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医药】个性化出道,国产品牌的奇袭

【医药】个性化出道,国产品牌的奇袭

作者:微信公众号【天风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4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天风证券《【医药】个性化出道,国产品牌的奇袭》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终端需求旺盛,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从纯量空间来说目前国内致盲白内障疾病患者约1.9亿,近视人群数超过6亿,全国近视率超过50%。眼科高值耗材主要应用于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屈光人工晶状体、角膜塑形镜,三大领域2025年市场规模大约为150亿,行业分别保持了10%、35%、20%的快速增长,兼备“刚需+消费”属性。 ①白内障手术渗透率低,老龄化催化需求的进一步增长:然而我国每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CRS2018年仅为2662例,仅为印度的一半,欧美国家的20-30%,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将催化白内障手术的一步提升。 ②角膜塑形镜市场空间大,消费属性强:角膜塑形镜是目前有效近视防控的方法之一,但目前国内角膜塑形镜的渗透率不到1.5%,随着青少年近视程度的加深,具备消费属性的角膜塑性能持续受益渗透率的提升以及良好的“2+7”市场竞争格局。 ③屈光人工晶状体是高度近视患者的福音,随着技术的成熟与临床安全性的验证,屈光人工晶状体行业保持快速发展。 国产品牌的崛起加速进口替代,消费升级催生终端需求结构变化 我国眼科高值耗材领域进口品牌占据优势地位,国产品牌一直处于突破位。随着国内企业持续的研发投入与基础学科的发展,在人工晶状体领域部分中高端产品已经具备进口替代的能力,同时随着带量采购的推进,国产品牌“后发”的渠道劣势将发展一定转变,进口替代趋势不可挡;角膜塑形镜领域则持续受益一二线城市家长认知的提升以及“供给端”扩张的宣传教育,在大量的青少年的近视人群数以及不断提升的消费能力的支持下,行业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 眼科赛道催生大公司,必备的几个要素 研发能力、产品线、市场空间。对比海外诸如爱尔康(282亿美金)、豪雅(371亿美金)卡尔蔡司(100美金),我们认为眼科赛道在庞大的终端需求支撑下,具备成长的空间。同时: ①研发能力决定了产品升级代替的可能性,以及具备适应新技术以及更多适应症的可能性; ②眼科高值耗材具备一定的共性,但同时“个性化”较强,不同的属性、不同的治疗效果,终端需求相对多样化,对比海外成熟公司,丰富的产品线是企业长期生命周期的重要支撑; ③对比成熟海外公司,产品销售约50%及以上都是非本国销售,我们认为具备能进行“本土+海外”布局的公司,市场空间能进一步打开。 风险提示:新技术的替代风险,行业渗透率提升速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医疗事故风险,渠道拓展不及预期等风险 点击以下小程序链接 阅读报告原文 交易担保 风研 个性化出道,国产品牌的奇袭 Mini Program 证券研究报告《个性化出道,国产品牌的奇袭》 对外发布时间:2020年09月12日 报告发布机构: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郑薇 SAC编号 S1110517110003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