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谁来干?

【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谁来干?

作者:微信公众号【李超宏观研究与资产配置】/ 发布时间:2022-04-12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谁来干?》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文 |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李超/林成炜 执业证书编号:S1230520030002 浙商宏观天天播报 音频: 进度条 00:00 09:16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全文约2600字,阅读需要9分钟左右 内容摘要 >> 核心观点 从当前城市更新的官方文件来看,为地产企业、国有平台参与城市更新的建设投资均留有准入空间。实际操作中地产企业较多参与城市更新,估算参与比例超过60%,未来可能进一步提升至70%以上。此外建筑型央企和城投平台参与城市更新建设同样较为踊跃,部分项目与房企共同合作共建;预计未来国有房企尤其是建筑型央企下属房企将是城市更新投资的重要增量来源,城投平台受隐性债务控制越来越少直接参与。预计城市更新十四五期间拉动投资规模10-12万亿以上,期间平均每年拉动投资规模2-2.5万亿以上,考虑到2022年稳增长诉求较强,可能存在十四五规划前置发力的特征;如果按地产、基建投资占比各70%和30%估算,对全年地产投资增速贡献约为7%-8%。我们预计2022年地产投资将超预期并维持全年地产投资增速5.4%判断,短期权益资产预计稳增长相关板块表现仍将延续;利率债方面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进一步在Q2向3%上行。 >> 预计城市更新对地产投资增速贡献7%-8%,维持全年地产投资增速5.4%判断 预计城市更新十四五期间拉动投资规模10-12万亿以上,期间平均每年拉动投资规模2-2.5万亿以上,考虑到2022年稳增长诉求较强,可能存在十四五规划前置发力的特征;如果进一步按地产、基建投资占比70%和30%估算,预计城市更新对全年地产投资增速贡献约为7%-8%(按当前样本城市估算,城市更新中地产投资的占比约60%,伴随着未来进一步向三四线城市推进,占比可能进一步提高至70%,比重提升过程中国有房企尤其是建筑型央企下属房企将是重要增量来源,城投平台受隐性债务控制越来越少直接参与详细请参考前期报告《城市更新可以拉动多少地产投资?》)。作为2022年地产投资的强变量,本文进一步对城市更新的实施主体开展研究。 >> 官方文件中为地产企业、国有平台参与城市更新的建设投资均留有准入空间 城市更新因城施策,各省市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管理办法各自执行建设,但整体来看均秉持政府引导、加大政企协作、市场机构积极参与的特征。当前各地官方文件中为地产企业、国有平台(包括城投平台、地方国企、央企)均留有准入空间,但各地实施方式有所侧重。以部分典型的一、二线城市为例: 天津市支持房企积极参与,大型项目鼓励国有平台参与进行支持。《天津市老旧房屋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和城市更新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确“城市更新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一是“支持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投资参与各类更新改造项目”,我们认为社会力量中的专业机构主要以地产企业为主。二是“涉及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跨区域以及市级重大城市更新项目,可通过政府授权方式,由具有实力的国有企业作为实施主体”,我们认为对于大型项目主要由城投平台和地方国企牵头参与,房企也可参与共建。 重庆市在城市更新中为国有企业或平台赋予较高的实施权重,重庆市发布《重庆市城市更新工作方案》中提出“各区县人民政府、有关国有企业根据改造提升的范围和标准,充分考虑城市规划、资金保障等条件,科学确定改造提升的范围和具体内容,纳入相应的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 广州市为不同的项目类型设置不同的实施主体,地产企业、国有主体均可充分参与。对于旧村改造项目,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由其成立的全资子公司与公开选择的市场主体建设;对于连片改造项目,由政府征收并通过招标等方式确定改造主体(土地使用权人),从实际操作层面看,有诸多地产企业参与;对于旧厂改造项目,可由原土地权利人自行改造或交由政府及土储平台等收回改造。 >> 预计房企参与城市更新占比将在60%基础上提升,国有房企是重要增量来源 根据中指统计,当前大量房企已布局于城市更新领域。广东省是城市更新先发优势最为明显的省份,如以广东省部分典型城市为例,地产企业在城市更新中的参与面积占比均值超过60%:以2021年深圳城市更新旧改的计划公告项目作为样本,按项目拟拆除面积作为统计对象,经营范围中包含房地产开发企业负责的项目面积总量占比约为53%;广州市城市更新中这一数据占比为77%;东莞市城市更新中这一数据占比为72%。从企业性质来看,国企和民企兼具,同样以深圳为例,根据中指统计当前共计21家房企已参与深圳城市更新投资,其中国有企业占比约1/3,民营企业同样有较高参与热情。 从当前城市更新投资开展情况来看(包括具体投资、城市更新规划、城市更新基金设立情况等综合考虑),一、二线城市仍是较为重要的开发主力,如广州市十四五规划明确列示“城市更新工程在十四五期间的投资规模达到3315亿元”;上海设立合计900亿城市更新基金支持相关建设等。然而从当前城市更新的试点范围来看,基本涵盖全国各大区域,因此未来城市更新可能进一步从一二线向三四线城市扩展,三四线城市开展初期可能更多可能采取老旧小区改造以及动拆迁等方式形成地产投资,预计未来地产在其中的投资占比可能进一步提升向70%发展。 从房企类型来看,我们认为未来城市更新投资的增量主要源自国有房企(包括建筑型央企下属房企和传统国有房企等)。以深圳为例,根据深圳市城市更新协会行业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来看,2021年参与深圳城市更新项目规划立项位列10的房地产企业中仅3家为国有企业,计划立项的面积占比为31%,未来预计这一占比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国有房企尤其是建筑型央企下属房企将是未来城市更新投资的主要增量来源。 >> 城投平台和建筑型央企同样参与城市更新建设,部分项目与房企共同合作共建 从实际操作中看,城投平台和建筑型央企同样积极参与城市更新建设,与当地房企合作共建是较为常见的模式。建筑型央企方面,以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冶为例,2021年的城市更新新增订单(包括工程类和投资类订单)合计规模超过4000亿元。从实际案例来看,如中国铁建和洛阳瀍河区人民政府签订协议,由中国铁建旗下的投资集团、铁五院等会同洛阳诚助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当地国有地产企业)共同完成瀍河区旧城改造项目的投资建设;中国交建子公司中交城投与中房集团和云岩城合资参与贵阳市人民大道(云岩段)城市更新项目。城投方面,同样不乏直接参与城市更新建设的案例,但未来受隐性债务控制约束,预计直接参与的形式将越来越少。如珠海市高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村集体合作进行广东省珠海市港湾1号科创园改造建设;房企福星惠誉与广州开发区投资集团合作进行城市更新改造;上文提及的中交城投同样均是城投平台参与城市更新的重要范例。城投平台的参与可进一步撬动专项债切入城市更新领域,如《重庆市城市更新工作方案》中提出“充分利用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等政策性资金,探索通过专项债等方式将更多的国家政策性贷款用于城市更新项目”。 风险提示 部分城市的城市更新企业样本与全国存在偏差;城市更新投资力度不及预期。 感谢实习生任点点、冯琳、孙嘉良、白昊霖和李雯白对本文的贡献与支持。 近期视角 [ 1 ] 2022年年度宏观策略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先立后破,产业突围(上篇) 【浙商宏观||李超】先立后破,产业突围(下篇) 【浙商宏观||李超】先立后破,产业突围(PPT) [ 2 ] 新制造稳增长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链长制是强链补链的新机制——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产业新能源化成为强变量——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产业智能化是高壁垒的慢变量——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为何不能再用盈利来预测制造业投资?——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供给短缺驱动的制造业投资有哪些——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企业转型驱动的制造业投资有哪些——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六 【浙商宏观||李超】稳增长为什么不能看传统中观变量——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七 【浙商宏观||李超】PMI为何对指示新制造稳增长的作用更大?——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八 【浙商宏观||李超】制造业的中观高频变量有哪些?——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九 【浙商宏观||李超】制造业投资有哪些财税支持?——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十 【浙商宏观||李超】制造业投资有哪些金融支持?——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十一 [ 3 ] 城市更新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为什么城市更新值得重点关注? 【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是地产投资的强变量——城市更新系列研究一 【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有哪些投资类型?——城市更新系列研究二 【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可以拉动多少地产投资?——城市更新系列研究三 [ 4 ] “新能源+”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从新能源到“新能源+”——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一 【浙商策略】产业新能源化带来的价值重估——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二 【浙商电子】“新能源+”重构供应链,重视能源产业链全方位机遇——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三 【浙商化工】新能源大背景下,化工行业的“立”与“变”——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四 【浙商交运建筑|匡培钦】赋能、节能、产能,建筑工程行业三层次助力新能源+——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五 【浙商机械 邱世梁‖王华君】聚焦“发电端”低碳、“用电端”低碳——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六 【浙商汽车|王敬】“新能源+”驱动汽车行业迎历史性变局 ──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七 【浙商新材料|马金龙】供需错配难解,"新能源+"金属牛市在途——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八 【浙商|计算机田杰华/邱世梁】“数字新能源化”的两大变局——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九 【浙商宏观||李超】全球碳中和如何拉动国内需求?——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十 【浙商通信||张建民】重视储能温控赛道高成长机会——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十一 【浙商中下盘余剑秋】把握时代机遇,紧抓科创北交十倍股——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十二 [ 5 ] 乌克兰冲突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乌克兰为何成为地缘政治的冲突焦点?──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一 【浙商宏观||李超】俄乌冲突如果失控对通胀有何影响?──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二 【浙商宏观||李超】从美俄对抗共性经验看资产走势──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三 【浙商宏观||李超】俄罗斯面临的SWIFT制裁影响几何?──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四 【浙商宏观||李超】油价高点上调,节奏基本不变——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五 【浙商宏观||李超】乌克兰危机下美联储政策如何推进?——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六 【浙商宏观||李超】乌克兰危机下美国CPI何时见顶?——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七 [ 6 ] 房地产税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为什么房地产税需要关注?——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一) 【浙商宏观||李超】韩国“存量征收,阶梯税率”的房产税是怎样的?——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二) 【浙商宏观||李超】中国香港地区对我国房产税试点扩大借鉴意义有限——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三)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房地产税对我国有何启示?——房地产税系列报告(四) 【浙商宏观||李超】德国房产税意在财政创收而非地产调控——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五) 【浙商宏观||李超】日本房地产税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房地产税系列报告(六) 【浙商宏观||李超】新加坡公有住房体制下的房产税征收力度弱——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七) 【浙商宏观||李超】全球房地产泡沫破裂与房产税是否有关——房地产税系列报告(八) [ 7 ] 碳中和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碳中和系列研究(一)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使得能源投资逐渐转化为制造业投资——碳中和系列研究(二)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带来哪些需求变化?——碳中和系列研究(三)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供给侧影响几何?——碳中和系列研究(四)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如何影响PPI和CPI?——碳中和系列研究(五) 【浙商宏观||李超】中国碳中和与欧美相比有何异同?——碳中和系列研究(六) 【浙商宏观||李超】绿色金融是否会带来投资机会——碳中和系列研究(七)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未来技术突破会怎样?——碳中和系列研究(八)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双控与大国关系缓和——碳中和系列研究(九) 【浙商宏观||李超】能源革命的指挥棒指向何方?——碳中和系列研究(十) [ 8 ] 共同富裕系列 【浙商宏观||李超】收入分配改革是共同富裕重要抓手——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浙江共同富裕哪些值得关注?——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如何理解三次分配?——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消费?——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投资?——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如何从外贸视角看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六 【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三次产业?——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七 【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产业政策?——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八 【浙商宏观||李超】如何从财政视角看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九 【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货币政策?——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十 [ 9 ] 反垄断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三轮反垄断浪潮均源自生产要素垄断——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反垄断为了公平还是效率?——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反垄断的方式有哪些?——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欧美日反垄断有什么差异?——反垄断系列研究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本轮反垄断全球如何演进?——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反垄断措施如何影响资产价格?——反垄断系列研究之六 [ 10 ] 2021年下半年宏观策略报告(股债双牛系列) 【浙商宏观||李超】信用收缩之后股债双牛(上篇) 【浙商宏观||李超】信用收缩之后股债双牛(下篇) 【浙商宏观||李超】降准再议股债双牛 【浙商宏观||李超】下半年财政发力为何要到年底? 【浙商宏观||李超】核心宏观分歧十问十答 【浙商宏观||李超】今明两年宏观政策如何衔接? 【浙商宏观||李超】下半年投资机会来自哪些对冲政策? 【浙商宏观||李超】国常会传达了哪些信息? 【浙商宏观||李超】信用收缩之后股债双牛(PPT版) 【浙商宏观||李超】信贷宽松是否代表信用宽松?——解答市场近期四个核心关切 [ 11 ] 货币政策宽松系列 【浙商宏观||李超】下半年是否会有降息?——货币政策宽松系列研究(一) 【浙商宏观||李超】下半年是否还有降准?——货币政策宽松系列研究(二) 【浙商宏观||李超】从人行半年度会议看定向降息——货币政策宽松系列研究(三) 【浙商宏观||李超】7月外储:不必担忧联储收紧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扰动——货币政策宽松系列研究(四) [ 12 ] 信用收缩系列 【浙商宏观||李超】3月金融数据:信用全面收缩的开始 【浙商宏观||李超】稳定宏观杠杆率需要多少社融增速?——信用收缩系列报告(一) 【浙商宏观||李超】非标如何收缩?——信用收缩系列报告(二) 【浙商宏观||李超】政府债如何收缩——信用收缩系列报告(三) 【浙商宏观||李超】企业债券如何收缩——信用收缩系列报告(四) 【浙商宏观||李超】表内信贷如何收缩?——信用收缩系列报告(五) 【浙商宏观||李超】5月金融数据:信用收缩进行时 [ 13 ] 再通胀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2021年从再通胀到信用收缩 【浙商宏观||李超】油价掩盖了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再通胀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人民币汇率升值掩盖了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再通胀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海外还有哪些商品价格将持续上行?——再通胀系列研究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出口产业链带动了哪些价格上涨——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疫苗广泛应用是推动还是抑制全球通胀?——再通胀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CPI转负是通缩吗?——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六 【浙商宏观||李超】拉闸限电对物价的影响——再通胀系列研究之七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的房地产热潮会持续推升通胀吗?——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八 【浙商宏观||李超】什么因素会导致通胀持续超预期——再通胀系列研究之九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财政刺激方案会持续提升通胀吗?——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十 【浙商宏观||李超】民主党横扫两院会改变美国的通胀节奏吗?——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十一 【浙商宏观||李超】拉尼娜会持续带动农产品价格上行吗?——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十二 【浙商宏观||李超】TIPS隐含美国通胀到了多少?——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十三 【浙商宏观||李超】一线城市房价还会涨吗?——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十四 【浙商宏观||李超】银价上涨为哪般?——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十五 【浙商宏观||李超】再通胀:让子弹再飞一会——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十六 【浙商宏观||李超】比特币泡沫继续膨胀还是破裂?——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十七 【浙商宏观||李超】新兴市场通胀拉响加息警报?——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十八 【浙商宏观||李超】发达国家是否还会通胀预期自我实现?——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十九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通胀是否会持续超预期?——再通胀系列研究之二十 【浙商宏观||李超】气候异常对通胀和经济影响几何?——再通胀系列研究之二十一 [ 14 ] 房地产长效机制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集中供地政策缘何频频调整?──房地产长效机制系列研究一 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简介 免 责 声 明 | 股票投资评级说明 以报告日后的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为标准,定义如下: 1、买入 :相对于沪深300指数表现 +20%以上; 2、增持 :相对于沪深300指数表现 +10%~+20%; 3、中性 :相对于沪深300指数表现-10%~+10%之间波动; 4、减持 :相对于沪深300指数表现-10%以下。 行业的投资评级: 以报告日后的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为标准,定义如下: 1、看好 :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300指数表现+10%以上; 2、中性 :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300指数表现-10%~+10%以上; 3、看淡 :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300指数表现-10%以下。 我们在此提醒您,不同证券研究机构采用不同的评级术语及评级标准。我们采用的是相对评级体系,表示投资的相对比重。 建议:投资者买入或者卖出证券的决定取决于个人的实际情况,比如当前的持仓结构以及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投资者不应仅仅依靠投资评级来推断结论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报告由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Z39833000)制作。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机构(以下统称“本公司” )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没有将变更的信息和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 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作参考之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 本报告仅反映报告作者的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司的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公司、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版权均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发布、传播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经授权刊载、转发本报告或者摘要的,应当注明本报告发布人和发布日期,并提示使用本报告的风险。未经授权或未按要求刊载、转发本报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公司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浙商证券研究所 上海总部地址:杨高南路729号陆家嘴世纪金融广场1号楼25层 北京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8号富华大厦E座4层 深圳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广电金融中心33层 邮政编码:200127 电话:(8621)80108518 传真:(8621)80106010 浙商证券研究所:http://research.stocke.com.cn 文章内容源自4月11日外发的报告《城市更新谁来干?──城市更新系列研究四》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