实际开行列车277万列次,完成客运量16.0亿人次,进站量9.7亿人次。3月份,新增广州地铁22号线(首通段)运营线路1条、运营里程18.2公里;51个城市完成客运量环比增加0.4亿人次、增长2.6%,同比去年3月减少5.7亿人次、下降26.3%。(央视新闻,4-14) 建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通知要求开展2021年工程勘察设计建设工程监理统计调查 为全面掌握工程勘察设计、建设工程监理行业情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了工程勘察设计、建设工程监理统计调查制度。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开展2021年工程勘察设计、建设工程监理统计调查。通知明确,统计调查范围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持有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勘察资质、工程设计资质、工程监理资质证书的企业。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统计调查制度要求,组织推进本地区统计调查工作。(住建部,4-14) 建筑——发改委:积极推动基础设施领域扩大有效投资 发改委表示,从今年前2个月的情况看,全国投资增长12.2%,比2021年全年提高了7.3个百分点。从投资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1-2月增长8.1%,较去年全年提高7.7个百分点。目前新开工项目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增加,将对投资稳定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在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适度超前投资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出台了加快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通知,启动实施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二是围绕城市公共管理、企业生产管理等领域,加快数字化融合基础设施发展;三是规划部署和新建20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带动地方政府和民间资本加大创新基础设施投入。 在推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四方面举措:一是加紧编制印发规划,明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要领域、重点方向和重大任务。二是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及时解决疏通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三是加大建设支持力度,加快审批办理,突出资金保障。四是加强调度督促落实。(Mysteel,4-15) 建筑——发改委:将进一步调动市场主体活力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 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调动市场主体活力,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一是降低准入门槛,进一步放宽准入领域、降低投资门槛,促进民间资本充分发挥作用。二是加大信贷支持,创新金融工具,拓宽融资渠道,特别是要为民营企业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在新型基础设施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iFinD,4-15) 行情回顾 【本周龙虎榜(建筑板块)】 【本周大宗交易(建筑板块)】 【本周股东增减持】 【本周限售股解禁】 【本周股权质押】 近期报告 (一) 中国建筑兴业(0830.HK)深度:立足港澳进军内地,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招商建筑】 幕墙龙头企业,业绩迎来高速增长。公司致力于一站式幕墙服务,为业主提供从设计、生产到安装的全过程服务。每一个环节都专注于精品服务和品质至上,保证产品达国际建筑测试的一级标准。公司注重研发创新,不断开发新技术,拥有多项技术专利,能够设计多种复杂幕墙。公司生产能力强,拥有行业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生产线以及全国唯一一家复杂型幕墙车间。公司为幕墙行业全球龙头,背靠中国建筑集团,股权结构稳定。公司在全球范围承接过包括全球第一高楼在内的900余项地标工程。公司21年实现净利润2.92亿港元,同比增长50.24%。公司预计22年净利润增长保持40%以上,十四五净利目标10亿港元。 战略转型初见成效,市场份额持续增大。受疫情持续及国际关系恶化所影响,公司曾主营的海外业务尤其北美业务持续亏损,公司18年提出“扩大港澳,进军内地,收缩海外”战略初见成效。香港大量建设计划蕴含市场机会,北部都会区计划催生大量幕墙工程需求,公司作为港澳龙头承接大量新签订单。内地高端幕墙品牌缺位,且内地高端建筑幕墙需求旺盛,公司技术优势远高于同业,有望抢占内地高端市场。公司21年无海外新签合约额,海外亏损持续降低。公司21年实现营业收入63.03亿港元,同比增长38.56%。21年大量新签订单能够支持22年营业收入保持增长。 携手龙焱进军BIPV项目,与股东共享成长收益。国家大力倡导降低碳排放,建筑业碳排放量巨大,公司积极布局光伏行业,探索光伏建筑一体化。公司与龙焱集团合作,将自身在幕墙行业优势与龙焱在薄膜电池优势结合,推动立面BIPV发展,利用香港市场龙头地位,立足于适合BIPV发展的香港市场,辐射全国市场。公司经营情况持续向好,不断提高派息比率,21年派息比率34.7%,较上年增长1.4%,21年每股派发股息4.7港仙,创历史新高。 投资建议:公司凭借技术优势以及品牌优势,港澳及内地市场新签订单量有望持续增加。战略转型初见成效,海外亏损预计持续降低,为净利率提升做贡献。公司费用管理能力强,费用率不断下降。公司布局BIPV项目,未来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预计22-24年EPS为0.19、0.27、0.39港元/股,给予公司22年PE为14.24倍,目标价为2.71港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审慎推荐-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持续风险、香港市场容量增长不及预期风险、BIPV行业政策风险、BIPV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与龙焱合作效果不及预期风险。 (二) 电工钢行业深度报告(二):高壁垒却低估值,行业领先梯队有待价值重估【招商钢铁】 市场格局以国企为主,民营企业集中于低端电工钢产品领域,存在高行业壁垒。无取向电工钢2018年 CR7为84.75%,2020年CR7为85.9%,高市场集中度的现象仍然存在。取向电工钢2018年CR7为87%左右,2020年CR7为81.24%,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但高磁感取向电工钢以部分国企生产为主,占比较低企业大多仅能生产一般取向电工钢。民营企业进入高端电工钢产品领域存在技术、资金和客户三大壁垒。民营企业专利数量低于国有企业,在质量、装备、工艺技术及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建造一条高性能电工钢生产线需要耗费10-20亿左右,会给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客户层面,对电工钢供应企业的认证要求严格且时间较长,新入企业难以扩大市场规模且和获得议价能力。 稀土永磁材料与高牌号无取电工钢的应用领域高度重合,价值量相当,市场集中度不如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钕铁硼永磁材料是产量最高和应用最广的稀土永磁材料,主要应用于汽车工业、工业电机、消费类电子、清洁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与高牌号取向硅钢高度重合;一台新能源汽车消耗的钕铁硼永磁材料价值量为2000元左右,与消耗电工钢的价值量大致处于同一水平;无取向电工钢行业的竞争程度显然低于烧结钕铁硼行业。我国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主要生产企业市盈率在5-6倍左右,而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主要生产企业市盈率TTM却在50-60倍以上,电工钢主要生产企业分部价值有待重估。 在与取向电工钢的竞争中,非晶合金在处于劣势地位。非晶合金和取向硅钢是制造配电变压器铁心的主要材料,电网系统对非晶合金变压器采购份额不断降低。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流程明显长于非晶合金薄带的生产工艺流程,对生产技术和设备要求更高,控制难度也更大。非晶合金行业龙头企业云路股份的市占率为41.15%,低于宝钢在取向硅钢市场的市占率,优势企业差距较低,竞争更加充分。非晶合金材料主要生产企业市盈率TTM却在40倍以上,电工钢生产企业分部市值有待重估。 投资建议:我国电工钢的市场集中度较高,市场竞争格局以国有企业为主、民营企业则集中于中低端产品领域。电工钢本质是电力设备核心材料,与之应用类似的电机行业生产企业市盈率TTM大多在20-40倍左右,稀土永磁材料主要生产企业市盈率TTM在50-60倍以上,非晶合金主要生产企业市盈率TTM在40倍以上,但电工钢相关企业估值仅5倍左右,电工钢分部市值亟待重估。未来随低碳环保趋势和电力行业能效升级,唯有掌握核心技术并不断创新,企业方能揽月入怀,独占鳌头。推荐具有电工钢核心生产工艺的首钢股份、宝钢股份,建议关注太钢不锈、马钢股份。 风险提示:市值分析不够全面、政策和标准变化、电工钢产量增长情况不及预期。 证券研究报告:【招商建筑钢铁周报】中国建筑年报稳健增长,吨钢盈利又到达临界点 报告发布时间:2022年4月17日 报告发布机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唐笑 SAC执业证书编号:S1090521050001 / 岳恒宇 SAC执业证书编号:S1090521050002 / 重要声明 本报告由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证券”)编制。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招商证券客户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本报告基于合法取得的信息,但招商证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不同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不同。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法律或规则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外,招商证券及其雇员不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招商证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客户应当考虑到招商证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 本报告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保留所有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引用或转载,否则,招商证券将保留随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唐笑 首席分析师 联系电话:15002199686 邮箱:tangxiao2@cmschina.com.cn 岳恒宇 资深分析师 CPA 联系电话:13021250915 邮箱:yuehengyu@cmschina.com.cn 贾宏坤 分析师 CFA FRM 联系电话:18916920590 邮箱:jiahongkun@cmschina.com.cn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