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稳增长政策的落地方向
(以下内容从湘财证券《重点关注稳增长政策的落地方向》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上半年稳增长主线不会动摇,疫情的扩散具有不可预测性,但不宜对此过于悲观,其他地方会借鉴上海应对奥密克戎的防疫经验和教训。接下去应重点关注稳增长政策的落地方向,虽然降息的概率较小,但总量工具仍有很多可供央行使用。整体来看,市场已处于底部区间,耐心等待方是上策。 展望后市,国内来看,月初接连召开国常会以及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强调形势超预期下的稳增长政策要持续发力。海外来看,加息和紧缩的路径比之前更加明朗,市场看到了清晰的路径之后,对确定性较强的利空反而并未出现进一步的恐慌反应,实际上也说明了预期管理和市场沟通的有效性。当前A股市场的预期缺乏一个清晰路径的指引,这正是造成市场反馈混乱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经济目标不放松+动态清零的组合下,市场预期未来的政策进一步增强,当前市场对于政策预期的重心在于后续的“信心恢复”领域,包括政策发力潜在有支持的领域,如基建、地产稳需求相关产业链(银行、地产、建材、建筑等)。另外在全球通胀的大背景下,中期我们依然选择通胀链,尤其是和全球通胀相关性较高、供给缺口短期内无法弥补的类型,如上游资源品和粮食等。国内通胀的独立链条猪周期也将继续产能去化,饲料成本的上行可能导致这一过程加速。 展望二季度,宏观层面依然受到国内疫情、稳增长预期及美联储加息缩表、地缘冲突等因素持续压制,市场主线在不确定因素消除后或将逐步明朗。结构上,受益于稳增长政策发力的地产链、基建或仍强势,但在前期连续上涨后也有反复的可能。同时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受益于通胀的周期、疫情缓解预期下的消费。长期来看,景气度高且超跌的科技、制造业细分板块仍有机会。 内忧外患下,A股结构性高低分化严重。 本周在美联储五月加息、提前缩表和俄乌关系反复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海外市场整体调整,而我们国内这边受资金面影响比较大的成长股则是跟随海外的调整,延续之前的下跌趋势;与此同时国内疫情继续加剧,在动态清零政策基调不变的前提下,市场预期今年国内会更大规模的加大逆周期基建投资,以对冲疫情管控带来的经济下滑,且部分基建上市公司的订单数据也已经得到验证,因此本周基建板块整体表现强势。 回顾几次磨底的历史经验,在磨底阶段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低估值价值股会占优势,而当磨底阶段逐步过去的时间,会迎来成长股大幅表现的转机。当前美联储加息预期已经充分被市场预期,俄乌冲突也会逐渐出现边际缓解,国内的疫情,虽然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但是增幅百分比在不断降低。我们认为从估值等角度,各种不利因素已经被市场充分预期,耐心持有等待市场逐步走出底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寻找错杀的优质个股。当市场拐点来临时,重仓出击是当下比较好的一个策略。 期权&期指 上周标的指数小幅下降,周度累积跌幅1%。期权市场情绪保持谨慎,期权隐含波动率变化不大,整体小幅下降。上周波动率曲面倾斜程度较为明显,虚值认沽期权隐含波动率高于虚值认购期权隐含波动率,且波动程度处于历史高位,可适当关注曲面skew上的交易机会,从波动率空头角度布局期权交易策略。 大宗商品 商品方面,在强预期、弱现实博弈下,仍需观察内需出现企稳并进一步改善的信号,内需型工业品维持中性;原油链条商品则需要警惕乌俄局势缓和,以及美伊核谈判达成带来的调整风险,此外,4月6日IEA称其成员国合计抛储规模达到2.4亿桶,假设同样是在6个月内释放,折合约130万桶/日的额外供应量,另一边,市场普遍预计俄罗斯的供应损失量的幅度在200至300万桶/日(实际损失幅度仍有待未来数据印证),因此IEA成员国的抛储不能完全填补俄罗斯制裁带来的供应缺口,结合乌俄局势仍在波折的信息,原油及原油链条商品仍维持高位震荡的局面;受乌俄局势影响,全球化肥价格持续走高,农产品基于供应瓶颈、成本传导的看涨逻辑目前仍较为顺畅,并且在干旱天气、全球通胀传导等因素的支撑下,棉花、白糖等软商品也值得关注;美联储首次加息靴子落地叠加美国高通胀难解,且在10Y美债逼近2.7%的背景下全球贵金属ETF持仓还持续上升接近历史高点。 上周A股虽然只有三个交易日,但各大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行业上,建筑装饰、建材、钢铁等涨幅较大,农林牧渔、电力设备、电子等回撤较深。在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出台和落实后,房地产产业链最近表现较好。 这周美联储会议纪要公布,揭示美联储缩减9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的计划,最早将会是在5月份进行,速度可能比2017年至2019年期间更快。一般来说缩表对经济的影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对股市的影响也会大于加息,尤其对于成长股的打压。 随着美联储继续加息,我们认为国内继续大幅降息的可能性不大,但政策可能继续鼓励实体经济的信用扩张。伴随着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暖,业绩触底回升,边际改善的板块有望走出来。 目前A股估值已经低于历史上的80%-90%时期,短期来看,市场在俄乌局势、全球通胀加息、疫情反复等影响下还是偏弱势,大概率还会继续磨底。我们还是维持谨慎的观点。
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上半年稳增长主线不会动摇,疫情的扩散具有不可预测性,但不宜对此过于悲观,其他地方会借鉴上海应对奥密克戎的防疫经验和教训。接下去应重点关注稳增长政策的落地方向,虽然降息的概率较小,但总量工具仍有很多可供央行使用。整体来看,市场已处于底部区间,耐心等待方是上策。 展望后市,国内来看,月初接连召开国常会以及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强调形势超预期下的稳增长政策要持续发力。海外来看,加息和紧缩的路径比之前更加明朗,市场看到了清晰的路径之后,对确定性较强的利空反而并未出现进一步的恐慌反应,实际上也说明了预期管理和市场沟通的有效性。当前A股市场的预期缺乏一个清晰路径的指引,这正是造成市场反馈混乱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经济目标不放松+动态清零的组合下,市场预期未来的政策进一步增强,当前市场对于政策预期的重心在于后续的“信心恢复”领域,包括政策发力潜在有支持的领域,如基建、地产稳需求相关产业链(银行、地产、建材、建筑等)。另外在全球通胀的大背景下,中期我们依然选择通胀链,尤其是和全球通胀相关性较高、供给缺口短期内无法弥补的类型,如上游资源品和粮食等。国内通胀的独立链条猪周期也将继续产能去化,饲料成本的上行可能导致这一过程加速。 展望二季度,宏观层面依然受到国内疫情、稳增长预期及美联储加息缩表、地缘冲突等因素持续压制,市场主线在不确定因素消除后或将逐步明朗。结构上,受益于稳增长政策发力的地产链、基建或仍强势,但在前期连续上涨后也有反复的可能。同时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受益于通胀的周期、疫情缓解预期下的消费。长期来看,景气度高且超跌的科技、制造业细分板块仍有机会。 内忧外患下,A股结构性高低分化严重。 本周在美联储五月加息、提前缩表和俄乌关系反复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海外市场整体调整,而我们国内这边受资金面影响比较大的成长股则是跟随海外的调整,延续之前的下跌趋势;与此同时国内疫情继续加剧,在动态清零政策基调不变的前提下,市场预期今年国内会更大规模的加大逆周期基建投资,以对冲疫情管控带来的经济下滑,且部分基建上市公司的订单数据也已经得到验证,因此本周基建板块整体表现强势。 回顾几次磨底的历史经验,在磨底阶段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低估值价值股会占优势,而当磨底阶段逐步过去的时间,会迎来成长股大幅表现的转机。当前美联储加息预期已经充分被市场预期,俄乌冲突也会逐渐出现边际缓解,国内的疫情,虽然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但是增幅百分比在不断降低。我们认为从估值等角度,各种不利因素已经被市场充分预期,耐心持有等待市场逐步走出底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寻找错杀的优质个股。当市场拐点来临时,重仓出击是当下比较好的一个策略。 期权&期指 上周标的指数小幅下降,周度累积跌幅1%。期权市场情绪保持谨慎,期权隐含波动率变化不大,整体小幅下降。上周波动率曲面倾斜程度较为明显,虚值认沽期权隐含波动率高于虚值认购期权隐含波动率,且波动程度处于历史高位,可适当关注曲面skew上的交易机会,从波动率空头角度布局期权交易策略。 大宗商品 商品方面,在强预期、弱现实博弈下,仍需观察内需出现企稳并进一步改善的信号,内需型工业品维持中性;原油链条商品则需要警惕乌俄局势缓和,以及美伊核谈判达成带来的调整风险,此外,4月6日IEA称其成员国合计抛储规模达到2.4亿桶,假设同样是在6个月内释放,折合约130万桶/日的额外供应量,另一边,市场普遍预计俄罗斯的供应损失量的幅度在200至300万桶/日(实际损失幅度仍有待未来数据印证),因此IEA成员国的抛储不能完全填补俄罗斯制裁带来的供应缺口,结合乌俄局势仍在波折的信息,原油及原油链条商品仍维持高位震荡的局面;受乌俄局势影响,全球化肥价格持续走高,农产品基于供应瓶颈、成本传导的看涨逻辑目前仍较为顺畅,并且在干旱天气、全球通胀传导等因素的支撑下,棉花、白糖等软商品也值得关注;美联储首次加息靴子落地叠加美国高通胀难解,且在10Y美债逼近2.7%的背景下全球贵金属ETF持仓还持续上升接近历史高点。 上周A股虽然只有三个交易日,但各大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行业上,建筑装饰、建材、钢铁等涨幅较大,农林牧渔、电力设备、电子等回撤较深。在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出台和落实后,房地产产业链最近表现较好。 这周美联储会议纪要公布,揭示美联储缩减9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的计划,最早将会是在5月份进行,速度可能比2017年至2019年期间更快。一般来说缩表对经济的影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对股市的影响也会大于加息,尤其对于成长股的打压。 随着美联储继续加息,我们认为国内继续大幅降息的可能性不大,但政策可能继续鼓励实体经济的信用扩张。伴随着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暖,业绩触底回升,边际改善的板块有望走出来。 目前A股估值已经低于历史上的80%-90%时期,短期来看,市场在俄乌局势、全球通胀加息、疫情反复等影响下还是偏弱势,大概率还会继续磨底。我们还是维持谨慎的观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