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固收|利率】理财遭遇大幅赎回了?否!
(以下内容从华泰证券《【华泰固收|利率】理财遭遇大幅赎回了?否!》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张继强 S0570518110002 研究员 仇文竹 S0570521050002 研究员 吴宇航 S0570521090004 研究员 报告发布时间: 2022年04月12日 理财遭遇大幅赎回了?否! 据媒体报道,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排名前五的理财公司管理产品余额较去年末出现下滑,其中四家大行理财公司存续规模,共计减少超万亿。此外,无独有偶,从昨日公布的金融数据来看,3月居民和企业存款增长,非银和财政存款下降,虽符合季节性规律,但非银存款降幅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大,推测可能存在理财向存款转移的情况。这是否说明理财正在遭遇较大的赎回压力呢?我们认为大部分还是季节性原因所致,还无需过度担忧。 第一,理财季末减少大部分是因为季末冲存款,而并非真赎回。大行通常存在理财、尤其是现金管理理财季末减少冲存款的行为,今年一季度末这一行为可能更加明显。一是,3月信贷增速较高,但信贷结构不佳,也会导致一般存款增速慢于贷款,从而导致银行存贷比、流动性等指标短期内弱化,银行有冲存款的必要性。二是,根据媒体,一季度赎回主力是固定收益类产品,而混合类产品余额整体保持稳定。微观调研来看,现金管理理财产品在一季度末的减少较为明显,但4月后该类产品又出现了明显回流。不过不可否认,在理财吸引力下降之后,存款吸引力确实有所上升,例如某股份行3年定存收益率可达到3.5%,结构性存款的收益率会更高一些。 第二,固收+理财未来仍有一定赎回压力。今年一季度,固收+理财出现较大的赎回压力。直接原因是今年以来股市持续杀跌、债市表现不佳、地产债风险陆续暴露,导致固收+产品业绩表现惨淡+定开产品打开申赎,赎回压力伴随定开打开逐步释放;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投资者教育问题或者投资者与产品风险特性不匹配的问题,不多赘言。当前的赎回压力已较此前明显减轻但还未完全释放。未来赎回压力第一是要看股债表现,股票政策底已出现,市场底仍待确认;第二取决于定开产品何时打开,统计来看定开型理财产品在后续四五月份仍处于打开高峰期。 第三,微观调研来看,当前万亿级别理财仍在比拼规模,有冲规模诉求。在规模仍是理财重要考量,以及居民普遍缺乏较好的投资渠道背景之下,理财规模收缩压力预计整体可控。 此外,近期一些积极的变化正在发生。一是理财护盘的“自购潮”如期而至,自光大理财在3月23日打响自购“第一枪”后,已有5家银行理财公司公告以合计不超过28.5亿元进行旗下理财产品自购。二是理财破净比例降低,主要源于316之后股市有所企稳以及债市表现尚可,具体数据可参考下表。 总体来看,我们认为还无需对理财规模收缩过度担忧,但是一些变化将会发生。一是产品形态转变,银行理财规模诉求仍在,但投资者“教育”任重道远,因此理财在产品设计上更倾向于定开+纯债。二是产品内部期限安排可能会变化,防范净值波动之下,大量资金将淤积在短端和高等级信用债,短债和高等级信用债利差很难明显上行。 风险提示 1)监管政策超预期:监管政策发布超出预期。 2)货币政策超预期:货币政策收紧或放松超预期。 本材料所载观点源自04月12日发布的研报《理财遭遇大幅赎回了?否!》,对本材料的完整理解请以上述研报为准 华泰固收 · 张继强团队 欢迎关注【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 感谢您与我们共同分享固收研究的心得、体会、经验与教训, 愿我们一起成长、进步!
张继强 S0570518110002 研究员 仇文竹 S0570521050002 研究员 吴宇航 S0570521090004 研究员 报告发布时间: 2022年04月12日 理财遭遇大幅赎回了?否! 据媒体报道,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排名前五的理财公司管理产品余额较去年末出现下滑,其中四家大行理财公司存续规模,共计减少超万亿。此外,无独有偶,从昨日公布的金融数据来看,3月居民和企业存款增长,非银和财政存款下降,虽符合季节性规律,但非银存款降幅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大,推测可能存在理财向存款转移的情况。这是否说明理财正在遭遇较大的赎回压力呢?我们认为大部分还是季节性原因所致,还无需过度担忧。 第一,理财季末减少大部分是因为季末冲存款,而并非真赎回。大行通常存在理财、尤其是现金管理理财季末减少冲存款的行为,今年一季度末这一行为可能更加明显。一是,3月信贷增速较高,但信贷结构不佳,也会导致一般存款增速慢于贷款,从而导致银行存贷比、流动性等指标短期内弱化,银行有冲存款的必要性。二是,根据媒体,一季度赎回主力是固定收益类产品,而混合类产品余额整体保持稳定。微观调研来看,现金管理理财产品在一季度末的减少较为明显,但4月后该类产品又出现了明显回流。不过不可否认,在理财吸引力下降之后,存款吸引力确实有所上升,例如某股份行3年定存收益率可达到3.5%,结构性存款的收益率会更高一些。 第二,固收+理财未来仍有一定赎回压力。今年一季度,固收+理财出现较大的赎回压力。直接原因是今年以来股市持续杀跌、债市表现不佳、地产债风险陆续暴露,导致固收+产品业绩表现惨淡+定开产品打开申赎,赎回压力伴随定开打开逐步释放;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投资者教育问题或者投资者与产品风险特性不匹配的问题,不多赘言。当前的赎回压力已较此前明显减轻但还未完全释放。未来赎回压力第一是要看股债表现,股票政策底已出现,市场底仍待确认;第二取决于定开产品何时打开,统计来看定开型理财产品在后续四五月份仍处于打开高峰期。 第三,微观调研来看,当前万亿级别理财仍在比拼规模,有冲规模诉求。在规模仍是理财重要考量,以及居民普遍缺乏较好的投资渠道背景之下,理财规模收缩压力预计整体可控。 此外,近期一些积极的变化正在发生。一是理财护盘的“自购潮”如期而至,自光大理财在3月23日打响自购“第一枪”后,已有5家银行理财公司公告以合计不超过28.5亿元进行旗下理财产品自购。二是理财破净比例降低,主要源于316之后股市有所企稳以及债市表现尚可,具体数据可参考下表。 总体来看,我们认为还无需对理财规模收缩过度担忧,但是一些变化将会发生。一是产品形态转变,银行理财规模诉求仍在,但投资者“教育”任重道远,因此理财在产品设计上更倾向于定开+纯债。二是产品内部期限安排可能会变化,防范净值波动之下,大量资金将淤积在短端和高等级信用债,短债和高等级信用债利差很难明显上行。 风险提示 1)监管政策超预期:监管政策发布超出预期。 2)货币政策超预期:货币政策收紧或放松超预期。 本材料所载观点源自04月12日发布的研报《理财遭遇大幅赎回了?否!》,对本材料的完整理解请以上述研报为准 华泰固收 · 张继强团队 欢迎关注【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 感谢您与我们共同分享固收研究的心得、体会、经验与教训, 愿我们一起成长、进步!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