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EV观察系列112:三月欧洲新能车渗透率增长,推广基础坚实【民生电新】

EV观察系列112:三月欧洲新能车渗透率增长,推广基础坚实【民生电新】

作者:微信公众号【电新邓永康团队】/ 发布时间:2022-04-14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民生证券《EV观察系列112:三月欧洲新能车渗透率增长,推广基础坚实【民生电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3月欧洲新能车渗透率增长,推广基础坚实 报告摘要 ■欧洲新能车推广基础坚实,渗透率增长态势稳定。 欧洲能源和燃油价格上涨为新能车定推广奠定基础,叠加市场前低后高的季度性,3月欧洲主要国家新能车销量喜人,从2022年3月份销量情况来看,各国环比均有提升,英国新能车销量环比超过260%,挪威环比增加113%,其中英国纯电销量增幅明显,3月纯电动车销量同比增加78.68%,占比同比上升8.35Pcts。从渗透率来看,欧洲主要国家2022年3月渗透率基本保持稳定提升,其中瑞典同比增加19.6Pct,荷兰同比增加25.7Pct。根据2021年欧洲8个主要国家新能车销量占欧洲总体比例约82%,通过欧洲8国新能车市场已有数据,我们预计欧洲2022年新能源车3月份销量近26.02万辆,同比增长13%。未来预计欧洲乘用车将维持在1500万辆的基础上稳步提升,结合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上行,预计2025年700万辆,4年CAGR达32%,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超50%。 ■政策奠定高增长,车企引领大方向。 碳排放政策的倒逼是欧洲新能源车增长的根本原因,欧盟委员会正式提议将2030年碳排放量降幅上调至55%,且规划在2035年彻底结束内燃机时代。以此法案为基础,2021年全年欧洲地区纯电新能车渗透率仅为10.59%,而在2025/2030/2035年,欧洲纯电新能车渗透率预计将达35%/65%/100%;自2020年欧洲确定碳排放目标,欧洲新能车渗透率正在经历跃迁。2021年四个季度分别实现新能源车渗透率14.77%/16.87%/20.40%/39.35%,同比分别增长7.27Pcts/8.47Pcts/9.7 Pcts/18.95Pcts。与此同时,以特斯拉、福特为首的车企和中国锂电产业链更是将自身的产能规划和工厂建设于欧洲布局。而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逐步形成“车企——电池——材料——资源”强强联合的稳定供应体系。随着以欧洲为首的新能源车市场异军突起,中国锂电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电池材料厂商将持续受益。 ■投资建议: 1)长期竞争格局向好,且短期有边际变化的环节。重点推荐:a、电池:宁德时代;b、隔膜:恩捷股份;c、热管理:三花智控;d、高压直流:宏发股份;e、薄膜电容:法拉电子,建议关注中熔电气等。 2)4680技术迭代,带动产业链升级。4680目前可以做到210 Wh/kg,后续若体系上使用高镍91系和硅碳负极,系统能量密度有可能接近270Wh/kg,并可以极大程度解决高镍系热管理难题。重点关注:a、大圆柱外壳:科达利、斯莱克;b、高镍正极:容百科技、当升科技、芳源股份、振华新材、长远锂科、华友钴业、中伟股份、格林美;c、布局LIFSI:天赐材料、新宙邦。 3)看2-3年维度仍供需偏紧的高景气产业链环节。重点关注:a、隔膜:恩捷股份、星源材质、沧州明珠、中材科技;b、铜箔:诺德股份、嘉元科技、远东股份;c、负极:璞泰来、中科电气、杉杉股份、贝特瑞、翔丰华等。 ■风险提示: 1)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2)原材料价格波动。3)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产品开发不及预期。 1 三月欧洲新能车销量同增67%,纯电渗透率 同增14.5Pct 欧洲传统车市受外扰因素影响,下季度有望回暖。3月欧洲传统车市受到油价上涨和供应链等外部因素影响,乌俄冲突致使上游部分零部件供应不足,部分车企3月初受到制约被迫减产,同时由于油价上涨和通胀等因素,乘用车使用成本增加。3月德国、英国、法国、挪威、瑞典、意大利、荷兰七个主要市场整体乘用车销量分别达到23.1、5.9、11.5、1.6、2.8、11.9、2.5万辆,合计达到59.5万辆,合计同比下降19.1%,环比增长52.7%。其中英国环比增速为312.72%,法国,挪威,瑞典环比增速均均超过25%,反弹势头强劲。同比来看,挪威、荷兰同比增长分别为5.99%、3.20%,其余国家同比均有所下降。欧洲主要国家传统汽车市场环比增速明显,同时大部分工厂将于4月恢复和重启生产,2022年第二季度市场有望回暖。 新能车市需求不减,渗透率有望继续提升。3月受能源价格影响,欧洲整体车市销量下滑,但同时为新能车市场的推广奠定基础,叠加市场前低后高的季度性,3月欧洲主要国家新能车销量喜人,各国新能车市渗透率均有提升。从2022年3月份来看,欧洲主要八个国家新能源车市依旧需求不减,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其中,荷兰渗透率达到40.7%。从数据来看,3月各主要国家新能源车销量环比均有提升,英国环比超过260%,挪威新能车销量环比113%。 欧洲3月新能源车预计销量26.02万辆,同比增长13%。根据EVsales数据,欧洲2月新能源车销量约15.81万辆。欧洲新能车销量主要决定于五大车市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和三大新能源车渗透率领先车市,挪威、瑞典和荷兰的销量,2021年这8个主要国家新能车销量占欧洲总体比例约82%,根据欧洲8国新能车市场已有数据,我们预计欧洲2022年新能源车3月份销量近26.02万辆,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65%。 新能车渗透率稳定增长。2022年3月。欧洲各主要新能源车市场的渗透率同比及环比继续维持增长态势。同比方面,主要国家2022年3月渗透率均有所上升,其中瑞典显著增加19.6Pct,荷兰增加25.7Pct;环比方面,欧洲各主要国家保持稳定,挪威、瑞典渗透率环比分别增长5.88Pct、4.44Pct。 2022年第一季度,欧洲纯电销量保持增长态势。占比来看,欧洲纯电销量2022年3月达到16.9万辆,环比增长67.2%,同比增长20.0%,纯电销量占新能源销量比例达到61.72%,较上月占比增加2.8Pct。2022年第一季度,纯电销量约35.5万辆,同比增加31.4%,占新能源销量比例59.17%,较2021年第一季度占比同比增加14.5Pct,纯电占新能车销量比例整体保持增长态势。 2021年欧洲新能车销量227万辆,预计22年销量可达318万,同比增长40%,2025年销售量可达约700万辆,4年CAGR达32%。目前,在欧洲碳排放法规的倒逼和高补贴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车在2021年快速发展,结合ACEA和EV Sales的相关预测,考虑到欧洲对于新能源车的高补贴政策将在近年来延续、大众、奔驰为首的传统车企平台化车型持续布局和特斯拉欧洲工厂的建立,以2021年为基年,我们预测2022年欧洲新能源车销量基于:1)欧洲整体车市在20年受疫情影响下销量大幅缩减后,2021年复苏显著,同比增幅超60%,22年将延续强走势;2)2021年上半年欧洲新能源车插混占比提升,结合插混每公里碳排放高于纯电,原有渗透率目标需上调;3)俄乌冲突导致油价大幅上调,利好新能源汽车市场。综上我们预计欧洲在疫情影响之后,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约318万辆,渗透率约25%,销量同比增长40%,未来预计欧洲乘用车将在1200万辆的基础上稳步提升,结合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上行,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为697万辆,4年CAGR达32%,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超44%。 从主要国家来看: 德国:纯电销量增长,新能车渗透率同步上升。2022年3月德国汽车销量为24.1万辆,同比下降17.45%,环比增长20.36%。新能源车销量为6.18万辆,同比下降5.97%,环比增长23.80%。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25.59%,同比增长3.6Pcts。其中EV销量34474辆,同比增长14.53%,占比达到14.3%,同比增长4.0Pcts;而PHEV销量27288辆,同比下降23.31%,占比达到11.30%,同比下降0.9Pcts。 新能源车销量将延续繁荣。随着支持德国经济复苏的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相关政策的加速推进,补贴、税收等一系列有针对性措施的逐步落地,德国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等配套设施数量高速增长。同时,受益于奥迪、宝马和奔驰等车企新车型的增加,我们预计,疫情期间针对电动车的高补贴政策将至少延续至2022年年末,持续推动新能源车快速发展。 法国:渗透率同比增势不减,补贴政策预计将延续。3月份汽车销量为17.06万辆,同比下跌6.6%,环比增长47.9%。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为3.15万辆,同比增长7.0%,环比增长36.2%。渗透率为18.48%,同比增长4.6Pcts,环比下降1.58Pcts。法国政府原定2021年初将补贴上限降至6000欧元,2022年初进一步降至5000欧元,随后逐年递减直至取消。为提振车市,法国政府已将今年初降低补贴期限推后6个月。 英国:整体市场回暖,纯电车同比大幅增长。22年3月英国汽车销量为24.3万辆,同比减少14.26%,环比增加312.72%。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为5.54万辆,同比增加40.73%,环比增加266.72%。新能源车渗透率22.73%,同比上升8.9Pcts。其中,EV销量39315辆,同比增加78.68%,占比16.10%,同比上升8.35Pcts;PHEV销量16037辆,同比减少7.46%,占比6.60%,同比上升0.50Pcts。 疫情后政策或是决定增长关键因素。2021年4月,欧盟和英国之间在汽车贸易关税等方面的商谈已圆满完成,在整车和汽车零部件销售方面的关税壁垒并未产生。英国确认将新能源车的补贴政策延长至2023年,尽管单车补贴额度有所下调,但仍不能阻碍大众购买新能源车的热情,根据英国保险公司Direct Line对英国车市的研究,由于汽油价格昂贵和新能源车二手价值上升的因素的影响,目前电动汽车的平均终身拥有成本已低于燃油车,且由于英国的电动汽车充电计划对电动车家用充电桩的持续补贴,尽管目前疫情从短期来看出现反复,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有望继续提升。此外,2020年11月,英国首相约翰逊宣布将在2030年禁售燃油车,2035年禁售燃油车和油电混合动力车,未来英国政府有望出炉力度更大的激励政策。 挪威:整体销量稳定上升,新能源车渗透率维持高位。3月份汽车销量为1.62万辆,同比增长6.0%,环比增加99.3%。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为1.49万辆,同比上升14.8%,环比上升112.9%,渗透率为91.94%, 同比增长9.9Pcts。其中EV销量13983辆,同比上升62.1%,占比为85.1%,同比上升29.8Pcts;PHEV销量947辆,同比下降78.4%,占比为0.6%,同比下降28.0Pcts。 挪威在环保事业的努力和政策端的支持推动新能源车发展。挪威新能源车的市场占有率稳居欧洲第一。这得益于挪威在环保事业近30年的努力,1991年便开始对电动汽车进行免税或补贴,力求在2025年前成位第一个实现完全电动化的国家。当前支持手段主要为免征销售税和25%增值税、充电免费、免停车费、免进口关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下,购买紧凑型电动车较同类传统汽车可节省8-10万元人民币;使用环节仅过路费一项即可每年节省0.24-2.4万元。同时,挪威每10000名居民拥有超过35个充电桩,2020年新增超过5000个,快充桩保有量位列欧洲前沿。 瑞典:纯电同比继续维持高增长,新能车渗透率同比上升。3月份汽车销量为2.87万辆,同比下降38.51%,环比增长35.83%。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为1.60万辆,同比下降9.08%,渗透率为46.25%,同比增长18.6Pcts。其中,EV销量9141辆,同比增长250.36%,占比为31.80%,同比增长26.3Pcts;PHEV销量6809辆,同比下跌54.4%,占比为23.7%,同比下跌7.8Pcts。 瑞典PHEV补贴正式退坡,纯电同比显著上升。4月起,瑞典政府针对纯电车型最高补贴由6万克朗增加到7万克朗,同时下调PHEV车型的最高补助由原来的6万至4.5万瑞典克朗,且上调碳费,增加对燃油车的限制,在此基础上,瑞典纯电占比显著增加。 2 政策奠定高增长,车企引领大方向 2.1 主要国家政策不息,电动化进程持续推进 欧洲有望在2035年结束内燃机时代。早在去年10月,我们已先于市场提示,若根据《2030年气候目标计划》分解到道路运输方面的部分,我们预计2030年碳排放量降幅有可能上调至55-60%,在此基础上2030年碳排放为42.75g/km,较原先的规划59.4g/km大幅度趋严;目前,欧盟委员会正式提议,将2030年碳排放量降幅上调至55%,且规划在2035年彻底结束内燃机时代,目前法案将在未来数月于成员国与欧洲议会谈判。若法案通过,以此法案为基础,2021年欧洲地区纯电渗透率仅为10.59%,而在2025/2030/2035,ACEA预计欧洲纯电渗透率将达35%/65%/100%。 碳排放政策的倒逼是欧洲新能源车强势增长的根本原因。2020年欧盟境内95%新车的平均碳排放被限制为95g/km;2021年100%新车的平均碳排放量均需满足该限额,超出标准的车辆将受到95欧/g的罚款,且标准从NEDC升级到WLTP;到2025年欧盟境内的碳排放量需比2021年均值再降15%,到2030年欧盟境内的碳排放量需比2021年均值再降37.5%。 德国方面,NEDC测算方式下,碳排放逐步下行,但依然超目标近10g/km;法国方面,WLTP算法下,11月新注册车碳排放下行至101.2g/km,环比-0.8g/km,今年已五次达成2021年碳排放目标,但要完成全年目标依然需要保持。 目前,根据2021年前五月数据,仅有宝马和丰田-马自达两家车企符合2021年的碳排放量限制。欧盟政策要求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市场的排放目标并逐步收紧,目前尽管受到二次疫情影响,但政策并未放松。为了避免罚款,欧盟境内的整车厂将会严格依据碳排放目标来进行生产和销售,许多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电动车将被陆续推向市场。 违反欧盟排放标准的潜在罚款非常严重。法规规定如果车企所有车型的平均 CO2排放超出排放标准,超出部分将面临高额罚金:2018 年惩罚标准为平均CO2排放超出目标值部分,第一个1g/km需缴纳5欧元/辆,第二个1g/km需缴纳15欧元/辆,第三个1g/km需缴纳25欧元/辆,之后超出每1g/km需缴纳95欧元/辆。而自2019年起,排放量每超出目标值1g/km,均需缴纳95欧元/辆。 碳排放政策将进一步趋严。目前,在前文已提到,欧盟委员会正式提议,将2030年碳排放量降幅上调至55%以上,且规划在2035年彻底结束内燃机时代,法案将在未来数月于成员国于欧洲议会进行谈判。若此法案顺利通过,欧盟成员国政府将通过加强车辆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辅助手段,以帮助更严格的污染标准施行。同时车企们也在加快转变速度,普遍计划于2030年实现以电车为主导的生产销售模式,早于全面电气化时代5年。 22年能源车补贴退坡幅度不大,销量仍有上升。欧洲新能源汽车激励政策正在平稳退出,2021年17个欧盟成员国(2020年为20个)为购买电动汽车提供激励措施。德国:单车补贴延长一年至2022年底,随后计划对有资格获得支持的车辆提出更严格的要求。现行政策为20年6月开始,1)BEV:售价4万欧以下的补贴9000欧,4万欧以上补贴7500欧;2)PHEV:售价4万欧以下补贴6750欧,4万欧以上补贴5625欧。 法国:21年7月单车补贴退坡1000欧,22年7月再退坡1000欧。现行政策为21年7月开始,1)BEV:售价4万欧以下的个人购买补贴售价的27%,上限6000欧,4万欧以上补贴2000欧;2)PHEV:补贴1000欧。从法国21年下半年看,退坡1000欧后,销量未见大幅减少。 英国:现行补贴政策期限为2018-2023年。具体为低于50g/km,售价低于5万英镑,续航>112km,补贴购置价的35%,补贴上限为3000欧。 碳排放的趋严也将继续助推各国电动化政策加码。随着远期碳排放目标的趋严,对于车企来说,其面临的电动化的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因此,主要国家车企和供应商皆对欧盟和政府提出政策和补贴端相关要求,在此基础上,预计未来各国电动化持续性加码将成为常态。 渗透率跃迁,欧洲电动化持续推进。自欧洲确定碳排放目标,2020年以来,欧洲渗透率正在经历跃迁,继2020年同比高速增长后,2021年全年四季度不断跃迁,Q1-Q4分别实现新能源车渗透率14.77%/16.87%/20.40%/39.35%,同比分别增长7.27Pcts/8.47Pcts/9.7 Pcts/18.95Pcts。进入2022年后,1月、2月、3月欧洲新能源车渗透率同比分别增长5.6Pcts、7.1Pcts,7.3Pcts,达到21.08%、22.12%,22.35%。2022年Q1欧洲新能车渗透率达到22.40%,同比增长7.4Pcts。 2.2 车企电动化战略频亮剑,群雄逐鹿格局加速形成 大众平台化战略引领传统车企转型发展,再次上调电动化目标。自2015年10月,大众宣布将斥资70亿美元打造MEB纯电平台开始,从2018年9月在德累斯顿工厂发布,到ID.3和ID.4量产,大众始终在引领传统车企转型电动化。未来MEB平台除了ID系列产品,还将发展包括斯柯达、西雅特品牌在内的电动化车型。除了在成本规模上形成优势,大众MEB平台还通过590模组、E3架构等方式,不断提升所生产车辆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日前,大众再次上调电动化目标,到2030年,将把欧洲电动汽车的份额从之前计划的35%增长到70%。 全生态布局之路开启,完善配套产业为电动化铺平道路。在3月15日举办的大众power day上,大众提出要打造独有电动化商业闭环,除自研的标准电芯和配套产能以外,还包括电池系统、一手使用(车辆)、二手使用(储能)以及电池回收;通过各环节之间的协同效应来打造完整的电池生态链,计划到2030年采用自身生产的智能化便准电芯覆盖旗下80%电动车型。在电池回收环节,大众计划通过湿式冶炼使95%的原材料可回收利用;2021年1月,大众在萨尔茨吉特建立了第一家专门回收EV电芯的工厂,并已经投入生产。在充电环节,大众已经着手计划在中国、欧洲和北美区建立高速充电网络。 各大车企加速推进电动化进程。除大众的MEB平台外,目前,包括奔驰、奥迪、沃尔沃等车企纷纷加大投资规划,加速自身在平台化车型的开拓;与此同时,以特斯拉、福特为首的车企更是将自身的产能规划和工厂建设于欧洲布局。随着各大车企对新能源车产能的加大投入及新型车型的持续研发,未来欧洲新能源车无论是车型数量还是销量均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2.3 中国锂电产业链受益,动力电池各环节排产饱满 中国锂电产业链持续走出去。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增速加快,下游车企对上游供应商的供货渠道、产品质量稳定性要求不断提升,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逐步形成“车企——电池——材料——资源”强强联合的稳定供应体系。随着以欧洲为首的新能源车市场异军突起,中国锂电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电池材料厂商将持续受益。 动力电池排产饱满,各环节增势高涨。根据目前的排产情况,3月动力电池产业链各领域行业产量稳步增加,相较于2月,各环节环比、同比均有大幅上升。我们选取的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不同环节样本企业排产环比分别变动20.9%/8.7%/16.17%/18.36%/6.14%/21.46%,同比分别变动101.4%/141.5%/94.0%/53.2%/72.9%/93.6%,下游新能源车厂需求旺盛拉动电池产业链景气度,3月动力电池各环节产量增势高涨。 3 投资建议 市场推广基础牢固,新能源稳步向前。欧洲新能源车销量,主要决定于五大车市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和三大新能源车渗透率领先车市挪威、瑞典和荷兰的销量。从2022年3月份销量情况来看,各国环比均有提升,英国纯电销量增幅明显。从渗透率来看,虽然受多重外部因素冲击,主要国家2022年3月渗透率基本保持稳定提升。根据目前已有的3月的7个主要车市的销量,结合主要车市销量在欧洲总体新能源车市场占比约78%,欧洲3月新能源车预计销量26.02万辆,同比增长13%。未来我们预计欧洲乘用车将维持在1500万辆的基础上稳步提升,结合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上行,预计2025年700万辆,4年CAGR达32%,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超35%。 政策奠定高增长,车企引领大方向。碳排放政策的倒逼是欧洲新能源车增长的根本原因,早在去年10月,我们已先于市场提示,若根据《2030年气候目标计划》分解到道路运输方面的部分,2030年碳排放量降幅有可能上调至55-60%,目前,欧盟委员会正式提议,将2030年碳排放量降幅上调至55%,且规划在2035年彻底结束内燃机时代,目前法案将在未来数月于成员国与欧洲议会谈判。若法案通过,以此法案为基础,2021年全年欧洲地区纯电渗透率仅为10.59%,而在2025/2030/2035年,欧洲纯电渗透率预计将达35%/65%/100%;自欧洲确定碳排放目标,2020年以来,欧洲渗透率正在经历跃迁, 2021年四季度不断跃迁,Q1-Q4分别实现新能源车渗透率14.77%/16.87%/20.40%/39.35%,同比分别增长7.27Pcts/8.47Pcts/9.7 Pcts/18.95Pcts。与此同时,以特斯拉、福特为首的车企和中国锂电产业链更是将自身的产能规划和工厂建设于欧洲布局,未来欧洲的新能源车无论是车型数量还是销量均将进入快速增长期,群雄逐鹿格局将加速形成,为欧洲电动化长期快速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而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逐步形成“车企——电池——材料——资源”强强联合的稳定供应体系。随着以欧洲为首的新能源车市场异军突起,中国锂电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电池材料厂商将持续受益。 从当前业绩预告来看,众多标的业绩超预期,2022年3月已回归20X/30X估值,再次重申新能车是高增长高确定性赛道,中美欧有望持续共振,强Call当前布局时点。长期来看,电动车十年黄金赛道上,中国锂电产业链具备高成长性,投资价值持续凸显,我们建议对电动车板块超配,并重点推三条主线: 主线1:长期竞争格局向好,且短期有边际变化的环节。重点推荐:电池环节的【宁德时代】、隔膜环节的【恩捷股份】、热管理的【三花智控】、高压直流的【宏发股份】、薄膜电容的【法拉电子】,建议关注【中熔电气】等。 主线2:4680技术迭代,带动产业链升级。4680目前可以做到210 Wh/kg,后续若体系上使用高镍91系和硅碳负极,系统能量密度有可能接近270Wh/kg,并可以极大程度解决高镍系热管理难题。重点关注:大圆柱外壳的【科达利】、【斯莱克】和其他结构件标的;高镍正极的【容百科技】、【当升科技】、【芳源股份】、【振华新材】、【长远锂科】、【华友钴业】、【中伟股份】、【格林美】;布局LiFSI的【天赐材料】、【新宙邦】和碳纳米管领域的相关标的。 主线3:看2-3年维度仍供需偏紧的高景气产业链环节。重点关注:隔膜环节【恩捷股份】、【星源材质】、【沧州明珠】、【中材科技】;铜箔环节【诺德股份】、【嘉元科技】、【远东股份】;负极环节【璞泰来】、【中科电气】、【杉杉股份】、【贝特瑞】、【翔丰华】等。 4 风险提示 1)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可能受宏观经济,产业政策,以及疫情反复影响,新车型推进力度较慢,那么可能导致新车型的销量不及预期;若预测假设条件不及预期,那么可能导致新车型的销量不及预期。 2)原材料价格波动。原材料主要为锂、钴、镍等金属,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盈利水平。目前产业链供需得到一定缓解,后续若某个环节紧缺,原材料可能出差较大波动,对成本造成影响。 3)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产品开发不及预期。若建立新产能进度落后,新产品开发落后,造成供应链风险与产品量产上市风险。 相关报告 1.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周报20220410:特斯拉奥斯汀工厂落地,海上风电加速度 2.储能洞鉴·4月刊:政策密集发布,引领全年行业高增 3.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周报20220403:电车争明媚,风光处处生 4. EV观察系列110:2月欧洲销量小幅回升,渗透率持续推进【民生电新】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第一线最深度研究 期待与您的交流 民生电新 邓永康:S0100521100006 李京波:S0100121020004 郭彦辰:S0100121110013 王一如:S0100121110008 李 佳:S0100121110050 叶天琳:S0100121120027 李孝鹏:S0100122010020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