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会聚焦220418重点关注固定收益、转债市场、可交换私募债、医药生物、汽车产业链、黄山旅游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晨会聚焦220418重点关注固定收益、转债市场、可交换私募债、医药生物、汽车产业链、黄山旅游》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国信晨会 音频: 进度条 00:00 01:41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晨会提要 【宏观与策略】 固定收益月报-资金观察,货币瞭望(降准将有助于4月市场利率均值小幅下行) 转债市场周报:转债发行人年报概览(二) 可交换私募债跟踪-私募EB每周跟踪 海外宏观双周报-5月若缩表,影响会如何? 【行业与公司】 证券行业2022年4月投资策略-改革深化,业绩向好 保险三月保费点评-寿险景气度向上,财险稳步增长 医药生物周报(22年第12周)-HPV疫苗单剂次免疫程序短期影响有限,国内新冠疫苗和治疗药物取得临床进展 汽车产业链近况分析专题-上海、吉林、广东区域汽车供应链梳理 黄山旅游(600054)财报点评-疫情影响主业恢复,数智化多业态布局助力成长 宏观与策略 固定收益月报-资金观察,货币瞭望(降准将有助于4月市场利率均值小幅下行) 海外货币市场指标跟踪:3月短期美债持续上行,美联储不断释放鹰派信息,强化市场加息预期; 国内货币市场指标跟踪-价:3月货币市场利率小幅回升,R007均值上行12BP。短期债券收益率方面,3月各品种收益率均快速上行; 国内货币市场指标跟踪-量:3月银行间和交易所待购回债券余额回升,银行间和交易所隔夜回购成交量占比小幅回落,预估3月和4月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为1.2%和1.4%; 4月份资金瞭望:降准将有助于4月市场利率均值小幅下行; 证券分析师:赵婧 S0980513080004; 董德志 S0980513100001; 李智能 S0980516060001; 联系人:陈笑楠、王艺熹; 转债市场周报:转债发行人年报概览(二) 截至4月15日,共有108家转债发行人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本期周报我们整理了上期周报发布后披露的40份转债发行人2021年年度报告情况。 总体来看,2021年转债发行人大体业绩向好,大部分公司营收与净利润保持正增。增速较高的多属于化工类和电气设备类企业,营业收入增速大幅超过净利润增速的情况较多。 我们按照营收增速与毛利率变动方向将40份年报进行分类,具体来看: 14家公司增收增利,有效实施提价降本。部分公司在2021年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的背景下通过增加销售高附加值产品销售比例,或对原有产品进行提价的方式获得了更高的毛利率水平。也有部分公司毛利率提升来自于优异的成本管控能力,有效使用金融工具辅助实现原材料成本可控,或因规模效应助力综合成本下降,包括恩捷股份、迪贝电气、嘉澳环保、甬金股份、旗滨集团、正丹股份、招商公路、新凤鸣、新洋丰、华兴源创、洽洽食品、科伦药业、银信科技。 3家公司因利息支付导致归母净利润水平下降。仙乐健康、皖天然气、海兰信三家公司2021年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均因为可转债利息支付及其他原因导致财务费用或销售费用上升,导致归母净利润水平下降。 部分公司毛利率下降,公司营收增速超过利润增速。大部分转债发行人在2021年疫情冲击消退、下游需求转好的情况下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大幅提升。部分公司在2021年顺利投放储备产能,业绩较2020年明显增厚。美中不足的是受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产品价格未能同时增加影响,部分公司毛利率有所压降,包括聚合顺、起帆电缆、大禹节水、楚江新材、中国银河、苏利股份、思路视觉、健帆医疗、宏丰股份、洁美科技、艾华集团、杭叉集团、百达精工、国光股份、伯特利、重庆银行。 收入增长但利润下降:计提商誉、补贴到期等特殊原因。部分公司2021年收入增长但净利润水平较2020年有比较明显的下降。从年报中找到的主要原因包括计提商誉减值、计提股份支付费用、优惠政策到期、环保投入增加等,包括华阳国际、银轮股份、思特奇、北部港湾、昌宏科技、中化岩土。 风险提示:政策调整滞后,经济增速下滑。 证券分析师:董德志 S0980513100001; 联系人:王艺熹; 可交换私募债跟踪-私募EB每周跟踪 我们定期梳理从公开渠道可获得的最新的可交换私募债(私募EB)项目情况,对私募可交换债项目做基本要素跟踪,私募发行条款发行过程可能有更改,请以最终募集说明书为准,发行进度请与相关主承销商咨询。 本周新增项目信息(部分项目因合规原因未予列示): 1、盐城市国能投资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项目获交易所反馈,拟发行规模为7.5亿,正股是江苏新能(603693.SH),主承销商为东海证券,项目获反馈日期为2022年4月14日。 风险提示:政策调整滞后,经济增速下滑。 证券分析师:董德志 S0980513100001; 联系人:王艺熹; 海外宏观双周报-5月若缩表,影响会如何? 美联储3月会议纪要透露缩表细节:美联储最快将于5月开启缩表;本次缩表方式为减少对美联储持有资产再投资;本次缩表上限设置为600亿美元美债和350亿美元MBS,至少在3个月之后缩表规模达到上限;由于MBS提前还款可能不会触及缩表上限,可能联储会直接向市场抛售MBS。本次缩表具有速度快、力度大的特点。 美联储缩表将直接影响金融市场流动性:总体来看,若美联储开始缩表,银行和货币市场基金需要消耗银行准备金或者ON RRP使用量来满足财政部新的国债发行需求。鉴于目前美国存款类机构准备金规模和ON RRP使用量均处于较高的位置,我们认为,短期内美国金融市场流动性仍将保持充裕。但考虑到此次缩表强度较大,可能会给市场传递流动性较快收缩的信号,反而会进一步加速流动性的收缩,后续美国金融市场流动性指标值得关注。 相比量化宽松,本次缩表对经济影响较小:与量化宽松相比,缩表与美联储扩表的效用不是对称的。在量化宽松政策实施之前,美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往往是偏紧的,量化宽松可以有效地降低银行间融资成本,并向市场传递“美联储打算较长时间将政策利率维持低位”的信号。而在缩表启动之前,美国金融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缩表对金融市场影响较小。 海外疫情与疫苗接种进度追踪:近期,新冠疫情在欧洲和亚洲加速传播,截至北京时间2022年4月12日,韩国、意大利、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是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最多的五个国家;韩国、俄罗斯、法国、英国、意大利是每日新增死亡病例数最多的五个国家。美国过去两周的新冠病例总体看起来似乎正趋于稳定,但仍有疾病专家指出,美国不完整的数据信息很可能掩盖着美国新冠病例仍激增的实情。 两周主要资产走势概览: 美股:过去的两周内,美股震荡下行。3月31日至4月14日期间,标普下跌1.85%,截至4月12日收盘报4446.59点;道指下跌0.33%,截至4月12日收盘报34564.59 点;纳指下跌4.06%,截至4月12日收盘报13643.59点。 美债:近两周美国长短端国债利率均大幅上升。截至4月13日,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报2.7%,近两周以来上行38bp,10年期国债实际利率上行42bp至-0.1%;2年期国债利率报2.37%,近两周以来上行9bp。 伦敦金价涨幅较大,4月13日报1977.4美元/盎司。 美元指数继续上升,4月13日报99.8387点。 布油价格较为震荡,4月13日报108.78美元/桶。 伦铜价格震荡下跌,4月13日报10284美元/吨。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再度爆发对经济影响程度超预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再迎上涨、极端气候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冲击。 证券分析师:董德志 S0980513100001; 联系人:王艺熹; 行业与公司 证券行业2022年4月投资策略-改革深化,业绩向好 主要内容 2021年证券行业业绩稳健增长,头部券商竞争力不断增强。稳增长预期下,资本市场改革力度加大,成为券商行情的催化剂。当前,券商PB估值为1.46倍,处于7.62%历史分位,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我们对行业维持“超配”评级。 市场成交量上涨,IPO募资规模扩张 (1)经纪业务方面,3月A股日均成交金额为10146.58亿元,环比增长7.94%,同比增长25.97%。(2)投行业务方面,3月IPO数量为37家,募集资金规模为500亿元,环比增加142.14%;3月再融资规模为763亿元,环比增长36.65%;企业债和公司债承销规模为3471亿元,环比增长169.33%。(3)自营业务方面,3月股债涨跌互现。上证综指下跌2.43%,沪深300指数下跌7.84%,创业板指数下跌7.70%,中证全债指数上涨0.08%。(4)从反映市场风险偏好和活跃度的两融余额看,3月两融平均余额为16986亿元,环比下降1.55%。 证券行业整体业绩稳健增长,头部券商竞争力不断增强 从2021年已公布年报的证券公司来看,一方面,证券公司整体业绩保持增长,盈利能力稳定提高;另一方面,证券行业整体竞争格局较为稳定,头部证券公司竞争力不断增强。从整体业绩来看,中信证券龙头地位依然稳固,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均位居行业首位,且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维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海通证券(432.05亿元)、国泰君安(428.17亿元)营业收入位居第二、三位,国泰君安(150.13亿元)、华泰证券(133.46亿元)归母净利润位居第二、三位。 投资建议 稳增长预期下,资本市场改革力度加大,成为券商行情的催化剂。当前,券商PB估值为1.46倍,处于7.62%历史分位,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推进,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增长,券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资本市场改革背景下,龙头券商在资本实力、风险管理能力、研究定价能力、业务布局方面均有优势,建议关注龙头券商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另外,也建议关注赛道独特的互联网券商典范东方财富和小而美的特色券商国联证券。 风险提示 市场下跌对券商业绩与估值修复带来不确定性;金融监管趋严;市场竞争加剧;创新推进不及预期等。 证券分析师:戴丹苗 S0980520040003; 王鼎 S0980520110003; 王剑 S0980518070002; 黄山旅游(600054)财报点评-疫情影响主业恢复,数智化多业态布局助力成长 2021年业绩扭亏为盈,处于业绩预告区间内 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8.95亿元/+20.84%;实现归母业绩0.4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业绩亏0.51亿元,同比减亏0.51亿元;EPS0.06亿元,处业绩预告区间内。2021Q4公司收入2.26亿元/-21.05%;归母业绩0.19亿元/+1105.98%(赛富基金投资收益影响);扣非业绩亏0.50亿元,疫情下同比增亏。每股分红0.102元。 疫情反复影响主业恢复,积极推进多元布局 黄山景区2021年游客167.42万人/+10.76%,恢复约48%;其中2021H1客流98.08万人/+90.00%,恢复约60%;2021H2因疫情仅69.34万人次/-30.33%,恢复37%。各业务方面,景区业务(原园林开发业务,合并此前放在旅游服务科目里的花山谜窟、太平湖等)1.15亿元,按可比同增29.49%,预计主要系客流增长及改造后花山谜窟投入使用后带来增量贡献为主;索道客流 362.07万人次/+15.60%,恢复约49%,乘索率由2.07次增至2.16次,实现收入2.75亿元/+13.66%,恢复约50%。酒店业务2.45亿元/+8.90%,预计恢复不及2019年的50%。旅游服务收入2.27亿元/+18.21%。徽菜业务逐步壮大,从原有酒店业务中分离单列,2021年实现收入1.35亿元/+64.08%,增长较快,疫情下预计微亏。公司毛利率增1.82pct,期间费率降6.84pct。 短期疫情反复影响复苏节奏,数智化提速和多业态融合发展助力成长 短期疫情下预计仍有承压,但中线来看,公司疫情下加速“走下山,走出去”战略,全力构建山、水、村、窟、镇、茶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助力成长。其中花山谜窟提升21H2完工并投入使用;拟现金收购黄山云际51%股权,继续推进黄山旅游CBD项目和黟美小镇项目,推出太平茶新品。未来一看数智化提速,加快向平台型、科技型、互联网型转型,与蚂蚁集团数字化合作初有成效,推出数字藏品;二看公司董事长章总兼任大股东党委书记,未来集团支持下进一步资源整合有望提速;三看继续通过黄山赛富基金投资平台助力资源对接与孵化,并加快拓展徽菜、索道托管等业务;四看营销多元等。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出行限制,政策风险,国企改革低于预期。 投资建议:下调公司2022-2024年EPS至0.06/0.43/0.51元(去年7月预计公司22-23年EPS0.47/0.52 元,主要系22年初疫情反复),对应PE179/26/22x。短期疫情仍有拖累,但中线来看,公司系国内自然景区龙头,资源禀赋突出,疫情下全面强化山、水、村、窟、镇、茶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强化与蚂蚁金服、赛富基金等合作,且未来与大股东资源整合也有望提速,未来中线成长仍可期待,维持增持评级。 证券分析师:曾光 S0980511040003; 钟潇 S0980513100003; 医药生物周报(22年第12周)-HPV疫苗单剂次免疫程序短期影响有限,国内新冠疫苗和治疗药物取得临床进展 关注景气赛道估值合理标的 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1.38%,跑输沪深300指数0.13个百分点;2022年初以来,医药行业下跌16.27%,跑输沪深300指数4.5个百分点。当前医药生物市盈率(TTM,整体法,剔除负值)29.43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9.8%分位数,估值位于偏低水平。建议继续关注景气赛道估值与增速匹配的优质标的:复星医药、迈瑞医疗、恒瑞医药、药明康德、普洛药业、惠泰医疗、东方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康宁杰瑞制药、威高股份等。 WHO建议HPV疫苗单剂次免疫程序,行业短期影响有限 2022年4月11日,世卫组织官网发布消息,经免疫战略专家组审议认为单剂次HPV疫苗接种方案可以有效预防由HPV持续感染引起的宫颈癌,且与两剂或三剂方案的效果相当,建议修改免疫程序为:9-14岁女性(最优先人群)接种1剂次或2剂次;15-20岁女性接种1剂次或2剂次;21岁以上女性接种2剂次(间隔6个月)。 国内新冠疫苗和治疗药物临床取得进展 近日,国药北京所/武汉所两款针对Omicron变异株灭活疫苗正式获准在香港已完成2/3剂新冠疫苗接种的18岁以上人群中开展新冠疫苗的序贯免疫临床研究。2022年4月1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建东在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报告了阿兹夫定在治疗新冠适应症上的研发情况和进展。目前国内小分子新冠治疗药物仅有辉瑞Paxlovid获附条件上市,君实生物VV116、真实生物阿兹夫定、开拓药业普克鲁胺等管线处于临床阶段,建议持续关注新冠疫苗和治疗药物产业链。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的风险、医保控费超预期的风险、药品及高值耗材集采超预期的风险。 证券分析师:马千里 S0980521070001; 陈益凌 S0980519010002; 陈曦炳 S0980521120001; 彭思宇 S0980521060003; 联系人:张超; 汽车产业链近况分析专题-上海、吉林、广东区域汽车供应链梳理 汽车作为我国支柱产业,工信部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上线、各地有序复工 本轮疫情始于三月,广东、上海、吉林三个地区作为我国汽车工业的核心地区,不同程度受疫情影响。汽车作为支柱产业,为了缓解疫情造成的供应链物流问题,工信部4月11日上线“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帮助供应链企业及时反馈和解决困难问题,各地有序复工。 上海、广东、吉林为我国汽车工业核心地区 2020年三个地区汽车产量为844万辆,占我国汽车总产量33%;2020年三个地区乘用车销量为293万辆,占我国汽车总销量15%。上市企业层面,自主零部件企业约有23家在疫情影响地区,其中上海地区17家、长春地区4家、广州地区2家。疫情影响地区外资零部件企业有21家,包含bosch、yazaki、denso、JTEKT、采埃孚、magna、弗吉亚等,配套客户设计大众、通用、福特、上汽、一汽、丰田、奔驰、宝马等。 上海、广州、吉林产能及产业链分析:根据爱普搜的数据,上汽集团2021年产能为1013万辆,其中上海地区产能为196万辆,约占总产能19%;广汽集团2021年产能为262万辆,其中广州地区产能为191万辆,约占总产能73%%;一汽集团2021年产能为442万辆,其中吉林+广州地区产能为170万辆,约占总产能38%;特斯拉:国内工厂产能45万,均为上海地区。蔚来汽车规划产能24万,疫情影响地区无产能。小鹏汽车2021年产能30万辆,其中10万辆产能在广州地区。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原材料价格走势以及疫情影响短期难以预测,但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升级趋势不改,仍然是未来5-10维度的主线逻辑,部分零部件下跌到合理估值水平,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我们推荐自主品牌崛起和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升级两条主线。主线1: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突破15%关键点位进入加速渗透,三电技术底层支持背景下,整车生产逻辑变化,自主品牌从组织架构、供应链完善程度、商业模式等方面超越合资,长期看好自主品牌崛起带来的产业链投资机遇。主线2:汽车电动化的核心是能源流的应用。政策、技术、特斯拉等多重因素叠加,新能源汽车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需求驱动车型产品力提升,技术趋势往磷酸铁锂、4680圆柱、多合一电驱动系统、整车平台高压化等多维升级。主线3:汽车智能化的核心是数据流的应用,增量零部件包含:获取端-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输送端-高速连接器,计算端-域控制器,应用端-空气悬架、线控制动和转向,交互端-HUD、交互车灯、中控仪表、天幕玻璃、车载声学等。 风险提示:汽车芯片产能风险,销量下行风险,传统企业变革风险。 证券分析师:唐旭霞 S0980519080002; 戴仕远 S0980521060004; 保险三月保费点评-寿险景气度向上,财险稳步增长 寿险三月企稳:增额终身寿或力挽狂澜,车险新单稳步向前 寿险新单销售或如期改善:正如我们在三月策略报告中阐述的,我们预计近期寿险新单有望开始改善,增额终身寿凭借较高的新业务价值率(40%-50%,高于上市寿险企业的平均水平)或力挽狂澜,让中国平安的三月新单销售同比转正。展望二季度,随着股票市场的震荡加剧,固收保本的保险产品的吸引力有望持续,我们继续看好新单销售,正增速有望持续。 平安一季度个人业务新业务保费同比-16%,主要是因为去年一季度基数较高,重疾定义切换使得销售大幅提升,去年一二月的新业务保费同比增速分别为31%和24%。但今年一季度新单保费同比2020年一季度的增长幅度为0.45%,在人力持续下滑三年的背景下,19-21年分别下滑18%、12%和41%,平安2022年一季度的新业务保费能超过2020年一季度同期,表现非常靓丽,人力质量确有大幅提升之势,未来的增速值得期待。 增额终身寿的优势在于保额可以增长,然后通过保额提取以及加保等操作,实现远高于传统寿险产品的灵活性。起初增额终身寿在香港卖得非常好,后被引进到内地,成为中小寿险企业搭配经纪公司的主战场,直至近两年大型寿险企业纷纷推出该类产品,同时银保监会在2021年10月下发通知,提高了人身险产品的销售门槛,整顿互联网销售。在此背景下,增额终身寿有望接力重疾险,力挽狂澜。4月8日,平安发布“盛世金越”增额终身寿,发力居家养老,进一步发挥“保险+”综合实力,短期景气程度正在提升。 车险稳步向前:中国财险保持相对优势,维持较高景气度 三月中国财险原保费同比增长10%,平安财险+9%,太保财险+11%,规模优势稳步提升。车险业务,相比一二月的强势增长,车险保费增速有所下滑,全行业3月增速仅为3.2%,中国财险为4.6%,仍有较强的相对优势。同时,一季度新车市场疲软,车均保费拉动增长。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我们预计车均保费仍有持续向上的趋势,车险市场规模仍将继续增长,全年车险将维持较高景气度。同时,大灾风险同比下滑,非车险盈利或迎来拐点。整体而言,中国财险维持较高景气度。 投资建议:寿险β,财险α,维持板块 “超配”评级。稳增长政策下,寿险资产端受益,同时负债端改善,行业景气度向上。同时,车均保费有望持续提升,而非车险盈利拐点向上,中国财险维持较高景气度。我们对保险行业维持“超配”评级,首推α属性强的中国财险和β属性强的中国平安。 风险提示:宏观、疫情等系统性风险,寿险新单大幅下滑,车险保费下滑等。 证券分析师:戴丹苗 S0980520040003; 王鼎 S0980520110003; 王剑 S0980518070002; 研报精选:近期公司深度报告 贝泰妮(300957.SZ) 深度报告-功效护肤龙头优势深化,加速进军皮肤健康生态 功效护肤龙头企业,成长性及稳健性领先市场。功效护肤行业空间广阔,头部化趋势突显。主品牌沿着已有成熟方法论,持续打开成长天花板。主业赋能叠加外脑协同,多品牌布局打造皮肤健康生态。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依托主品牌通过产品及渠道实现持续破圈,以及新品牌的逐步落地贡献增量,未来3-5年仍将处于业绩快速成长期,维持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11.9/16.1/21.8亿元(+38%/+35%/+35%),对应EPS 2.81/3.80/5.14元。综合考虑绝对及相对估值情况,我们给予公司合理区间为247.21元/股-256.06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张峻豪 S0980517070001; 联系人:柳旭、王畅; 张家港行(002839)深度报告-“两小”战略成效显著,空间广阔 深耕张家港,异地扩张拓宽业务空间。坚定升级小微战略,小微业务成效显著。对公业务良好,规模稳定扩张,质量优异。各项财务指标处上市农商行中上水平。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5.3/17.9/20.8亿元,EPS为0.85/0.99/1.15元。综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我们认为公司股票合理估值区间在7.4~9.4元之间,对应2022年PB值为0.98~1.24x,相对目前股价有8.8%~38.2%的溢价。综合考虑公司估值以及公司区域经济情况和战略定位,维持“增持”评级 证券分析师:陈俊良 S0980519010001; 王剑 S0980518070002; 田维韦 S0980520030002; 中国财险(02328.HK)深度报告-来自客户,根植客户 车险业务:对用户的深度经营才是护城河。 投资建议:2022年,中国财险的景气度持续提升:(1)车险保费同比转正,一是有利于改善整体的承保利润率,二是有利于提升承保业务杠杆;(2)受2021年大灾事件的影响,非车险业务拖累大幅亏损,而根据行业数据,2022年大灾事件的发生概率下滑,非车险有望贡献利润。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256/283/321亿元,同比增速14%/11%/14%,摊薄EPS1.15/1.27/1.44元,对应的ROE12.4%/12.3%/12.5%,当前股价对应PB0.64/0.57/0.51x。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9.6-11.7元港币。 证券分析师:戴丹苗 S0980520040003; 王鼎 S0980520110003; 王剑 S0980518070002; 霍莱沃(688682)深度报告-电磁仿真领先企业,相控阵领域迎加速发展 公司是电磁仿真和相控阵校准测试系统领先厂商。相控阵雷达应用深化,测试系统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相控阵相关产品十四五有望逐步放量。发布CAE新产品,国产化背景下有望持续成长。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当前正处于快速成长期,预计2021-2023年收入为3.30/4.56/6.17亿元,归母净利润0.61/0.85/1.15亿元(+36%/39%/36%),对应当前股价PE为59/42/31倍。通过多角度估值,123.66-130.45元之间,相对于公司目前股价有27%-34%估值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影响正常经营节奏;相控阵测试行业竞争加剧,相关产品推广不及预期;CAE等产品突破进展缓慢;贸易摩擦持续升级。 证券分析师:库宏垚 S0980520010001; 熊莉 S0980519030002; 康方生物-B(09926.HK)深度报告:专注创新的双抗龙头,重磅产品进入收获期 康方生物:自主研发驱动,核心资产进入收获期。卡度尼利与AK112有望成为同类首创分子。管线布局深厚,联用潜力广阔。核心资产进入收获期,商业化价值较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康方生物的派安普利单抗已经获批上市,卡度尼利提交了BLA,AK112开启注册性临床,核心资产商业化价值较大。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较强,管线布局深厚,对外积极开展合作。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营收分别为5.80/11.11/23.97亿元,22-23年同比增长91.7%/115.7%,归母净利润-8.79/-7.70/-0.78亿元。根据风险调整后的DCF估值模型,我们认为公司的合理估值区间为143~159亿人民币,对应合理股价范围为21.5~24.0港元,相对当前股价有32%~47%的上涨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的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监管政策调整的风险、医保降价超预期的风险、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证券分析师:陈益凌 S0980519010002; 陈曦炳 S0980521120001; 东山精密(002384)深度报告-互联互通核心器件智造龙头 完成组织架构调整及业务梳理,2021年起全面提质增效 PCB硬板业务紧抓汽车电动化和服务器升级换代的市场机遇。FPC软板业务聚焦苹果份额提升,同时积极拓展智能穿戴、汽车新客户。积极布局Mini LED,Pad和TV产品推进顺利,有望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我们预计21-23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1.3%/12.7%/12.6%至313/352/39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7%/28.0%/24.9%至19.08/24.44/30.51亿元。参考2022年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期均值19.0倍PE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18-19倍预期PE,对应目标价25.72-27.15元,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胡慧 S0980521080002; 胡剑 S0980521080001; 联系人:李梓澎、周靖翔; 广汇能源(600256)深度报告:项目进入收获期,迈入成长快车道 我们认为公司将在未来展现良好的成长性,启东接收站每年周转规模的稳定扩张,以及在手煤化工、煤矿的稳定达产,都将带动公司业绩的不断增长。并且在现有在手投产后,大型资本开支均以结束,公司开始进入资本回收期,未来有望加大分红比例,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 预计21-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26.27/35.14/47.23亿元,EPS分别为0.39/0.52/0.70元/股。 采用分步估值法,得到公司21-25年的合理市值水平为261/395/565/840/992亿元。因为公司属于周期成长股,若给与21年整体11倍的估值水平,市值目标280亿左右,因此我们判断公司21年目标市值在260-280亿之间,对应目标价在3.86-4.1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刘子栋 S0980521020002; 倍轻松(688793)深度:breo倍轻松,让健康更轻松 深耕局部按摩器二十载;局部按摩器:低渗透大潜力,产品定空间,综合能力定地位;倍轻松引领行业发展,树立产品+渠道+营销的综合壁垒;行业尚处萌芽期,成长性和天花板高,公司作为具有产品、渠道和品牌综合优势的龙头,望引领行业发展。预计2021-2023净利润1.2/1.8/2.4亿,参考行业、DCF估值和长期空间,给予目标市值54-61亿,对应2022年PE为30-34倍,首次覆盖,给予 “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陈伟奇 S0980520110004; 王兆康 S0980520120004; 研报精选:近期行业深度报告 运动品牌行业专题:运动长青,国货崛起的荆棘与曙光 行业趋势:国内运动行业景气度高,集中度高且格局稳定;品牌竞争力:国际龙头占优,本土企业崛起;发展策略:品牌、渠道、供应链全面升级;中国运动鞋服行业机遇广阔,看好实力崛起,有望超越行业增长的品牌本土企业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以及竞争力突出,有望持续提升份额的上下游本土企业申洲国际、华利集团、滔搏、宝胜国际。 证券分析师:丁诗洁 S0980520040004; 云办公系列专题:借谷歌微软之道,看金山办公如何破协作之局 谷歌G Suite以邮箱为生态,开创协作文档,攫取云端市场;谷歌成功之道,金山WPS移动、云、协作、行业、AI不落下风;协同办公成新战场,C端助力微信系办公生态领先;WPS在线文档优势足,协作办公有望复制微软路径;疫情催化云办公常态化,关注协作文档和协同办公投资机会。金山WPS在云协作和协同办公上积极布局,重点推荐云办公龙头厂商金山办公。 证券分析师:熊莉 S0980519030002; 库宏垚 S0980520010001; 商业地产行业专题报告(三):轻重模式之辩:冒风险吃有限的肉还是凭实力喝多家的汤? 行业空间测算:预期2025年租金收入达1.6万亿元;解构租金收入:源于资产还是源于服务?竞争格局预判:争抢赛道诞蓬勃供给,去芜存菁是必然趋势;发展模式选择:重资产冒风险“吃肉”,轻资产凭实力“喝汤”;综合来看,我们认为重资产模式享受租金收入及资产增值,但受制于资金沉淀压力规模难提升、还担亏损风险;轻资产模式凭运营实力走天下,有议价能力、容易扩规模。建议关注商业地产重资产开发商华润置地、龙湖集团,以及轻资产运营商华润万象生活、宝龙商业、星盛商业。 证券分析师:任鹤 S0980520040006; 王粤雷 S0980520030001; 联系人:王静;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立即开通国信账户~
国信晨会 音频: 进度条 00:00 01:41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晨会提要 【宏观与策略】 固定收益月报-资金观察,货币瞭望(降准将有助于4月市场利率均值小幅下行) 转债市场周报:转债发行人年报概览(二) 可交换私募债跟踪-私募EB每周跟踪 海外宏观双周报-5月若缩表,影响会如何? 【行业与公司】 证券行业2022年4月投资策略-改革深化,业绩向好 保险三月保费点评-寿险景气度向上,财险稳步增长 医药生物周报(22年第12周)-HPV疫苗单剂次免疫程序短期影响有限,国内新冠疫苗和治疗药物取得临床进展 汽车产业链近况分析专题-上海、吉林、广东区域汽车供应链梳理 黄山旅游(600054)财报点评-疫情影响主业恢复,数智化多业态布局助力成长 宏观与策略 固定收益月报-资金观察,货币瞭望(降准将有助于4月市场利率均值小幅下行) 海外货币市场指标跟踪:3月短期美债持续上行,美联储不断释放鹰派信息,强化市场加息预期; 国内货币市场指标跟踪-价:3月货币市场利率小幅回升,R007均值上行12BP。短期债券收益率方面,3月各品种收益率均快速上行; 国内货币市场指标跟踪-量:3月银行间和交易所待购回债券余额回升,银行间和交易所隔夜回购成交量占比小幅回落,预估3月和4月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为1.2%和1.4%; 4月份资金瞭望:降准将有助于4月市场利率均值小幅下行; 证券分析师:赵婧 S0980513080004; 董德志 S0980513100001; 李智能 S0980516060001; 联系人:陈笑楠、王艺熹; 转债市场周报:转债发行人年报概览(二) 截至4月15日,共有108家转债发行人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本期周报我们整理了上期周报发布后披露的40份转债发行人2021年年度报告情况。 总体来看,2021年转债发行人大体业绩向好,大部分公司营收与净利润保持正增。增速较高的多属于化工类和电气设备类企业,营业收入增速大幅超过净利润增速的情况较多。 我们按照营收增速与毛利率变动方向将40份年报进行分类,具体来看: 14家公司增收增利,有效实施提价降本。部分公司在2021年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的背景下通过增加销售高附加值产品销售比例,或对原有产品进行提价的方式获得了更高的毛利率水平。也有部分公司毛利率提升来自于优异的成本管控能力,有效使用金融工具辅助实现原材料成本可控,或因规模效应助力综合成本下降,包括恩捷股份、迪贝电气、嘉澳环保、甬金股份、旗滨集团、正丹股份、招商公路、新凤鸣、新洋丰、华兴源创、洽洽食品、科伦药业、银信科技。 3家公司因利息支付导致归母净利润水平下降。仙乐健康、皖天然气、海兰信三家公司2021年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均因为可转债利息支付及其他原因导致财务费用或销售费用上升,导致归母净利润水平下降。 部分公司毛利率下降,公司营收增速超过利润增速。大部分转债发行人在2021年疫情冲击消退、下游需求转好的情况下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大幅提升。部分公司在2021年顺利投放储备产能,业绩较2020年明显增厚。美中不足的是受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产品价格未能同时增加影响,部分公司毛利率有所压降,包括聚合顺、起帆电缆、大禹节水、楚江新材、中国银河、苏利股份、思路视觉、健帆医疗、宏丰股份、洁美科技、艾华集团、杭叉集团、百达精工、国光股份、伯特利、重庆银行。 收入增长但利润下降:计提商誉、补贴到期等特殊原因。部分公司2021年收入增长但净利润水平较2020年有比较明显的下降。从年报中找到的主要原因包括计提商誉减值、计提股份支付费用、优惠政策到期、环保投入增加等,包括华阳国际、银轮股份、思特奇、北部港湾、昌宏科技、中化岩土。 风险提示:政策调整滞后,经济增速下滑。 证券分析师:董德志 S0980513100001; 联系人:王艺熹; 可交换私募债跟踪-私募EB每周跟踪 我们定期梳理从公开渠道可获得的最新的可交换私募债(私募EB)项目情况,对私募可交换债项目做基本要素跟踪,私募发行条款发行过程可能有更改,请以最终募集说明书为准,发行进度请与相关主承销商咨询。 本周新增项目信息(部分项目因合规原因未予列示): 1、盐城市国能投资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项目获交易所反馈,拟发行规模为7.5亿,正股是江苏新能(603693.SH),主承销商为东海证券,项目获反馈日期为2022年4月14日。 风险提示:政策调整滞后,经济增速下滑。 证券分析师:董德志 S0980513100001; 联系人:王艺熹; 海外宏观双周报-5月若缩表,影响会如何? 美联储3月会议纪要透露缩表细节:美联储最快将于5月开启缩表;本次缩表方式为减少对美联储持有资产再投资;本次缩表上限设置为600亿美元美债和350亿美元MBS,至少在3个月之后缩表规模达到上限;由于MBS提前还款可能不会触及缩表上限,可能联储会直接向市场抛售MBS。本次缩表具有速度快、力度大的特点。 美联储缩表将直接影响金融市场流动性:总体来看,若美联储开始缩表,银行和货币市场基金需要消耗银行准备金或者ON RRP使用量来满足财政部新的国债发行需求。鉴于目前美国存款类机构准备金规模和ON RRP使用量均处于较高的位置,我们认为,短期内美国金融市场流动性仍将保持充裕。但考虑到此次缩表强度较大,可能会给市场传递流动性较快收缩的信号,反而会进一步加速流动性的收缩,后续美国金融市场流动性指标值得关注。 相比量化宽松,本次缩表对经济影响较小:与量化宽松相比,缩表与美联储扩表的效用不是对称的。在量化宽松政策实施之前,美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往往是偏紧的,量化宽松可以有效地降低银行间融资成本,并向市场传递“美联储打算较长时间将政策利率维持低位”的信号。而在缩表启动之前,美国金融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缩表对金融市场影响较小。 海外疫情与疫苗接种进度追踪:近期,新冠疫情在欧洲和亚洲加速传播,截至北京时间2022年4月12日,韩国、意大利、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是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最多的五个国家;韩国、俄罗斯、法国、英国、意大利是每日新增死亡病例数最多的五个国家。美国过去两周的新冠病例总体看起来似乎正趋于稳定,但仍有疾病专家指出,美国不完整的数据信息很可能掩盖着美国新冠病例仍激增的实情。 两周主要资产走势概览: 美股:过去的两周内,美股震荡下行。3月31日至4月14日期间,标普下跌1.85%,截至4月12日收盘报4446.59点;道指下跌0.33%,截至4月12日收盘报34564.59 点;纳指下跌4.06%,截至4月12日收盘报13643.59点。 美债:近两周美国长短端国债利率均大幅上升。截至4月13日,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报2.7%,近两周以来上行38bp,10年期国债实际利率上行42bp至-0.1%;2年期国债利率报2.37%,近两周以来上行9bp。 伦敦金价涨幅较大,4月13日报1977.4美元/盎司。 美元指数继续上升,4月13日报99.8387点。 布油价格较为震荡,4月13日报108.78美元/桶。 伦铜价格震荡下跌,4月13日报10284美元/吨。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再度爆发对经济影响程度超预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再迎上涨、极端气候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冲击。 证券分析师:董德志 S0980513100001; 联系人:王艺熹; 行业与公司 证券行业2022年4月投资策略-改革深化,业绩向好 主要内容 2021年证券行业业绩稳健增长,头部券商竞争力不断增强。稳增长预期下,资本市场改革力度加大,成为券商行情的催化剂。当前,券商PB估值为1.46倍,处于7.62%历史分位,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我们对行业维持“超配”评级。 市场成交量上涨,IPO募资规模扩张 (1)经纪业务方面,3月A股日均成交金额为10146.58亿元,环比增长7.94%,同比增长25.97%。(2)投行业务方面,3月IPO数量为37家,募集资金规模为500亿元,环比增加142.14%;3月再融资规模为763亿元,环比增长36.65%;企业债和公司债承销规模为3471亿元,环比增长169.33%。(3)自营业务方面,3月股债涨跌互现。上证综指下跌2.43%,沪深300指数下跌7.84%,创业板指数下跌7.70%,中证全债指数上涨0.08%。(4)从反映市场风险偏好和活跃度的两融余额看,3月两融平均余额为16986亿元,环比下降1.55%。 证券行业整体业绩稳健增长,头部券商竞争力不断增强 从2021年已公布年报的证券公司来看,一方面,证券公司整体业绩保持增长,盈利能力稳定提高;另一方面,证券行业整体竞争格局较为稳定,头部证券公司竞争力不断增强。从整体业绩来看,中信证券龙头地位依然稳固,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均位居行业首位,且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维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海通证券(432.05亿元)、国泰君安(428.17亿元)营业收入位居第二、三位,国泰君安(150.13亿元)、华泰证券(133.46亿元)归母净利润位居第二、三位。 投资建议 稳增长预期下,资本市场改革力度加大,成为券商行情的催化剂。当前,券商PB估值为1.46倍,处于7.62%历史分位,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推进,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增长,券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资本市场改革背景下,龙头券商在资本实力、风险管理能力、研究定价能力、业务布局方面均有优势,建议关注龙头券商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另外,也建议关注赛道独特的互联网券商典范东方财富和小而美的特色券商国联证券。 风险提示 市场下跌对券商业绩与估值修复带来不确定性;金融监管趋严;市场竞争加剧;创新推进不及预期等。 证券分析师:戴丹苗 S0980520040003; 王鼎 S0980520110003; 王剑 S0980518070002; 黄山旅游(600054)财报点评-疫情影响主业恢复,数智化多业态布局助力成长 2021年业绩扭亏为盈,处于业绩预告区间内 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8.95亿元/+20.84%;实现归母业绩0.4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业绩亏0.51亿元,同比减亏0.51亿元;EPS0.06亿元,处业绩预告区间内。2021Q4公司收入2.26亿元/-21.05%;归母业绩0.19亿元/+1105.98%(赛富基金投资收益影响);扣非业绩亏0.50亿元,疫情下同比增亏。每股分红0.102元。 疫情反复影响主业恢复,积极推进多元布局 黄山景区2021年游客167.42万人/+10.76%,恢复约48%;其中2021H1客流98.08万人/+90.00%,恢复约60%;2021H2因疫情仅69.34万人次/-30.33%,恢复37%。各业务方面,景区业务(原园林开发业务,合并此前放在旅游服务科目里的花山谜窟、太平湖等)1.15亿元,按可比同增29.49%,预计主要系客流增长及改造后花山谜窟投入使用后带来增量贡献为主;索道客流 362.07万人次/+15.60%,恢复约49%,乘索率由2.07次增至2.16次,实现收入2.75亿元/+13.66%,恢复约50%。酒店业务2.45亿元/+8.90%,预计恢复不及2019年的50%。旅游服务收入2.27亿元/+18.21%。徽菜业务逐步壮大,从原有酒店业务中分离单列,2021年实现收入1.35亿元/+64.08%,增长较快,疫情下预计微亏。公司毛利率增1.82pct,期间费率降6.84pct。 短期疫情反复影响复苏节奏,数智化提速和多业态融合发展助力成长 短期疫情下预计仍有承压,但中线来看,公司疫情下加速“走下山,走出去”战略,全力构建山、水、村、窟、镇、茶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助力成长。其中花山谜窟提升21H2完工并投入使用;拟现金收购黄山云际51%股权,继续推进黄山旅游CBD项目和黟美小镇项目,推出太平茶新品。未来一看数智化提速,加快向平台型、科技型、互联网型转型,与蚂蚁集团数字化合作初有成效,推出数字藏品;二看公司董事长章总兼任大股东党委书记,未来集团支持下进一步资源整合有望提速;三看继续通过黄山赛富基金投资平台助力资源对接与孵化,并加快拓展徽菜、索道托管等业务;四看营销多元等。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出行限制,政策风险,国企改革低于预期。 投资建议:下调公司2022-2024年EPS至0.06/0.43/0.51元(去年7月预计公司22-23年EPS0.47/0.52 元,主要系22年初疫情反复),对应PE179/26/22x。短期疫情仍有拖累,但中线来看,公司系国内自然景区龙头,资源禀赋突出,疫情下全面强化山、水、村、窟、镇、茶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强化与蚂蚁金服、赛富基金等合作,且未来与大股东资源整合也有望提速,未来中线成长仍可期待,维持增持评级。 证券分析师:曾光 S0980511040003; 钟潇 S0980513100003; 医药生物周报(22年第12周)-HPV疫苗单剂次免疫程序短期影响有限,国内新冠疫苗和治疗药物取得临床进展 关注景气赛道估值合理标的 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1.38%,跑输沪深300指数0.13个百分点;2022年初以来,医药行业下跌16.27%,跑输沪深300指数4.5个百分点。当前医药生物市盈率(TTM,整体法,剔除负值)29.43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9.8%分位数,估值位于偏低水平。建议继续关注景气赛道估值与增速匹配的优质标的:复星医药、迈瑞医疗、恒瑞医药、药明康德、普洛药业、惠泰医疗、东方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康宁杰瑞制药、威高股份等。 WHO建议HPV疫苗单剂次免疫程序,行业短期影响有限 2022年4月11日,世卫组织官网发布消息,经免疫战略专家组审议认为单剂次HPV疫苗接种方案可以有效预防由HPV持续感染引起的宫颈癌,且与两剂或三剂方案的效果相当,建议修改免疫程序为:9-14岁女性(最优先人群)接种1剂次或2剂次;15-20岁女性接种1剂次或2剂次;21岁以上女性接种2剂次(间隔6个月)。 国内新冠疫苗和治疗药物临床取得进展 近日,国药北京所/武汉所两款针对Omicron变异株灭活疫苗正式获准在香港已完成2/3剂新冠疫苗接种的18岁以上人群中开展新冠疫苗的序贯免疫临床研究。2022年4月1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建东在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报告了阿兹夫定在治疗新冠适应症上的研发情况和进展。目前国内小分子新冠治疗药物仅有辉瑞Paxlovid获附条件上市,君实生物VV116、真实生物阿兹夫定、开拓药业普克鲁胺等管线处于临床阶段,建议持续关注新冠疫苗和治疗药物产业链。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的风险、医保控费超预期的风险、药品及高值耗材集采超预期的风险。 证券分析师:马千里 S0980521070001; 陈益凌 S0980519010002; 陈曦炳 S0980521120001; 彭思宇 S0980521060003; 联系人:张超; 汽车产业链近况分析专题-上海、吉林、广东区域汽车供应链梳理 汽车作为我国支柱产业,工信部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上线、各地有序复工 本轮疫情始于三月,广东、上海、吉林三个地区作为我国汽车工业的核心地区,不同程度受疫情影响。汽车作为支柱产业,为了缓解疫情造成的供应链物流问题,工信部4月11日上线“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帮助供应链企业及时反馈和解决困难问题,各地有序复工。 上海、广东、吉林为我国汽车工业核心地区 2020年三个地区汽车产量为844万辆,占我国汽车总产量33%;2020年三个地区乘用车销量为293万辆,占我国汽车总销量15%。上市企业层面,自主零部件企业约有23家在疫情影响地区,其中上海地区17家、长春地区4家、广州地区2家。疫情影响地区外资零部件企业有21家,包含bosch、yazaki、denso、JTEKT、采埃孚、magna、弗吉亚等,配套客户设计大众、通用、福特、上汽、一汽、丰田、奔驰、宝马等。 上海、广州、吉林产能及产业链分析:根据爱普搜的数据,上汽集团2021年产能为1013万辆,其中上海地区产能为196万辆,约占总产能19%;广汽集团2021年产能为262万辆,其中广州地区产能为191万辆,约占总产能73%%;一汽集团2021年产能为442万辆,其中吉林+广州地区产能为170万辆,约占总产能38%;特斯拉:国内工厂产能45万,均为上海地区。蔚来汽车规划产能24万,疫情影响地区无产能。小鹏汽车2021年产能30万辆,其中10万辆产能在广州地区。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原材料价格走势以及疫情影响短期难以预测,但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升级趋势不改,仍然是未来5-10维度的主线逻辑,部分零部件下跌到合理估值水平,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我们推荐自主品牌崛起和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升级两条主线。主线1: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突破15%关键点位进入加速渗透,三电技术底层支持背景下,整车生产逻辑变化,自主品牌从组织架构、供应链完善程度、商业模式等方面超越合资,长期看好自主品牌崛起带来的产业链投资机遇。主线2:汽车电动化的核心是能源流的应用。政策、技术、特斯拉等多重因素叠加,新能源汽车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需求驱动车型产品力提升,技术趋势往磷酸铁锂、4680圆柱、多合一电驱动系统、整车平台高压化等多维升级。主线3:汽车智能化的核心是数据流的应用,增量零部件包含:获取端-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输送端-高速连接器,计算端-域控制器,应用端-空气悬架、线控制动和转向,交互端-HUD、交互车灯、中控仪表、天幕玻璃、车载声学等。 风险提示:汽车芯片产能风险,销量下行风险,传统企业变革风险。 证券分析师:唐旭霞 S0980519080002; 戴仕远 S0980521060004; 保险三月保费点评-寿险景气度向上,财险稳步增长 寿险三月企稳:增额终身寿或力挽狂澜,车险新单稳步向前 寿险新单销售或如期改善:正如我们在三月策略报告中阐述的,我们预计近期寿险新单有望开始改善,增额终身寿凭借较高的新业务价值率(40%-50%,高于上市寿险企业的平均水平)或力挽狂澜,让中国平安的三月新单销售同比转正。展望二季度,随着股票市场的震荡加剧,固收保本的保险产品的吸引力有望持续,我们继续看好新单销售,正增速有望持续。 平安一季度个人业务新业务保费同比-16%,主要是因为去年一季度基数较高,重疾定义切换使得销售大幅提升,去年一二月的新业务保费同比增速分别为31%和24%。但今年一季度新单保费同比2020年一季度的增长幅度为0.45%,在人力持续下滑三年的背景下,19-21年分别下滑18%、12%和41%,平安2022年一季度的新业务保费能超过2020年一季度同期,表现非常靓丽,人力质量确有大幅提升之势,未来的增速值得期待。 增额终身寿的优势在于保额可以增长,然后通过保额提取以及加保等操作,实现远高于传统寿险产品的灵活性。起初增额终身寿在香港卖得非常好,后被引进到内地,成为中小寿险企业搭配经纪公司的主战场,直至近两年大型寿险企业纷纷推出该类产品,同时银保监会在2021年10月下发通知,提高了人身险产品的销售门槛,整顿互联网销售。在此背景下,增额终身寿有望接力重疾险,力挽狂澜。4月8日,平安发布“盛世金越”增额终身寿,发力居家养老,进一步发挥“保险+”综合实力,短期景气程度正在提升。 车险稳步向前:中国财险保持相对优势,维持较高景气度 三月中国财险原保费同比增长10%,平安财险+9%,太保财险+11%,规模优势稳步提升。车险业务,相比一二月的强势增长,车险保费增速有所下滑,全行业3月增速仅为3.2%,中国财险为4.6%,仍有较强的相对优势。同时,一季度新车市场疲软,车均保费拉动增长。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我们预计车均保费仍有持续向上的趋势,车险市场规模仍将继续增长,全年车险将维持较高景气度。同时,大灾风险同比下滑,非车险盈利或迎来拐点。整体而言,中国财险维持较高景气度。 投资建议:寿险β,财险α,维持板块 “超配”评级。稳增长政策下,寿险资产端受益,同时负债端改善,行业景气度向上。同时,车均保费有望持续提升,而非车险盈利拐点向上,中国财险维持较高景气度。我们对保险行业维持“超配”评级,首推α属性强的中国财险和β属性强的中国平安。 风险提示:宏观、疫情等系统性风险,寿险新单大幅下滑,车险保费下滑等。 证券分析师:戴丹苗 S0980520040003; 王鼎 S0980520110003; 王剑 S0980518070002; 研报精选:近期公司深度报告 贝泰妮(300957.SZ) 深度报告-功效护肤龙头优势深化,加速进军皮肤健康生态 功效护肤龙头企业,成长性及稳健性领先市场。功效护肤行业空间广阔,头部化趋势突显。主品牌沿着已有成熟方法论,持续打开成长天花板。主业赋能叠加外脑协同,多品牌布局打造皮肤健康生态。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依托主品牌通过产品及渠道实现持续破圈,以及新品牌的逐步落地贡献增量,未来3-5年仍将处于业绩快速成长期,维持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11.9/16.1/21.8亿元(+38%/+35%/+35%),对应EPS 2.81/3.80/5.14元。综合考虑绝对及相对估值情况,我们给予公司合理区间为247.21元/股-256.06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张峻豪 S0980517070001; 联系人:柳旭、王畅; 张家港行(002839)深度报告-“两小”战略成效显著,空间广阔 深耕张家港,异地扩张拓宽业务空间。坚定升级小微战略,小微业务成效显著。对公业务良好,规模稳定扩张,质量优异。各项财务指标处上市农商行中上水平。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5.3/17.9/20.8亿元,EPS为0.85/0.99/1.15元。综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我们认为公司股票合理估值区间在7.4~9.4元之间,对应2022年PB值为0.98~1.24x,相对目前股价有8.8%~38.2%的溢价。综合考虑公司估值以及公司区域经济情况和战略定位,维持“增持”评级 证券分析师:陈俊良 S0980519010001; 王剑 S0980518070002; 田维韦 S0980520030002; 中国财险(02328.HK)深度报告-来自客户,根植客户 车险业务:对用户的深度经营才是护城河。 投资建议:2022年,中国财险的景气度持续提升:(1)车险保费同比转正,一是有利于改善整体的承保利润率,二是有利于提升承保业务杠杆;(2)受2021年大灾事件的影响,非车险业务拖累大幅亏损,而根据行业数据,2022年大灾事件的发生概率下滑,非车险有望贡献利润。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256/283/321亿元,同比增速14%/11%/14%,摊薄EPS1.15/1.27/1.44元,对应的ROE12.4%/12.3%/12.5%,当前股价对应PB0.64/0.57/0.51x。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9.6-11.7元港币。 证券分析师:戴丹苗 S0980520040003; 王鼎 S0980520110003; 王剑 S0980518070002; 霍莱沃(688682)深度报告-电磁仿真领先企业,相控阵领域迎加速发展 公司是电磁仿真和相控阵校准测试系统领先厂商。相控阵雷达应用深化,测试系统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相控阵相关产品十四五有望逐步放量。发布CAE新产品,国产化背景下有望持续成长。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当前正处于快速成长期,预计2021-2023年收入为3.30/4.56/6.17亿元,归母净利润0.61/0.85/1.15亿元(+36%/39%/36%),对应当前股价PE为59/42/31倍。通过多角度估值,123.66-130.45元之间,相对于公司目前股价有27%-34%估值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影响正常经营节奏;相控阵测试行业竞争加剧,相关产品推广不及预期;CAE等产品突破进展缓慢;贸易摩擦持续升级。 证券分析师:库宏垚 S0980520010001; 熊莉 S0980519030002; 康方生物-B(09926.HK)深度报告:专注创新的双抗龙头,重磅产品进入收获期 康方生物:自主研发驱动,核心资产进入收获期。卡度尼利与AK112有望成为同类首创分子。管线布局深厚,联用潜力广阔。核心资产进入收获期,商业化价值较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康方生物的派安普利单抗已经获批上市,卡度尼利提交了BLA,AK112开启注册性临床,核心资产商业化价值较大。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较强,管线布局深厚,对外积极开展合作。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营收分别为5.80/11.11/23.97亿元,22-23年同比增长91.7%/115.7%,归母净利润-8.79/-7.70/-0.78亿元。根据风险调整后的DCF估值模型,我们认为公司的合理估值区间为143~159亿人民币,对应合理股价范围为21.5~24.0港元,相对当前股价有32%~47%的上涨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的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监管政策调整的风险、医保降价超预期的风险、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证券分析师:陈益凌 S0980519010002; 陈曦炳 S0980521120001; 东山精密(002384)深度报告-互联互通核心器件智造龙头 完成组织架构调整及业务梳理,2021年起全面提质增效 PCB硬板业务紧抓汽车电动化和服务器升级换代的市场机遇。FPC软板业务聚焦苹果份额提升,同时积极拓展智能穿戴、汽车新客户。积极布局Mini LED,Pad和TV产品推进顺利,有望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我们预计21-23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1.3%/12.7%/12.6%至313/352/39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7%/28.0%/24.9%至19.08/24.44/30.51亿元。参考2022年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期均值19.0倍PE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18-19倍预期PE,对应目标价25.72-27.15元,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胡慧 S0980521080002; 胡剑 S0980521080001; 联系人:李梓澎、周靖翔; 广汇能源(600256)深度报告:项目进入收获期,迈入成长快车道 我们认为公司将在未来展现良好的成长性,启东接收站每年周转规模的稳定扩张,以及在手煤化工、煤矿的稳定达产,都将带动公司业绩的不断增长。并且在现有在手投产后,大型资本开支均以结束,公司开始进入资本回收期,未来有望加大分红比例,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 预计21-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26.27/35.14/47.23亿元,EPS分别为0.39/0.52/0.70元/股。 采用分步估值法,得到公司21-25年的合理市值水平为261/395/565/840/992亿元。因为公司属于周期成长股,若给与21年整体11倍的估值水平,市值目标280亿左右,因此我们判断公司21年目标市值在260-280亿之间,对应目标价在3.86-4.1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刘子栋 S0980521020002; 倍轻松(688793)深度:breo倍轻松,让健康更轻松 深耕局部按摩器二十载;局部按摩器:低渗透大潜力,产品定空间,综合能力定地位;倍轻松引领行业发展,树立产品+渠道+营销的综合壁垒;行业尚处萌芽期,成长性和天花板高,公司作为具有产品、渠道和品牌综合优势的龙头,望引领行业发展。预计2021-2023净利润1.2/1.8/2.4亿,参考行业、DCF估值和长期空间,给予目标市值54-61亿,对应2022年PE为30-34倍,首次覆盖,给予 “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陈伟奇 S0980520110004; 王兆康 S0980520120004; 研报精选:近期行业深度报告 运动品牌行业专题:运动长青,国货崛起的荆棘与曙光 行业趋势:国内运动行业景气度高,集中度高且格局稳定;品牌竞争力:国际龙头占优,本土企业崛起;发展策略:品牌、渠道、供应链全面升级;中国运动鞋服行业机遇广阔,看好实力崛起,有望超越行业增长的品牌本土企业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以及竞争力突出,有望持续提升份额的上下游本土企业申洲国际、华利集团、滔搏、宝胜国际。 证券分析师:丁诗洁 S0980520040004; 云办公系列专题:借谷歌微软之道,看金山办公如何破协作之局 谷歌G Suite以邮箱为生态,开创协作文档,攫取云端市场;谷歌成功之道,金山WPS移动、云、协作、行业、AI不落下风;协同办公成新战场,C端助力微信系办公生态领先;WPS在线文档优势足,协作办公有望复制微软路径;疫情催化云办公常态化,关注协作文档和协同办公投资机会。金山WPS在云协作和协同办公上积极布局,重点推荐云办公龙头厂商金山办公。 证券分析师:熊莉 S0980519030002; 库宏垚 S0980520010001; 商业地产行业专题报告(三):轻重模式之辩:冒风险吃有限的肉还是凭实力喝多家的汤? 行业空间测算:预期2025年租金收入达1.6万亿元;解构租金收入:源于资产还是源于服务?竞争格局预判:争抢赛道诞蓬勃供给,去芜存菁是必然趋势;发展模式选择:重资产冒风险“吃肉”,轻资产凭实力“喝汤”;综合来看,我们认为重资产模式享受租金收入及资产增值,但受制于资金沉淀压力规模难提升、还担亏损风险;轻资产模式凭运营实力走天下,有议价能力、容易扩规模。建议关注商业地产重资产开发商华润置地、龙湖集团,以及轻资产运营商华润万象生活、宝龙商业、星盛商业。 证券分析师:任鹤 S0980520040006; 王粤雷 S0980520030001; 联系人:王静;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立即开通国信账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